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聚焦甘孜 >> 瀏覽文章

美景如畫醉游人

《甘孜日報》    2014年09月21日

——我州實施全域旅游發展戰略紀實

瀘定橋上游人如織。

跑馬山上人頭攢動。
    ■記者 楊燕 宋志勇 文/圖
   我州有著美麗的自然風光,動人的民族風情,還有歷史悠久的康巴文化,走在甘孜這片土地上,每一處都是景,每一步都是收獲。如今,依托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我州旅游業提速發展,圍繞“一優先、二有序、三加快”產業發展思路,通過實施旅游優先發展、全域發展、旅游精品戰略,推進旅游全域化、新型城鎮化、農牧業現代化“三化聯動”,旅游業逐漸成為我州國民經濟中發展最快、最具活力的新興產業、支柱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
    美景走出去 游客走進來
  今年6月,“圣潔甘孜·走進北京·四川甘孜藏區文化旅游宣傳周”系列活動在北京民族文化宮啟動。活動內容包括發展成就暨旅游圖片展、精品文物及非遺項目展演、民族音樂進名校、旅游宣傳推介會和旅游攝影賞析講座、首都大學生四川甘孜藏區體驗游、北大自行車協會騎游G318線等。活動的舉辦受到了北京市民的歡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活動中,北京的觀眾認識并了解了甘孜,隨著活動的持續升溫,我州豐富的旅游資源也展示在了觀眾眼前,走進了觀眾心中。
   過去,由于交通不便、通訊不發達,我州的自然美景就像待字閨中的少女一樣深藏在高山峽谷、雪山草原之中,所有的美麗等待著有一天能為世人一展容顏。現在,隨著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視,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加強運用各種傳媒手段,這些深藏的美景終于能走出高原,吸引更多人的矚目。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甘孜的美麗景色,近年來我州不斷加大旅游市場宣傳推廣力度,創新旅游營銷。堅持省內市場為基礎、國內市場為主體、境外市場為補充的營銷思路,有針對性地設計推廣旅游產品。按照“做實成渝、鞏固華南、開辟華東、走進北京” 的旅游市場拓展思路,通過“請進來”與“走出去”,邀請客源地媒體記者和旅行商到本地踩線,到客源地召開推介會、參加旅交會,創新旅游促銷手段,加大旅游促銷力度,強化區域合作交流,旅游市場不斷鞏固和拓展,以川渝市場為基礎、長三角、珠三角市場為重點、華北市場為延伸、全國其它地區為補充的國內客源市場體系逐漸形成。
  除了舉辦了“圣潔甘孜·走進廣東”、“圣潔甘孜·走進北京”等系列活動外,還舉辦了四川甘孜藏區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展、四川甘孜藏區文化旅游產品推介會、四川甘孜藏工區美景圖片展、四川甘孜藏區旅游行商及媒體踩線采風活動和四川甘孜藏區心靈之旅自駕游活動等旅游宣傳推介活動,拍攝了《不可思議的甘孜》形象宣傳片,與珠三角地區旅游部門、旅行社、媒體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基礎;借亞丁機場通航之際,推出了環貢五日游、環亞丁雙飛三日游等新產品;聯合康東6縣和海螺溝、木格措、燕子溝以及康定機場公司組建了環貢嘎山營銷聯盟。建立了甘孜州旅游微信公眾平臺。制作了《發現四川》、《天賜甘孜》、《甘孜旅游指南》、《四川甘孜旅游系列地圖》等甘孜旅游專刊和雜志。
   加快建設 打造美麗風景線
  為優化旅游產業發展布局,增強旅游服務功能,州委、州政府出臺了《關于實施全域旅游統籌城鄉發展的意見》、《甘孜州優先發展旅游業實施方案(2013~2015年)》等一系列推進旅游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確定了旅游業發展戰略、目標路徑和推進措施,系統提出并逐步推進涉及交通建設、風貌改造、景觀打造、精品景區、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規劃編制、宣傳培訓、體制機制、環境整治等上百項具體任務,正在加快推進。提出了《旅游產業發展促進政策》和實施全域旅游工作體系,開展創建全國民族地區全域旅游試驗區、旅游產業扶貧試驗區申報工作。加大行業指導和協調服務,通過指導各縣編制(修編)完善旅游發展總體規劃,摸清家底,準確定位,調整優化發展戰略、功能布局和目標任務。全州18個縣《旅游發展規劃》完成修編。《甘孜州全域旅游發展規劃》完成規劃大綱。
  項目建設中,總投資334.68億元的296個“十二五”期旅游業發展重點項目,一半以上已經啟動實施或完成前期工作。旅游標識標牌建設已完成國省干道、市政道路和重點景區連接線旅游標識、標牌建設;G317線俄崗路等7條在建道路標識、標牌完成踏勘工作。稻城亞丁景區2013年旅游基礎設施、亞丁景區非遺主體社區完成主體工程,稻城亞丁景區2014年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開工建設。紅色旅游項目建設中,磨西會議舊址項目主體工程完成整改完善、紀念館策劃設計及工程量造價等相關工作,正在開展財評申報及邀請招標等前期工作,預計10月份開館。原“甘孜州紅軍長征博物館和二郎山川藏公路博物館”,完成旋噴漿澆注和地基處理,正在進行基礎驗收,預計8月份完成建設任務,年內向公眾開放。丹巴紅五軍團政治部紀念館項目和丹巴藏民獨立師紀念館項目征(搜)集文物47件,年內完成建設任務。甘孜朱德總司令和五世格達活佛紀念館項目以紀念館為中心,整合周邊雅礱江、白塔公園、卓德溫泉等資源,招商引資打造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康巴文化展示、觀光休閑為一體的旅游目的地,現已完成工程量的90%。紅軍六軍團鄉城紀念館項目在劍川博物館的建設指導下正在開展內飾展陳工程和問題整改,預計7月份竣工驗收。爐霍縣紅軍文化廣場建設項目完成選址、可研和環評等前期工作,預計年內開工建設。
  在如火如荼的建設中,一道道美麗的風景線即將繪成。海螺溝、木格措、跑馬山聯動創5A,甲居藏寨、瀘定橋創4A,道孚、九龍、雅江旅游產品開發提檔升級,亞丁景區實現提質升級和啟動深度開發,創建省級生態旅游示范區。以亞丁景區開發建設為核心,輻射帶動理塘、巴塘、得榮、鄉城等縣旅游業發展,探索建立以亞丁、格聶山、措普溝等為核心的國家公園試點。北部以甘孜格薩爾機場建設為契機嗎,德格印經院、甘孜雅礱灣等景區(點)和重點旅游集鎮建設,開發康北康巴文化深度體驗游線路產品市場……
    還有“大熊貓故鄉生態旅游線(西環線)、貢嘎東坡旅游線、亞丁——康定中國最美景觀大道落地自駕旅游線、藏羌走廊——美人谷風情旅游線、康巴文化深度體驗旅游線”等五條精品線路,也將向游客展示甘孜的魅力,帶領他們領略無限風光。
  全域旅游 讓甘孜處處是風景
  全域旅游就是把一個地區整體作為一個景區,實現旅游產業的全時空覆蓋,既為游客提供處處是風景的旅游體驗,也讓當地居民享受到更好地休閑生活。2012年6月,立足我州旅游發展所處的新階段、面臨的新形勢和新任務,依據《甘孜州旅游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圍繞進一步加快全州旅游業發展提出了加快我州全域旅游發展的意見。2013年3月州委、州政府印發了“關于實施全域旅游統籌城鄉發展的意見”全力推進旅游全域化、新型城鎮化、農牧業現代化“三化”聯動,努力建設美麗生態和諧幸福新甘孜。
  發展全域旅游強調充分發揮生態旅游優勢,大力發展生態旅游產業,實現環境友好可持續發展,是我州經濟轉型發展的必然選擇。旅游業已經成為我州經濟發展的優勢產業和支柱產業,成為全州產業聯動、對外開放和富民安康的加速器。著力打造具有國際核心競爭力和吸引力的區域,我州將有望成為中國和四川新的“世界級旅游目的地”。
  在全域旅游打造中,川藏公路國道317、318線將成為引領中國旅游發展的“第四極”,以稻城亞丁為核心的“香格里拉之魂”、以貢嘎山旅游環線為主體的“香格里拉之巔”、以丹巴為重點的“嘉絨文化區”、以德格為中心的“格薩爾文化中心”,組成互為呼應、各具特色、豐富多彩的旅游目的地頂級資源,已具備打造中國旅游發展“第四極”的資源潛質。
  目前,《甘孜州全域旅游發展規劃》已完成規劃大綱。相信在“全域旅游”理念指引下, “全資源整合、全景化打造、全區域覆蓋、全產業聯動、全社會參與”的以生態保護為基礎,以生態經濟發展為核心的全域旅游將促進全州經濟快速發展,改善和提高百姓生活質量。那時,游客走在州內的任何一個地方,都能欣賞美麗風景,體驗民族風情,享受優質服務。
 
 
  • 上一篇:全州農牧區普惠金融體系建設成效顯著
  • 下一篇:那一刻,他只想著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