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各縣動態 >> 瀏覽文章

依里村現代高原特色農業鋪出“小康路”

甘孜日報    2022年07月25日

白瑪拉姆.jpg

白瑪拉姆在基地務工。

◎本網記者 周燕 文/圖

夏日的白玉縣贈科鄉依里村,綠樹成蔭,阡陌縱橫,千畝高原藏菊和有機蔬菜等有機農作物示范種植基地生機盎然。

白瑪拉姆是依里村村民,她一直在白玉縣贈科鄉現代高原特色農業產業示范基地務工,主要負責為基地各種菊花和蔬菜除草和澆水。她家離基地不遠,每天步行便可往返,十分方便。

“我家有7口人,7畝多的耕地,過去忙一年,滿打滿算凈掙不到3000元。現在把7畝地全部流轉給合作社后,收入一下就增加了好幾倍,相比以前單純種糧食和放牧,收入可觀許多。”白瑪拉姆說道。

“過去,我們不管種莊稼,還是種白菜、土豆,廣種薄收,不懂管理,收成好壞全靠天。現在,我們在基地務工,技術員手把手地教我們蔬菜種植技術,基地里種的土豆、白菜等蔬菜,畝產量比過去翻了一番。”白瑪拉姆告訴記者,今年,她自己在家種了5分地的土豆,是在技術員這里學習的用地膜種植土豆,便于除草等田間管理,產量也高,5分地可以收成3000斤左右,可實現產值5000元左右。

“雪菊生長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區,高山泉水滋養,純天然、無污染。雪菊還能降三高、清熱解毒、改善睡眠……”白瑪拉姆談起雪菊,儼然一副專家模樣。

“基地的雪菊品種極為獨特,是我們精心培育出來,適宜本地種植的優良品種。”白玉縣農發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菊花的適應性很強,為短日照植物。作為“南派藏醫藥”發源地,白玉縣雖海拔高,但氣候較溫暖,同時還有著蟲害、病害的天然克星——強烈的紫外線,這都為種植菊花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據介紹,基地里還種植有金絲皇菊等多個品種的茶菊。2018年以來,基地采取“園區+企業+合作社+農戶”的利益聯接機制,通過土地流轉、勞務轉移、務工就業、產品收購等方式,帶動贈科鄉依里村等4個村土地流轉、務工就業收入達460余萬元,當地群眾可支配收入持續穩定增長。





  • 上一篇:提吾村:夯根筑基助推鄉村振興“加速跑”
  • 下一篇:追尋先輩足跡 賡續紅色血脈

  • 本文地址: http://www.mtl1611.cn/html/xw/gxdt/82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