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本網記者)一曲《康定情歌》,使康定名揚海內外。昨(2)日下午,記者從十屆州委常委會召開的2015年第四次會議上獲悉,國務院日前作出了《關于康定撤縣設市的批復》。
《批復》指出,經國務院批準,同意撤銷康定縣,設立縣級康定市,以原康定縣的行政區域為康定市的行政區域。康定市人民政府駐爐城鎮茶馬路1號。康定市由甘孜藏族自治州管轄。上述行政區域調整涉及的各類機構要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設置,涉及的行政區域界線要按規定及時勘定,所需人員編制和經費由四川省自行解決。要嚴格按照國務院“約法三章”的要求,不新建政府性樓堂管所,不增加財政供養人員,不增加“三公”經費。要嚴格執行中央關于厲行節約的規定和國家土地管理法規政策,加大區域資源整合力度,優化總體布局,促進區域經濟協調健康發展。
康定,一座享譽世界的歷史文化名城;康定,一曲《康定情歌》成為千古絕唱;康定,一座跑馬山名揚五洲四海。早在上世紀90年代,康定縣就提出過撤縣設市,但一些指標沒有達到撤縣設市的標準。正式申報是在2008年“5·12”地震后,在國家和省、州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康定縣經濟社會得到了快速發展,各項指標都達到了撤縣建市的標準。
作為州府所在地,康定撤縣設市,無論是對康定乃至全州都是一件好事和喜事。
新聞背景
康定,古為羌地,三國蜀漢稱“打箭爐”,唐宋屬吐蕃,元明置宣撫司,清設康定府,素以“藏衛通衢”、“川藏要沖”著稱,是全州政治、經濟、文化、商貿中心和交通樞紐,一首《康定情歌》名揚天下。
其實,“打箭爐”,是藏語‘打折諸“的譯音。“打”指大地山流來的打曲河(雅拉河),“折”為折多山流來的折多河,“諸”是雅拉河、折多河兩水匯合之處。
傳說,蜀漢時諸葛亮南征孟獲,遣將郭達在彼處(今康定)造箭得名。郭達將軍晝夜造箭3000支,造完箭乘仙羊而去,后人為紀念郭達造箭有功,把康定城東北一座大山取名郭達山。在清咸豐年間,還在郭達山下建有郭達將軍廟。后人考證,諸葛亮遠征孟獲,純屬南征,不是西進,派郭達造箭純屬虛構。
1913年設康定縣,屬川邊特別行政區;1935年紅軍長征路經縣境,在金湯建立蘇維埃政府,在孔玉、新和、捧塔、三和、麥崩、前溪建立鄉蘇維埃政府;1939年西康建省,省會設康定;1950年3月,康定和平解放;1950年11月24日,成立西康省藏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康定為西康省藏族自治區政府駐地;1955年屬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一直為州府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