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2年04月18日
◎張瑩 楊孟雙 蘭珍
烘焙好咖啡豆,以特定的細度研磨成粉,放入咖啡機,點火加熱,把萃取好的咖啡注入杯中,分別加入水、牛奶,打好奶泡拉花……一杯香濃的咖啡就做好了。
近日,筆者走進道孚縣玉科鎮興島科村因喀餐吧,在這個距道孚縣城65公里、距成都500多公里的小鎮上,也可以喝上一杯醇香濃厚的現磨咖啡。
這一改變,來自因喀餐吧年輕的老板德拉拉姆,更來自于一群返鄉創業的大學生。
玉科鎮有了第一家咖啡館
德拉拉姆今年28歲,2017年從四川傳媒學院畢業后,她回到家鄉,開始自己的創業路。“家里人都喜歡咖啡,家鄉小鎮只有一兩間茶坊,沒有咖啡館。為著自己的小心思,我回家后,投入8萬元,將家中房子的3樓裝修成咖啡館。”說起當初的創業經歷,將自己的喜好和職業結合,德拉拉姆略顯自豪。玉科鎮第一家咖啡館名號逐步打響,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到此喝咖啡、品茗、閑坐。
“2021年,我將這幾年的收入全部投進去了,裝修房屋、購置新的桌椅沙發花費了20萬元,并將咖啡廳移到一樓。”德拉拉姆介紹,嶄新的咖啡館、現代的裝修、區別于周邊茶樓的布局,因喀餐吧受到當地群眾和游客的青睞,“今年3月開業,目前營業額已近2萬元。”
德拉拉姆還有個弟弟澤讓汪登,大學畢業后回到家鄉接管奶奶的老房子,開始做民宿生意,目前有12間客房。
2019年,省道202線修建完工,串聯起丹巴黨嶺、爐霍縣、色達縣,以及阿壩州金川縣、馬爾康市,處于這幾個地方必經之路的玉科鎮區位優勢凸顯,過往游客陡增。據了解,以往吃飯、住宿的游客每年不到千人,2021年全鎮接待游客上萬人,足足增長了10倍。
游客多了,澤讓汪登的民宿火了,德拉拉姆的咖啡館也成了游客的“打卡地”。
越來越多村民吃上“旅游飯”
與澤讓汪登一樣,將自家民宿經營得井井有條,還有同是大學畢業回鄉的德東。
今年21歲的德東從西南醫科大學護理專業畢業后,并未從事醫療事業,而是回鄉經營玉科花海驛站民宿,目前有10個標間。德東是在父親創業基礎上,接手民宿后“再創業”。
“年輕人創業理念與我們完全不同,她們經營更看重服務質量,與客人的溝通和交流,以及朋友似的相處之道。”德東父親洛日俄色對于女兒的“再創業”十分肯定,全權放手讓女兒負責運營管理。“今年,德東要將玉科花海驛站全部重新改造,提檔升級,以更高端的品質做優服務。”洛日俄色自豪地說著他和女兒的計劃。
目前,玉科鎮小型客棧有20多家,越來越多的村民吃起“旅游飯”。
“扎實有效落實鄉村振興工作,離不開富有激情、才華、能力的大學生等青年群體加入。返鄉創業的大學生是鄉村振興的‘先手棋’,是鄉村建設打開新篇的重要‘動力源泉’。做給村民看,帶著村民干,幫助村民賺,這些朝氣蓬勃的‘新村民’正在成長為鄉村振興的一支生力軍。”玉科鎮黨委書記次昌降措對于今后玉科的發展信心十足,除了豐富的旅游資源、當道的區位優勢,更重要的是,特別是在年輕人的帶動下,村民發展旅游的興致高昂,“目前還有很多村民們爭先恐后地裝修房屋、學習接待等,為后續發展鄉村旅游積極準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