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定縣“4·20”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回眸

恢復重建中的南頭村。
■ 記者 袁飛 宋志勇 文/圖
這里一座座房屋正在矗立,干部群眾忙前忙后,恢復重建有聲有色。
“恢復重建剛開始,鄉村干部就層層簽訂責任書,開展走村入戶,積極宣傳相關政策,讓每戶村民都知曉政策。為保障恢復重建質量,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統一要求,鄉干部將分管各自劃分的片區,包村干部負責落實到村,做到責任明確。”這是近日記者在瀘定縣得妥鄉南頭村采訪時,該鄉副鄉長陳道平說的一番話。
去年,雅安蘆山“4·20”地震波及相鄰的瀘定縣得妥鄉,地震造成678戶村民的房屋倒塌,全鄉2168戶7569人受災,得妥鄉成為全縣受災最重的鄉鎮之一。地震發生后,該縣快速反應,成立了災后恢復重建領導小組,縣委書記任第一組長、縣長任組長,下設了辦公室及六個工作組,形成了統籌指揮、科學決策、協調配合、高效運轉的重建工作體系,全力抗震救災,同時提前思謀、超前安排災后恢復重建工作。
層層落實 重落地
自災后恢復重建啟動以來,全縣上下團結一心、眾志成城,把恢復重建工作與基層組織建設、打造“百里黨建示范長廊”相結合,由“縣級領導負責組織指導聯系鄉鎮的重建工作,為聯系鄉鎮災后重建領導責任人;鄉鎮黨委、政府為該鄉鎮災后重建工作主體和責任主體,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為該鄉鎮災后重建第一責任人;村兩委為重建工作具體實施主體”的縣鄉村“三級聯動”重建工作責任體系。嚴把程序關、質量關、時間關、檔案關和廉政關,強化技術培訓、工作管理培訓、檔案管理培訓,用好民主議事隊伍、技術指導服務隊伍和民主監督隊伍。用群眾工作助推災后重建工作,實現黨員、干部聯系服務全覆蓋、政策法律宣傳全覆蓋、涉災信訪化解全覆蓋。
截止目前,重建農房2475戶,累計開工戶數為2260戶,累計開工率為91.3%,目前在建980戶,占任務數的39.6%,完工1280戶,占任務數的51.7%,13502戶農房維修加固已全部完成,2398戶城鎮居民房屋維修加固已全面完成。12個新村聚居點需重建743戶農房,目前已全面啟動,在農房建366戶,占任務數的49.3%,完工273戶,占任務數的36.7%。
截止目前,累計開工建設項目85個,完成投資13085萬元,開工率76.6%,完成總投資的18%;完工項目45個,在建項目40個。其中:教育類項目累計開工25個,開工率達100%,在建6個,完工19個,衛生類項目累計開工2個,開工率100%,在建2個。
重中之重 重安全
今年,該縣把災后重建工作作為全縣“三大攻堅”任務之一,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來抓,認真落實措施,加快推進重建。
著重把城鄉居民住房建設放在恢復重建工作首位,嚴格落實重建工作責任制,采取順排工序、倒排工期的方式,在確保重建程序和質量的前提下,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工作進度,確保10月基本完成2475戶農房重建,年底前農戶全部入住新房。
強化重建房屋選址安全、質量安全和資金安全,絕不松懈,一抓到底。嚴格落實抗震設防等技術規范,加大重建房屋質量監管和技術指導,加強選址安全評估,確保住房重建質量安全。嚴格執行災后重建資金管理制度,加強對所有災后重建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管,確保重建工程全部陽光實施、廉潔重建。
全面推進 重發展
進一步抓好規劃的銜接、細化、落實,形成項目推進的協同機制,扎實做好項目前期工作,加快項目審批核準,規范推進招投標工作,全面加快重建項目開工建設,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確保下月20日前全部重建項目開工建設。
突出學校、醫院、交通、水利、產業等五大重點重建。加快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礎設施重建項目開工,盡快完成災區鄉村公路恢復重建,力爭災區高半山鄉村公路建設在今年底前取得突破性進展。
以高半山特色產業發展和旅游全域化規劃為指引,發揮資源優勢,積極發展農牧業、農產品精深加工業和文化生態旅游等特色優勢產業,建立農民受益機制,確保項目盡快見效,惠及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