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聚焦甘孜 >> 瀏覽文章

交警尼瑪:要對得起頭頂的國徽

《甘孜日報》    2014年10月20日

    ■ 何才華 文/圖
  在交警這個平凡而又特殊的崗位上,尼瑪已經工作了十余年,以做一名優秀警察為目標的他,在工作崗位上以對黨、對人民、對法律的無限忠誠和對公安交警事業的無比熱愛,默默地奉獻,勤懇地工作。他曾經被公安部評為全國優秀人民警察,四川省委省政府評為全省優秀政法干警,省交警總隊評為全省優秀交警大隊長,雖然多次受到上級嘉獎,尼瑪覺得自己要做的還很多。
  整治交通秩序全力以赴
  去年開展無牌無證車輛整治專項行動,連日的奔波讓患有嚴重糖尿病的尼瑪顯得更加勞累,何況幾年前還做了肝臟切除手術。不過,帶病堅持高強度工作對尼瑪來說早已習以為常。
  交警大隊作為無牌無證車輛整治的主力軍,尼瑪牽頭制作宣傳資料,帶隊跑遍了有車輛的寺廟和村組開展宣傳摸底工作,積極與他們溝通、交流,將省州整治無牌無證車輛的決心和相關政策向車主講深講透。
  對車主相互觀望、等待,遲遲不愿注冊登記辦理手續的狀況向縣整治領導小組反映的同時,自己進行分析、研究,尋求解決辦法。那段時間,尼瑪利用休息時間到青麥鄉黑達村車主次稱家,給他講政策、做工作,尋求突破口。
  通過不停的往返奔波和苦口婆心的講解宣傳,所有無牌無證車主明白了機動車輛注冊登記的重要性,認清“無牌無證機動車”上路行駛的違法性、危害性。實現了全縣大中輕型貨車137輛全部辦理注冊登記,征收車輛購置附加稅119萬元。尼瑪因此被州委、州政府評為無牌無證專項整治先進個人。
  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的尼瑪,在去年開展的鄉城縣城區道路交通整治中又接過繁重的任務。城市街道狹窄和車輛不斷增多,加上亂停亂放和違規現象嚴重,導致交通事故頻發,縣委縣政府下決心對城區交通進行徹底整治。
  交警是對城市街道再熟悉不過的了,既是指揮員又是戰斗員的尼瑪在城管等部門配合下,根據城區實際,規劃了摩托車、貨運車、出租車停車場和停靠點,完善了各類標線和交通標示牌。
  新的規定對駕駛人員來說,短時間總是很難適應。在整治過程中,尼瑪帶領隊員每天早上7點上崗,晚上10點才下班,在街上開展宣傳教育工作,處理違章車輛。通過集中整治后的城市車輛停靠規范有序,違章車輛也越來越少了。
  為民排憂解難不遺余力
  由于身體原因,醫生勸尼瑪工作不要太勞累,可交警這個行業由不得自己說了算。因為工作忙碌,兩個孩子在上幼兒園時他沒有接送過,因為忙碌,阿婆臥病在床時,他沒能好好盡孝心。但是在他和交警隊全體民警的付出中,墻上的錦旗不斷增多。
  2010年一輛過境車因不熟悉路況沖下馬鞍山懸崖,尼瑪放下求救電話帶人火速到出事地點開展營救工作。“我們絕不能放棄,一定要把人找到!”在有些寒冷的秋季,在密林叢叢的山間,尼瑪率隊員與群眾一道在懸崖峭壁、荊棘叢生的山上地毯式搜救幸存者。
  每當遇到雨雪天氣,尼瑪都會帶上年輕交警上路檢查路況,救助拋錨車輛。“路面就是交警的辦公室。”這話一點也不假。在鄉城境內的省道、縣道還是鄉村公路上,哪里有一棵什么樣的樹,哪里有涵洞尼瑪閉上眼睛都能說出來。
  在連續降雪的一個四月天,當尼瑪一行巡查到海拔4000多米的無名山頂時,看見受困的車隊里,幾個小孩因缺氧和寒冷發出痛苦的呻吟,尼瑪一邊拿出車上的干糧和水進行救援,還脫下自己的大衣交給小孩家長,一邊組織乘客和民警開始除雪。
  在一個滂沱大雨的夏天,一輛皮卡車因路滑掉入S217線洶涌的碩曲河里,車上五人游到河中央的一個大石包上在雨中等待救援,接警火速趕到現場的尼瑪看到不斷上漲的河水,很快就要淹沒河中央的那塊大石頭。救人要緊,尼瑪腰系繩索,握緊兩頭固定的粗大繩子,以半身在水中,半身懸空的辦法到達河中央,在群眾的幫助下歷時兩小時將五人安全救到岸上。他自己卻因勞累和被雨淋加之本身的多病虛弱,病倒了半個月。
  鄉城交警大隊就在這樣的付出中贏得贊許,受到尊重。在2011年的一場交通事故救助中,12名警員在湍急的碩曲里,站在簡易的木筏上,揮動數十斤重的四爪鐵錨搜索事故車輛所在位置,經過近四小時的努力,打撈出出事車輛和失去生命體征的當事人。
  不徇私情受人尊敬
  為了頭頂的國徽,為了樹立高原交警的良好形象,被鄉城各族群眾稱為“鐵面包公”的尼瑪在十多年的交警生涯中可沒有少得罪人,可被得罪的人無論在什么地方只要遇見尼瑪上都會主動上前和他聊上幾句。他的鐵面無私和公正執法已深深烙入大家心間,這位藏區好交警也贏得了大家對人民警察的尊敬。
  每個人都有三親四戚和五朋六友,警察也不例外。交警尼瑪雖然受到群眾的普遍認可,可在自己舅舅的心里卻是不給面子,沒有親情的侄兒。
  2011年,尼瑪的舅舅的好朋友駕駛農用車因違章搭人被尼瑪攔下進行處理,舅舅打來電話要求行個方便,尼瑪沒加思索的回絕了。“居然連我的面子都不給。”年近五旬的舅舅打車來到交警大隊打起親情牌,按照程序進行依法處理后,舅舅給了當交警隊長的侄兒一記響亮的耳光。
  從小在舅舅呵護下長大的尼瑪,對舅舅是尊重有加,逢年過節尼瑪也都會抽時間帶上禮物和舅舅拉拉家常。而對于依法辦事、秉公辦事的尼瑪來說,寧愿虧欠家人,也要對得起頭頂上神圣而莊嚴的國徽。
  車輛的急劇增加和藏區城市發展的滯后,為城市交通管理帶來前所未有的難度,違規違章每天都有發生,也考驗著土生土長善交朋友的尼瑪在城市交通管理執法中的公平公正。起初或同學或朋友車輛違章都要給尼瑪電話要求網開一面,最后所有違規違章說情者都在一番教育后依法接受處罰。“車輛違章不能說情,說情沒用,依法接受處罰,哪怕是領導和親戚朋友。”這在鄉城已深入干部職工和農牧民群眾心中,尼瑪也因此得到大家的廣泛贊譽。
  服務群眾熱情周到
  交警的職責就是既要在路上管事又要在路上服務群眾,是站在馬路上守護生命的使者。從警多年的尼瑪體會到了作為一名警察就意味著責任和奉獻,在舍小家顧大家的交警生涯中,帶病堅持工作,這位高大帥氣的康巴漢子由原來的200多斤瘦到了現在的不到150斤。他無怨無悔,甘愿奉獻。
  交警在執勤中碰到問事問路是常有的事,尼瑪每次都是有問必答,從不厭煩。執勤中遇到故障車,他就上前幫忙推一把,移到路邊后幫助修理,直到修好,他把服務群眾當做人民警察義不容辭的責任來認真履行。
  地處云南香格里拉和稻城亞丁景區之間的鄉城縣,每年黃金周車流量都會陡增,極易引發交通事故,每到這個時候全體交警都會出動,檢查過境車輛,指揮交通,向駕乘人員發放《大假道路安全溫馨提示》,尼瑪還手工繪制道路示意圖為過往客人服務,這期間每天都得工作10小時以上。
藏區群眾有春節前轉神山朝佛的習俗,每到這時也是交通違規現象較多的時候,老百姓為了省錢,坐在拖拉機或農用車廂里前往,最初尼瑪聽著罵聲做工作,講安全知識,現在這些現象在鄉城農村已經基本杜絕。
  打造文明、和諧、安全、暢通的道路交通環境,交通警察重任在肩。尼瑪和民警把普及安全知識作為降低道路安全事故的重要途徑,每年都會深入學校、各類施工企業場地和農村宣傳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以案說法上交通安全課,發放《道路出行安全順口溜》。
  在處理糾正違章車輛時,尼瑪總是堅持原則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做到教育與處罰相結合,凡被尼瑪處罰過的駕駛員都和他成為了要好的朋友。為此鄉城縣交警大隊的整體執法素質得到不斷提升,沒有一例復議和行政訴訟,獲得了執法示范單位、執法規范化單位等多項榮譽。
  創新工作取得驕人業績
  在交警隊伍中,被稱呼為尼瑪哥的隊長是大家的榜樣和標桿,他嚴于律己,以身作則,不用權利為自己和身邊人謀私利,他業務嫻熟、執法鐵面無私又熱情周到,讓大家佩服的是他的工作方法管用,能見到效果。
  家家戶戶都有摩托車是藏區的共性和特色,為保障道路交通安全,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發生,尼瑪和隊里的民警開始在全縣進行持續的道路交通法宣傳。為推進城市道路交通執法,去年6月開始交警大隊聯合城管執法大隊,組成聯合執法隊伍進行歷時兩個月的執法宣傳,并從9月1日起正式啟動城市道路交通聯合執法。截止目前已查處各類交通違法800余起,糾正交通違法600余次,城市道路交通得到較大改觀,受到市民的好評。
  面對縣域內水電開發中各類工程車輛增加的現狀,為做好各施工企業的交通安全工作,尼瑪和民警們又到各施工企業反復宣傳道路交通安全,警員與企業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建立起了全面的聯席制度,簽訂了責任書。
  尼瑪在交警崗位上數年如一日無怨無悔的奉獻著自己,他和隊友們的付出讓轄區交通事故逐年減少,群眾的交通安全意識得到增強,沒有出現因執法在群眾中造成負面影響,鄉城縣交警大隊也先后被四川省公安廳交警總隊評為“警民親活動先進單位”,三次被省交警總隊評為全省交警系統五無交警大隊,被甘孜州公安局評為“信息化建設二等獎”“事故預防一等獎”“執法規范化一等獎”。
  • 上一篇:我州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啟用“部門協同平臺”
  • 下一篇:川藏聯網工程:電力天路挑戰人類生存極端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