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2年06月23日
扎巴和村民清理河道垃圾。
◎本網記者 周燕 文/圖
“龍普村是紅軍長征時翻越丹巴黨嶺雪山進駐道孚縣城的線路之一。1936年,朱德、劉伯承等率領紅四方面軍翻越黨嶺雪山從龍普村進駐道孚,并在道孚建立了波巴依得瓦政府……”6月12日,道孚縣各卡鄉龍普村黨支部書記扎巴向記者講述紅軍長征時經過龍普村的故事。
面色黝黑、說話干脆、步履矯健、思路清晰,做事有干勁和闖勁——這是扎巴給人的第一印象。在交談中,記者了解到,每次扎巴從鄉里開完會后,并不著急回家,而是來到村里的溫泉池、溫泉別墅等地轉轉看看,如果發現有什么問題,立即和村干部們一起商量解決,這是他的一貫作風,他總喜歡在村里轉轉,和村民拉拉家常、聽聽群眾的意見和建議。
“龍普村離縣城只有18公里,但因為村里地勢高、山坡陡,以前村民只有靠種植青稞、小麥等傳統農作物維持基本生活,村里的泥巴路坑坑洼洼,出行很不方便。雖然村里有豐富的溫泉資源,但開發利用不夠,沒有發揮出真正的經濟效益。我們村曾是全縣有名的落后村、貧窮村。“回想起以前村里的狀況時,扎巴深有感觸。
從貧窮落后中蝶變,改善人居環境,提升群眾的幸福指數,讓村民過上好日子,不僅是扎巴的夢想,更是龍普村全體村民的急切盼望。為此扎巴和村“兩委”成員們積極思謀發展思路,狠抓產業發展。2015年,該村實現了通村路、通組路、聯戶路路面硬化,極大方便了村民的出行;2018年,龍普村依托特色溫泉資源,大力發展溫泉旅游產業,積極與各卡鄉黨委、政府、道孚縣國資公司協商,并達成一致,將龍普村內的溫泉資源統一集中管理,龍普村村民以資源入股,參與務工及分紅。
“村民在溫泉別墅打工,每個月能掙3000元,大家都積極參與。”扎巴說,溫泉產業是龍普村重要的龍頭產業,每逢節假日,縣城的市民、游客都會慕名前來泡溫泉,最高峰時一天接待達上千人次。
如今,龍普村共建有17處溫泉湯池,并進行了提檔升級,配套了溫泉別墅、茶坊和餐飲等。該村還建立了集體經濟分紅、公益公積金提取、留存、管理、使用等機制,以“支部+公司+農戶”的運營模式,實現年均收入300萬元。其中,村集體分紅年均32萬元,戶均增收7000元,人均增收1700余元。同時,村委會將全村43戶納入溫泉池清潔打掃隊,村民當起清潔員。
“一人富不算富,一起富才是真的富。”扎巴認為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是當務之急,也是自己作為一名村黨支部書記義不容辭的責任。為了配合溫泉產業發展,扎巴帶領村民種植了80余畝忘憂草,新建了“忘憂”文化廣場、游客接待中心、停車場等公共服務場所,在進村道路沿線和村內主干道旁種植了28000余株桃樹等觀光植物,努力打造“溫泉花海地·康養忘憂谷”高原溫泉旅游品牌,為村上增加務工崗位和分紅渠道。
“支部強不強,關鍵看支書,村莊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扎巴說,龍普村將以“黨建+紅色旅游開發”為主線,“黨建+生態文明建設”為抓手,“黨建+康養旅游”為主業,建設紅軍文化廣場和長征紀念館,努力把龍普村打造成為集紅色旅游、生態旅游、溫泉旅游為一體的特色村落。
據了解,為了進一步促進黨員履行義務,發揮模范帶頭作用,龍普村還實行了黨員“積分制”,黨員們做了什么好事或壞事都要一一詳細記錄,并由見證人簽字或由群眾反映到村“兩委”,經調查審核、審議等程序,進行評分、計分,每月公示一次,年終將“好事、壞事”的得分與群眾評議分和黨員互評分結合起來,進行獎優罰劣。龍普村的“好事壞事計分制”得到了道孚縣各級領導的高度評價,一致認為該制度操作易行,激發了黨員的榮譽感和責任感,使每一位黨員都成為一面鮮艷的旗幟,是農村黨員管理的有力抓手,打破了基層黨建工作“支書一人挑”的尷尬局面。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