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各縣動態 >> 瀏覽文章

生態金馬綻放幸福花

甘孜日報    2019年11月20日

農技專家指導群眾植樹。

    ◎ 色達縣融媒體中心 尼公 文/圖

      近年來,色達縣切實踐行生態理念,圍繞“生態改善、群眾脫貧”兩條主線,實現了“看得見水、看得見樹、看得見草、看得見動物”的目標,從全省183個縣(市、區)農牧民人均收入的最后一名,一躍成為全省藏區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增長第一名。

      綠色發展讓金馬草原美起來

     色達位于我州東北部,是全省58個重點生態功能區縣中的生態脆弱區。屬青藏高原的高寒生態脆弱區,三江源發源地,是長江上游重要的生態涵養地。縣城海拔3893米,全縣平均海拔4127米,其高海拔大陸季風高原型氣候,長冬無夏,適應該氣候生長的植物稀少單一,鼠害、草地退化、土地沙化現象嚴重,日益嚴峻的生態問題成為制約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為改變現狀,結合州委提出北部區域經濟發展“底部突圍,奮力追趕”的要求,色達縣全力實施生態發展戰略,將生態文明建設提高到了經濟發展、改善民生的高度,堅持高寒色達也要天藍、地綠、水清。為此,色達縣委政府構建了“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的工作責任體系,認真貫徹落實《川西藏區生態保護與建設規劃》,為進一步加強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保護與建設,該縣將生態文明建設戰略納入“七大戰略”同步推進實施,同時還邀請林業專家前來為色達縣量身定制綠化方案,用科技的力量推進色達生態脆弱區的恢復保護;與省草原研究院合作,建立縣院合作機制,通過科技創新推動、科研成果轉化,來促進色達生態脆弱區的發展。積極開展川西高原生態脆弱區綜合治理項目,采取“防風林帶體系化,灌草結合多樣化,生態治理產業化,治鼠控鼠相結合”的復合模式進行生態脆弱區綜合治理,用高標準、可復制性等原則,打造川西高原生態脆弱區綜合治理示范樣板。

     為深入推進“山種樹、路種花、河變湖”工程。近年來,色達縣累計投資5.5億元狠抓生態環境治理修復。實施“三化”草地治理74.65萬畝,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10000畝;實施森林撫育12300畝、封山育林10000畝,栽植云杉、青楊、旱柳、金露梅等144萬株;實施草原禁牧627萬畝、草畜平衡603萬畝,新建飼草基地26.5萬畝,在國道317、548等主干道實施植樹種花180公里;投資7753.5萬元,實施果根塘生態保護與治理工程,新建人工濕地7345畝,草原沙化、板結化、鼠害化等生態問題得到有效控制。

     色達曾是產黃金的地方,“色達”在藏語是“馬頭金”的意思,過去的色達,以礦產業和森林砍伐來帶動縣域經濟發展。而今的色達,堅持走生態經濟發展的新路,堅決不開采、堅決不砍伐。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大會召開后,色達縣更是瞄準省委提出要建設一批森林、草原、濕地生態屏障重點縣這個方向,全力以赴建設成為一個草原濕地生態屏障的重點縣,并以此為抓手促進色達縣域經濟的發展,讓色達變得越來越美。

     生態建設讓色達百姓富起來

     色達縣屬國家艱苦邊遠六類地區,是全國592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四川省45個深度貧困縣之一,貧困發生率高達32.55%。色達縣緊緊抓住精準脫貧“牛鼻子”,大力實施生態惠民工程,在實施生態修復與治理工程中,把生態脆弱區治理項目建設與脫貧攻堅有機結合起來,下足“繡花功”,讓農牧民群眾在生態環境保護中實現增收。

     僅川西北脆弱區綜合治理項目初步測算,就為色達縣產生了約77499個勞務用工,增加地方勞務收入約929.98萬元。目前,色達縣成立了4個脫貧攻堅造林專業合作社,組織340戶貧困群眾參與生態建設,讓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扶貧,完成生態脆弱區植被恢復2.3萬畝,戶均增收2.19萬元,公益性崗位515人,實現生態增綠、牧民增收雙贏。

     近三年,色達縣累計投資26.1億元實施基礎設施建設項目1409個,累計投資6.79億元實施異地扶貧搬遷、藏區新居、地質災害避險搬遷等住戶4076戶。截至目前,該縣已完成74個村2418戶10059人脫貧摘帽,今年末將實現全縣整體脫貧。

     筑牢生態本底,發揮文化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全域旅游和生態產業,色達縣強力擦亮高原生態畜牧業的“金”字招牌,成立牦牛養殖合作社11個,新建青稞基地5000畝、農業蔬菜基地1000畝,實施畜牧業振興計劃和農業增效計劃,加快發展生態中藥藏藥業。

     按照生態發展產業思路,色達縣構建了上色達、中色達、下色達的發展格局,上色達以生態畜牧業、生態中藥藏藥業為主、生態文化旅游業為輔;中色達以生態文化旅游業、生態畜牧業為主,商貿業為輔;下色達以生態種植(養殖)業、生態文化旅游業齊頭并進的格局,優先發展生態旅游業,圍繞生態線、文化線,發展全域旅游,實現旅游產業全域覆蓋、旅游景區全域聯動。

     州委常委、色達縣委書記何飚說:“通過幾年的努力,色達正在實現從封閉走向開放,從蒙昧走向文明,從亂象叢生走向法治有序,從生態惡化走向生態恢復,正在從貧窮走向全面小康。”



  • 上一篇:理塘縣甲洼鎮護林小分隊巡查無死角
  • 下一篇:康定市頭道橋村藏紅花成“香餑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