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各縣動態 >> 瀏覽文章

瀘定 傾力打造成渝周末度假村

《甘孜日報》    2014年06月23日

編者按縣域經濟是新的經濟增長點,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支撐。為充分展示瀘定縣近年來的發展,6月9日至11日,《四川日報》甘孜記者站、《四川經濟日報》、《四川新聞網》、《甘孜日報》、康巴衛視等省州媒體齊聚瀘定,先后深入到機關和鄉鎮,就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及群眾工作全覆蓋、經濟社會發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災后重建、高半山扶貧、新農村建設等方面取得的成效進行了集中采訪。本報從今天起,將對此次采訪內容進行陸續報道。敬請關注。

■  記者 袁飛 宋志勇 文/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高品位的生活居住環境成了人們追求的夢想。

瀘定,是我州離成都、重慶最近的一座城市,隨著我州交通環境特別是雅康高速公路和川藏鐵路等快速干道的建設,瀘定這座宜居宜業之城以主城周邊最佳人居環境的形象日漸清晰地映入人們的視野,瀘定將真正成為“成渝周末度假村”。

瀘定城市能否滿足人們高品位生活居住的需要?能否真正建設成為“成渝周末度假村”?6月9日至11日,記者走進瀘定,親身感受到,這個有著“紅色名城、英雄瀘定”,“康巴東大門”,“甘孜天然大氧吧”等眾多美譽之稱的城市,正以其過人的氣魄、驚人的速度,創造著“成渝周末度假村”的綠野藍天、青山滴翠……

瀘定,一個大都市人理想的居所,已英姿初露!

瀘定要打造“成渝周末度假村”,有人說是口出狂言,其實,只要翻開中國版圖,人們不難發現瀘定的重要地位,瀘定縣位于四川省西部,川藏公路穿越東北部,是進藏出川的咽喉要道,素有“康巴東大門”之稱,打造“成渝周末度假村”,可謂占據天時地利。瀘定明顯的區位優勢不是吹出來的。熟悉瀘定的人知道,這里氣候宜人,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冬季干燥溫暖,夏季溫涼濕潤,季均溫度22.7℃;年平均氣溫16.5℃,年平均無霜期279天,年均降雨量664.4毫米。

瀘定,作為甘孜州進藏出川之要津,一座適合人類生活居住創業的城市在康巴高原呼之欲出。

梧高鳳必至,花香蝶自來”。面對新形勢、新任務,瀘定縣認真研判形勢、再審縣情,進一步完善了全縣發展新思路,提出了大力實施“城鄉一體發展,優勢產業提速升級、民生改善水平升級、社會管理能力升級”的“一體三升級”發展總體戰略,堅持“優農強工大旅游”發展思路,圍繞“建設全州次級區域交通中心,打造服務全州教育衛生發展高地、康巴藏區統籌城鄉發展示范地、川渝地區重要旅游目的地”的“一心三地”發展目標,著力營造以人為本的生活環境,吸引優秀人才,推動瀘定更好地對外開放,全力建設紅色宜居、美麗幸福新瀘定。

打造‘成渝周末度假村’,這是一項具有深遠意義的重大決策。我們將以此為契機,把瀘定打造為宜居宜業的區域性城市。” 瀘定縣委書記陳廷全認為,瀘定作為我州離成都重慶主城最近的區域性城市,隨著主城的擴展,融入主城是必然之路。

隨著我州交通條件的極大改善,特別是雅康高速公路和川藏鐵路等主要干線的建設,又一次拉近瀘定與主城之間距離的快速道路,也直接把瀘定融入主城的最前沿,再一次縮短了瀘定與主城的時空距離。

瀘定全面融入主城,“兩小時”到達主城已成為不爭的事實。

良好的區位優勢必將促進成都、重慶主城至瀘定“兩小時經濟帶”的形成,給瀘定城市建設、工業布局、農業發展等帶來深遠影響。“兩小時”使瀘定與主城的“心理距離”更近,更利于瀘定在重大基礎設施上與主城對接,在產業鏈條上尋求同主城的延伸和互補,搞好產業分工協作,實現錯位發展,使瀘定全面融入主城。  

如果說,曾經的二康路是瀘定人過去建設城市的典范,那么雅康高速公路建設卻是瀘定加速區域性城市建設的風向標。

瀘定要融入主城,打造高品位的城市人居環境和完善城市功能是其重要標志,這也決定城市未來發展的前途。”瀘定縣委、縣政府決策層清晰地提出發展思路。

傍水而依,親近自然,已成為人們追求自然的一種生活模式。近年來,瀘定通過實施“綠、亮、清、凈、美”城市工程建設,瀘定這座具有悠久歷史人文和純真自然風光的城市魅力四射:靜靜流淌的大渡河,綠意盎然的二郎山,綠樹成蔭的城市花園和街道……處處是風光,處處吸引人眼球。

正在瀘定縣城綠樹成蔭的街道上散步的李女士告訴記者:“我看好瀘定有山有水有靈氣,居家住戶若選擇了瀘定,就是選擇了健康,選擇了安寧。” 李女士是成都一名退休教師,今年5月才落戶瀘定居住,她特別喜歡在綠樹成蔭的街道上散步。

一座現代化的區域性中心大城市,僅有良好的人居環境顯然是不夠的,關鍵還得有產業支撐、有完善的城市功能,有繁榮的商貿和旺盛的人氣。

有業內人士說:產業發展是魅力城市的基礎。那么,瀘定的產業發展情況如何?

瀘定縣未來幾年的發展,一是加快綜合開發,著力做優特色農業。實施科技興縣戰略,加快建設優質蔬菜、優質鮮果、優質干果、優質畜產品、優質特色油料產業、優質中藏藥材產業‘六大’特色農業產業園,全力推進高山半高山農業綜合開發工程,全力建設好田園生態新村、移民集中安置新村、觀光農業園新村‘三大’新村;二是全力做強優勢工業,推進優勢工業特色化。加快建設水電開發、鋰業園區、中藏藥業園區、建筑建材產業園區、農產品加工園區、旅游產品加工園區等‘六大工業園區’,打造‘百億工業’;三是大力發展旅游,推進旅游全域化。大力開發‘紅色旅游和生態綠色’旅游資源,建設瀘定橋紅色文化主題、二郎山地理階梯自然風光主題、河西岸新農村田園生態主題‘三大旅游區’,把瀘定建成‘成渝周末度假村’;四是圍繞宜居目標,推進瀘定新型城鎮化。建好瀘定新城,改造升級舊城,彰顯瀘定橋文化軸線和大渡河生態軸線,推進集鎮和新村建設,把瀘定建成宜居、宜業、宜商、宜旅的紅色、休閑旅游名城。”談及未來發展陳廷全充滿信心。

加快實施“大城市”戰略,增強城市的輻射力和影響力,利用瀘定富有特色的山水城市形態,以及紅軍飛奪瀘定橋紅色文化作龍頭,再加上瀘定的區位優勢,瀘定著力打造“成渝周末度假村”,成為真正的成渝“后花園”已指日可待。

  • 上一篇:蟲草采集點有了臨時黨支部
  • 下一篇:強勢發展敲開“幸福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