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 2014年05月12日
“面對新機遇和挑戰,我們要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針,按照州委十屆五次全委(擴大)會議的部署,以舉全縣之力推進群眾工作全覆蓋為總攬,以全域旅游統籌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堅持科學發展、加快發展、底部突圍的工作基調,重生態、強基礎、壯產業、惠民生、保穩定,努力建設美麗生態和諧幸福新丹巴。”采訪中,丹巴縣委書記杜德清擲地有聲。
談及今年的發展,杜德清信心十足:“2014年,丹巴縣將以‘六個突出’,在科學發展、加快發展、底部突圍中尋求新突破。”
一是突出生態立縣戰略,推進生態建設邁上新臺階。全面實施綠色長廊建設、五里牌和聶呷片區植被恢復工程三大生態項目;啟動城區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依托自然保護區和珍稀野生動物等資源優勢,不斷促進生態文化產業發展。同時,抓好工礦企業、水電開發、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監管執法和排污治理,全力開展飲用水源地監測、保護工作,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確保環境質量持續優良,不斷推進生態立縣戰略;高度重視和狠抓防災減災工作,整合山洪預警、地災監測、地震監測、森林防火等信息平臺資源,完善指揮應急體系建設,加強應急演練和物資儲備,提高全社會避險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是突出抓好項目建設,努力謀求投資拉動新跨越。按照“擴總量、調結構、夯基礎、增實力”的思路,繼續把項目建設作為主抓手,通過實施一批促發展、利長遠、打基礎的大項目、好項目支撐帶動縣域經濟發展,一要在精心謀劃上做文章。圍繞丹巴資源稟賦、戰略定位和區域發展重點,進一步完善重大項目庫,積極謀劃了關系丹巴經濟發展和改善民生的項目1390個。二要在全力爭取上下功夫。謀劃項目上先人一步,運作項目上快人一拍,努力形成“謀劃一批、申報一批、儲備一批、立項一批、實施一批”的項目梯度循環體系。三要在服務管理上求實效。繼續堅持縣級領導包抓重點工作重點項目責任制和限時辦結制,優化發展環境,強化服務水平,提高辦事效率,努力營造“環節少、節奏快、效率高”的項目服務環境。力爭2014年爭取項目資金5億元,招商引資落地資金9億元。
三是突出抓好產業發展,努力促進四大產業新提升。優先發展文化旅游產業,要著力推進旅游全域化。目前,已完成全縣旅游總體規劃和甲居景區規劃編制,利用對口援建資金集中打造甲居基礎設施,加快推進甲居4A級景區創建工作,全面啟動黨嶺景區、長沙壩旅游服務區開發建設,發展星級標準民居接待30戶。同時要充分發揮嘉絨文化發展中心職能,挖掘、整理、運用民族民間文化,逐步實現文旅深度融合,通過舉辦第二屆嘉絨文化研討會,深度打造《東女神韻》、《美人谷》等民族特色歌舞劇目,鼓勵和支持優秀青年人才返鄉發展演藝業。規范發展生態能源產業,做到資源開發和環境保護相結合。完成丹巴電站移民規劃報告,力爭進入三通一平,巴底電站爭取下達封庫令。力爭5座中小型電站投產發電,新增裝機32.65萬千瓦。強力推進輸電線路建設,確保電力資源“送得出、用得上”。有序發展優勢礦產產業,按照“招大引強、突出重點、有序發展”的原則,繼續加強礦產資源日常監管,積極打造“精品礦山”“綠色礦山”,強力推進礦業有序發展。著力推進特色農牧業產業,推進農牧業現代化。切實抓好釀酒葡萄、綠色蔬菜、優質糧油、生態林果、有機畜禽五大產業基地建設。今年力爭丹巴特色農副產品進入紅旗超市上架銷售。新增釀酒葡萄400畝、綠色蔬菜500畝、生態林果1000畝,扶持生豬標準化養殖戶10戶,積極推廣中藥材種植,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和專合組織,促進現代農業重點縣建設提檔升級。進一步創新國家扶持資金使用方法,將扶持資金以折資入股的形式,通過專合組織分攤到農戶,發動農牧民積極參與農村建設,促進農業產業全面發展。
四是突出抓好城鄉建管,努力加快統籌發展新進程。突出“美麗丹巴、嘉絨名城”城市形象定位,圍繞“新城”“新村”目標,依托“古碉、藏寨、美人谷”三大品牌,全力推進城鄉統籌。城鎮建設要做好縣城控制性詳規、長沙壩旅游服務區修建性詳規等5個規劃修編,啟動實施新區綠化美化、步行街森態源段道路改造等4個城鎮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完成縣城濱河高架橋二期、老城區棚戶區改造等3個城鎮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前期工作和老城區道路改造、垃圾處理廠等4個市政工程。年內城鎮建設完成投資2億元以上,力爭城鎮化率達到30.51%。創新市政管理機制,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強化存量土地管理,依法拆除違章建筑,研究制定城市基礎設施管護、商業網點布局、生活和建筑垃圾處理、排污及物業、車輛停放等涉及城市管理的措施辦法。交通建設力爭完成S211線瓦丹路自建段項目,加大農村公路、危橋改造和鄉村客運站點等項目爭取力度,加強農村公路管護,規范農村客運和出租車管理。新農村建設圍繞“三化”聯動發展思路,繼續深化“幸福工程十大行動”。重點實施大桑、東谷等片區省級新農村建設,大力實施“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村扶貧項目,強化農業基礎、改善公共服務、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五是突出抓好民生改善,努力開創幸福丹巴新局面。堅持以幸福丹巴建設為主線,以滿足群眾更高需求為目標,繼續加大民生投入,統籌推進各項社會事業發展。抓好教育項目建設,認真落實教育惠民政策,盡快完成教育規劃調整布局,推進縣域內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大力實施“健康甘孜2020”,抓好縣鄉醫療機構建設,強化計劃生育免費技術服務。鞏固擴大養老、工傷、生育、醫療、失業保險參保覆蓋面,大力促進本土化就業,進一步提高社會保障水平。抓好藏區連片扶貧開發和扶貧新村建設,有效改善貧困人口生產生活條件。堅持先移民、后建設原則,全力推進水電移民工作,加大移民后扶力度。推進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建設。繼續推進實施“百千萬康巴英才”工程,加大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緩解專業人才短缺困難。
六是突出抓好自身建設,努力實現深化改革新突破。進一步轉變職能、改進政風、強化服務,不斷增強行政執行力、工作創造力和政府公信力。進一步強化宗旨意識和群眾觀念,加力深化群眾工作“六大活動”,扎實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州有關規定,大力整治“四風”問題,牢固樹立為民、務實、清廉形象。主動融入康、瀘產業集中區,擴大與鄰州鄰縣的市場對接。充分發揮對口援建平臺,加強合作交流,構建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開放開發格局。充分發揮市場經濟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堅持親商、愛商、護商,落實優惠政策,全力為民營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鼓勵全民創業,支持金融發展,為跨越發展注入動力、增添活力。( 安斗阿布 記者 袁飛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