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世曾浩 代雯)“開展生態環境建設,不光是黨委、政府的事情,我們每一個道孚人都要參與其中,做生態文明的參與者和建設者。”3月11日是我州首個“生態日”,道孚縣委宣傳部、縣環保局、林業局、國土局、發改局等12家單位,在該縣花園廣場隆重開展了“3.11生態日”系列宣傳活動。在活動現場,道孚縣鮮水鎮前進一村的春蓮聽了有關部門的宣傳后這樣表示,生態環境好了,人居環境才好,居住環境好了,人的精神面貌都不一樣。
據介紹,在此次活動中,共向1000名農牧民群眾手發放藏漢雙語版林業知識宣傳手冊等相關宣傳折資料2500余冊。
“國家實施退根還林政策十幾年了,退根還林的錢糧每年都兌現給我們了,讓我們得到了實惠,保護了我們的森林。我今天來參加這個活動,了解到了家鄉的森林覆蓋情況,雖然有成效,但還不夠,我們都應該自覺加入到保護生態環境中來,森林不減少,就會減少洪水、泥石流的威脅……”尼瑪大爺在現場感嘆道。
“我縣自用材采伐時間為:每年的6月1日至9月30日,運輸時間為10月1日至12月30日,除了批準的自用材指標,一律不許亂砍濫伐,更不準偷拉盜運……。”活動現場,該縣林業局負責人耐心地向現場的農牧民群眾認真講解林業相關政策法規、綠化造林以及森林消防等相關知識。加強與各鄰縣之間的聯系,互通資源管理工作中信息;加強伐木證的辦理、審核工作。對要求辦理伐木證的農牧民居住地進行實地核實。針對該縣部分鄉(鎮)森林資源管理混亂的現象,今年將停止其木材辦理工作;結合“法制道孚年”建設,從嚴、從重打擊與森林相關的案件;嚴厲查處非法帶鋸安裝等現象。
近年來,道孚縣委、縣政府和22個鄉鎮簽訂黨政“一把手”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書,要求各鄉鎮成立以“一把手”為組長,各村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環境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健全鄉鎮環境保護工作責任制;加強宣傳,張貼環境保護標語、標識,提升環保意識;啟動“環境友好學校”創建試點,積極推進環保知識進鄉村、進學校、進寺廟活動,開展環保宣傳,提高公眾參與度,動員和依靠全社會力量,共同推動環保工作健康發展。
縣委、政府出臺了《關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決定》,提出未來5年道孚將繼續堅持生態縣建設方略,出臺《關于加強林證管理十條措施》等,以提高廣大農牧民群眾環境生活品質為主旨,以“環境立縣”為戰略,以川藏線千里文明走廊生態模范示范鄉村建設為抓手,以推動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和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為主線,以體制創新為動力,以生態法制建設為保障,倡導生態文明理念,統籌城鄉環境保護,切實加強環境管理,全面改善環境質量,打造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