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各縣動態 >> 瀏覽文章

農行白玉縣支行金融“活水”澆開非遺之花

甘孜日報    2019年11月11日

本網訊 近年來,農行白玉縣支行緊緊圍繞縣委政府重點工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白玉縣河坡手工藝”持續注入金融“活水”,有力助推了河坡民族文化繁榮發展。

白玉河坡民族手工藝歷史悠久,在國內外尤其廣大藏區享有極高贊譽,產品不僅行銷我國藏區各地,而且遠銷印度、尼泊爾等國,并已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先后被評為“全國民間工藝美術佳品”“民族工藝百花園的一支奇葩”。目前,全縣從事河坡民族手工藝品加工生產的有13個行政村、400余戶2000余人。

為更好地支持河坡文化產業發展,農行白玉縣支行重點選擇河坡民族手工藝品加工、生產、銷售等重要環節的非物資文化遺產傳承人、致富帶頭人、領路人,投放農戶小額貸款,發揮金融造血功能。截止2019年9月末,向加工銷售河坡民族手工藝品的84戶農戶發放農戶貸款、余額1095萬元,惠及河坡鄉的13個行政村、帶動120人發展致富。

“全鄉各村在農行貸款的人很多,解決了我們資金周轉問題,我每年都要貸款,購買金銀原材料。”白玉河坡鎮則吾村90后小伙單珍郎加如是說。單珍郎加是該行支持的一位非物資文化遺產繼承人之一,10歲時便跟隨父親學習金屬手工藝制作,技藝學成后就一直從事金屬手工藝的鍛造,以其高超的技術加入河坡博噶農民專業合作社,并于今年8月入選康巴優秀工匠、康巴卓越工匠。在單珍郎加缺資金周轉之際,白玉農行為其及時發放了10萬元農戶小額貸款,用于購買金、銀等加工原材料,每年助其增收2萬余元。

截止目前,該類農戶貸款無一筆形成不良貸款,營造了農行和農戶“互信、共贏”的良好氛圍。

陳建軍 何開瓊

  


  • 上一篇:巴塘縣成立我州首個少年軍校
  • 下一篇:色達縣推進文旅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