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聚焦甘孜 >> 瀏覽文章

“十大工程”引領我州旅游發展

《甘孜日報》    2015年02月17日

    稻城亞丁
    ■ 州政府辦公室秘書三科
    旅游發展“十大工程”是突破旅游發展瓶頸、夯實旅游發展基礎、提升旅游發展質量的“牛鼻子”,是州人民政府2014—2016年重點工作之一。“十大工程”作為旅游發展的“重頭戲”寫進了2015年甘孜州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實施旅游暢通工程
    加快推進在建道路項目建設進度,改造提升景區道路,完善重點旅游線路和景區標志牌設置;開通更多客源市場直航康定、亞丁機場,形成空中旅游環線,圍繞康定機場、亞丁機場建設自駕車租賃服務中心,為游客提供異地租車、落地自駕的新型服務;加快推進城市客運中心建設,規范縣城出租車運營市場,盡快開通康定至海螺溝景區旅游專線。2015年,在海螺溝實施景區道路改造二期工程,榆磨公路、貓磨公路改造,雅家埂紅石公園公路改線,力爭開通康定至海螺溝景區旅游專線;在康定縣實施國道318線公主橋至康定木材檢查站、康定木材檢查站至兩岔路段改造工程,力爭開通康定縣城至木格措旅游景區旅游專線;在九龍縣開展獵塔湖景區旅游開發;在道孚縣實施八美土石林道路建設;在瀘定縣實施嵐安景區公路建設;在理塘縣實施亞丁至格木路建設。到2016年底,全州形成便捷通達的旅游環線。
    實施旅游目的地工程
    推進海螺溝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和省級生態旅游示范區創建,加快海螺溝創5A和跑馬山、甲居藏寨、瀘定橋等創4A步伐,探索建立亞丁、格聶山、措普溝等為核心的國家公園試點,整體打造“康東環貢旅游圈”“康南環亞旅游圈”“康北康巴文化旅游圈”。2015年,實施海螺溝5A級景區創建項目,探索亞丁國家公園試點工作;推進跑馬山、木格措、措普溝、伍須海、瀘定橋、甲居藏寨、中路藏寨、稻城海子山等景區提檔升級,加快跑馬山、甲居藏寨、瀘定橋等景區4A創建步伐;優化鄉村旅游環境,完善鄉村旅游配套設施,豐富鄉村旅游內涵,促進鄉村旅游持續有序發展。到2016年底,實現海螺溝創建國家級生態旅游示范區,海螺溝創5A,跑馬山、甲居藏寨、瀘定橋創4A,開展以亞丁、格聶山、措普溝為核心的國家公園試點,打造康北康巴文化深度體驗游線路產品。
    實施藏區旅游精品線路工程
    緊扣全省藏區旅游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疊加省、州政策、項目、資金力量,全力打造大熊貓故鄉生態旅游(西環線)、貢嘎東坡旅游、亞丁—康定最美景觀大道落地自駕旅游、藏羌走廊—美人谷風情旅游和康巴文化深度體驗旅游5條線路產品。2015年,在省道215線重要節點建設旅游觀景臺(雞丑山入境大地景觀觀景臺)、省道215線重要節點建設旅游導覽牌(湯古定居點導覽牌、伍須海景區導覽牌、獵塔湖景區導覽牌);實施亞丁景區自然保護區界樁界碑及標示標牌建設項目;在國道317線(充古鄉境內羅鍋梁子、斯木鄉瓦達下街各1處)、宜木鄉(若海村蝦拉沱觀景臺)、省道303線K631公里宜木鄉蝦拉沱村、縣道K60公里宗塔鄉政府旁、省道317線K716公里卡莎湖建設旅游觀景平臺;在新龍縣實施重點旅游沿線旅游交通標志牌建設工程;在省道217線國營牧場至石渠縣城實施標示標牌建設。到2016年底,初步形成設施配套、功能完善、游覽便捷的旅游線路。
    實施最美景觀大道工程
    整合317、318最美景觀大道沿線所涉及的交通、城建、林業、環保、新農村等項目資金,打造旅游集鎮,建設美麗新村,對沿線景區、鄉鎮、村開展環境衛生和市場秩序綜合整治,完善國道317、318沿線游客咨詢服務、應急救援、停車場、觀景臺、標志牌等基礎及配套服務設施。2015年,在亞丁建設景區觀景臺10個,在道孚縣實施旅游標示牌建設一期工程,在德格縣實施國道317沿線道路標識牌建設項目,在雅江縣完成西俄洛觀景臺建設,在康定縣新建木格措標示標牌、折多山旅游綜合服務中心、阿里布果轉山步游道和省道215線溫馨提示牌,在瀘定縣國道318線嵐安大橋處新建旅游標示系統、在國道318線和省道211線沿線開展文化景觀設計,在九龍縣伍須海、獵塔湖、日魯庫、仙女湖等景區新建旅游提示牌29處。到2016年底,實現打造國道317、318“中國最美景觀大道”的目標。
    實施旅游廁所工程
    研究解決高海拔地區旅游廁所建設使用難題,科學選址,建管并舉,管護到人,重點在國道317線、318沿線、旅游城鎮、旅游景區建設旅游廁所。2015年,在瀘定縣冷磧鎮甘谷地村、烹壩鄉小沙灣村新建水沖式旅游公廁,在九龍縣獵塔湖景區、理塘縣長青春科爾寺、甲洼鄉、禾尼鄉和德格縣印經院分別新建旅游公廁。到2016年底,全州建設旅游廁所129個,基本滿足游客需求。
    實施旅游信息化工程
    編制《甘孜州旅游信息化發展規劃》,實施智慧景區和智慧城市建設工程,重點旅游沿線實現“三桿合一”,加快通訊設施建設,實現通訊信號連續覆蓋,旅游干線、A級景區、旅游度假區、縣城規模以上酒店實現網絡全覆蓋,提高二維碼和智能移動終端技術、手機WAP網在旅游管理、宣傳營銷等方面的應用水平,推進電子商務平臺建設。2015年,在海螺溝實施智慧景區建設,在稻城縣開展旅游人才隊伍建設。到2016年底,建成數字景區,構建旅游綜合信息體系、電子商務體系、行業管理智能體系和公共服務智能體系。
    實施景區城市工程
    結合創建文明衛生城市,實施城市美化、亮化、綠化工程,完善城區街道的標識系統,規范店招店牌,提升城市旅游服務功能,在康定、瀘定、稻城等旅游先行縣按照4A級旅游景區標準規劃和建設城市。2015年,在九龍縣新建濱河酒店,在瀘定橋景區創建4A級景區項目(包括甘孜紅軍長征紀念館暨二郎山川藏公路紀念館建設和熙和酒店),在理塘縣新建蟲草大酒店、禾尼溫泉酒店,在巴塘縣新建濱河路時尚街區、縣城旅游咨詢中心、編制城市控制性詳規。到2016年底,建成一批景城一體,產城相融的旅游城市。
    實施旅游鄉鎮工程
    整合項目資金和工作力量,加快推進項目建設,積極創建全國全省鄉村旅游休閑試點;實施城鎮風貌改造,完善交通、能源、供排水、垃圾污水處理、急救中心等市政配套設施;圍繞旅游需求,加大對農牧民就業培訓,擴大就業,實現增收。2015年,在海螺溝實施卡瓦洛竺文化村建設,在理塘縣開展千戶藏寨產業培育項目,在稻城縣開展景區葉兒紅村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在巴塘縣實施夏邛老街改造,在德格縣開展馬尼干戈鎮文化廣場建設,在新龍縣實施吾西新區旅游民居接待點改造提升工程。到2016年底,建成一批自然相融、富有本土文化特色,以觀光、集散、旅游服務型為主導產業的旅游鄉鎮。
    實施美麗鄉村工程
    整合項目資金,突出傳統地域文化,加快扶貧新村、移民新村、旅游村寨、牧民新村建設步伐,采取協會+公司+農戶的方式,探索鄉村旅游發展的開發經營模式,完善提升配套服務,打造觀光、集散、旅游服務型旅游村寨。2015年,打造康定折多幸福美麗新村和巴塘德達鄉幸福美麗新村查清卡溫泉建設。到2016年底,建成一批幸福美麗新村。
    實施“最康巴”系列工程
    培育和提升旅游要素產品,建立“最康巴”特色餐飲、住宿、購物、商品評選機制,定期舉辦評選活動,開展“最康巴”特色名店、放心旅游購物點、旅游商品評選和“最康巴”特色餐飲研發工程,扶持品牌企業發展。2015年,實施康定灌頂雪泉、稻城產業園區和德格獨木嶺民族手工藝主題文化酒店建設項目。到2016年底,培育提高服務水平,發揮連鎖經營和品牌效應。
   
    
  • 上一篇:“當家人”敢于揭短亮丑
  • 下一篇:“大考”考出清風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