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各縣動態 >> 瀏覽文章

成都“門巴”遠赴藏鄉送健康

《甘孜日報》    2014年01月09日

     

    醫療隊正在為當地群眾做體檢。

 

   醫療隊正在為學生體檢。

    得榮縣地處我州最南端,地廣人稀,醫療資源相對落后。平時不少當地群眾看病需要走上幾個小時才能到達鄉鎮衛生院。2013年8月,由成都市醫管局牽頭,成都市醫管局、青羊區政府、蒲江縣政府與得榮縣共同簽訂協議,由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成鐵分局醫院、成都第六人民醫院、成都兒童??漆t院、成都青羊區婦保院和蒲江縣人民醫院等6家醫院共同組成4支醫療隊,為全縣2萬多名農牧民進行免費體檢,并為每個人建立健康檔案。截至去年12月16日,醫療隊已為全縣10856人進行了體檢,完成標本檢測32500個,檢測數據484251個。

     11個項目檢查

    建立更完整健康檔案

    去年12月14日,得榮縣白松鄉日當村71歲的仁真老人和老伴札西央宗起了個大早,不到8點他們和兒子一道趕往白松鄉衛生院做體檢。采集血、尿標本、超聲檢查……在衛生院不大的院子里,來自成都鐵路分局醫院的醫生們已開始為村民們做起體檢。

     醫療隊是2013年11月16日開始進駐得榮縣的,4支隊伍分別在得榮縣域內4個片區、輾轉于8個體檢點、深入村鎮衛生院駐點,最大限度方便全縣農牧民健康體檢,實行分片負責,確保不漏掉一個村子。

   “體檢的內容包括血常規、尿常規、血生化檢查(含乙肝表面抗原)和心電圖、B超、內科、外科、婦科等11個項目。”醫療隊總領隊趙聰告訴記者。“真沒想到這次有這樣齊全的檢查。”白松鄉日熱村村民冷珠說。

   得榮縣衛生局局長陳治富說,這樣大規模和多項目的體檢不僅能及時幫助當地農牧民檢查出常見多發病,所有檢查結果還要全部入檔建庫,為全縣建立更為完整的全民健康檔案。在此基礎上,根據疾病譜完成縣域內區域衛生規劃,并建立起慢病管理體系。

  確保檢驗精準

  嶄新設備專為體檢準備

 2013年12月15日,得榮縣下了一場十年不遇的大雪,山路更加崎嶇難行。

   承擔著白松鄉體檢任務的醫療隊員們,仍然冒著零下10多度的氣溫,6點起床,和往常一樣趕往了白松鄉。隊員中,有不少是第一次來到高原,因不適應天氣患上感冒,作為醫生大家都知道在高原感冒就有可能引起高原肺水腫,但沒有一人因此退卻。

   為確保檢驗結果準確,醫療隊更是盡心盡力,成都市三醫院承擔了本次體檢全部血液和小便標本的實驗室檢驗工作和總檢任務。在不給縣里增加額外負擔的前提下,為確保血樣、尿樣標本及時檢驗并得出精準數據,所有檢查設備、材料,包括電腦都是從成都運來的,成都市三醫院還專門從深圳購買了一套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運送到得榮縣醫院。

   在得榮縣醫院記者看到,設在這里的檢驗基地里,檢驗員正把從各鄉送來的血樣、尿樣進行編號、記錄,然后再放到嶄新的檢測儀里。成都市三醫院檢驗科主任醫師王健告訴記者,血液樣本的有效時間通常只有6個小時,而得榮縣最遠的鄉鎮離縣城有近4個小時車程,這就要求各醫療隊在鄉上取血樣后,馬上采用專用冷藏箱送往縣醫院,送達后馬上檢測。有些鄉從采血到標本送達已是下午,檢驗人員往往需要工作到深夜。從開始體檢到現在,平均每天檢驗人員要處理1000多份血液和尿液標本。

  來到得榮縣,醫療隊不僅承擔著體檢任務,隊員們還盡力為他們提供健康咨詢和診療服務。2013年12月14日上午,記者跟隨醫療隊來到白松鄉體檢現場,當隊員們正為村民們體檢時,一個電話打到衛生院,一位村民頭昏不舒服,希望派醫生去看一下。醫療隊馬上就派出醫生,前往距衛生院10公里外的村民家中為其進行檢查和治療。

   醫療隊員鄧永均在他的日記上這樣寫道:能為藏區人民服務,是我的榮幸,我會永遠記住他們。

   沒有這次體檢

   我這條命可能就沒了

   “沒有這次體檢,我這條命可能就沒了。”2013年11月30日,斯閘鄉尼日村65歲的澤仁曲措,在做B超時醫生發現他的肝部有霧狀團塊影,這一情況引起了醫療隊的重視,醫生反復檢查,懷疑他有肝囊蟲,如果這種病耽誤了治療,有可能進一步發展成為肝硬化,并危及生命。隨后澤仁曲措來到華西醫院進行了手術。

   另一位子庚鄉的村民曲珍也是在體檢時發現了嚴重的疾病。12月8日,當成鐵分局醫院在子庚鄉做腹部彩超時,發現曲珍的腹主動脈瘤樣擴張,最寬內徑約42mm,醫生初步診斷為真性腹主動脈瘤并腹主動脈粥樣硬化,超聲醫師當即聯系外科鐘濤主治醫師共同會診,考慮到瘤體不對稱,隨時可能破裂,引起突發持續劇烈腹痛,他們果斷要求曲珍盡快到上級醫院確診并及時治療。在醫生們的建議下,她立即在云南大理解放軍60醫院診斷明確,并已轉至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進一步治療。

   成都市三醫院的總檢醫師黃德全告訴記者,從11月19日到現在,已查出有40多位健康狀況正處在危極值中的農牧民,有的血壓已達到220,有的血糖達到了33,一旦查出后,醫療隊都及時給予了治療和健康指導。“成都來的好‘門巴’(醫生)給我們送健康。”當地農牧民由衷感謝。( 石小宏 文/圖)

 

 

 

  • 上一篇:康定縣開展防震減災知識宣傳活動
  • 下一篇:禁毒法制宣傳進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