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2015年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歡樂藏區行暨“法律七進”活動隨行記
□徐中成 記者 張明海
三月的甘孜,一派乍暖還寒的初春景象,折多山上還飄著雪花,高原大地上已吹起讓人溫馨的春風。“春風一吹,樹木就開始逐漸吐出新芽,草地也將開始慢慢泛青。這次省里專家、演員不遠千里給藏區群眾送來歡樂和健康,就像這春風一樣,及時又溫暖。”雅江縣干部陳銀軍深有感觸。
把舞臺搭建在藏區,把歡樂送給群眾。3月9日至14日,我省2015年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歡樂藏區行暨“法律七進”活動走進甘孜、阿壩,分別深入甘孜州雅江、康定、道孚、爐霍、色達、甘孜、德格等7縣市,阿壩州紅原、若爾蓋、壤塘、馬爾康等縣,把歡樂和健康送到藏區群眾的身邊。
5個小分隊行程4500多公里受到藏區群眾熱烈歡迎
木偶、變臉、金錢板、魔術、藏族民歌……5個小分隊行程4500多公里,把喜聞樂見、內容豐富的節目送到藏區,所到之處,受到藏族群眾的熱烈歡迎。
群舞《陽光牧女》、獨唱《太陽從東方升起》……精彩節目一個接一個。3月13日,在紅軍長征走過的地方——若爾蓋縣求吉鄉,“三下鄉”文藝演員與1800多名村民、學生一起聯歡,笑聲伴著樂聲連連。
演員郭盛峰、謝穎珊表演的魔術《炮打美人》贏得村民們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平常是在電視里看魔術表演,今天在家門口看,過癮得很。”若爾蓋縣求吉鄉村民齊美澤仁不停用手機拍照,留下精彩的一幕幕。
2014年11月22日,康定發生6.3級地震,震中在塔公鎮。3月12日,小分隊專程來到海拔3900多米的康定市塔公鎮木雅祖慶學校,為1000多名師生和鄰近村莊的200多名牧民群眾獻上一場精彩的演出。
塔公鎮鎮長彭措扎西介紹,去年地震中,塔公有150多間房屋倒塌、1000多戶房屋嚴重受損。地震后,黨和政府及時送來了帳篷、大米、食用油、酥油、被子等生活急需品,還撥付了1300多萬元的生活救助金。“盡管住在帳篷里,但有黨和政府的關心,這個木羊新年我們過得很快樂很滿意。”塔公鎮多拉二村村民曲巴彭措扎西告訴記者。
送醫送藥送技術,也受到藏區群眾的歡迎。“感謝雷醫生免費幫我做白內障手術,讓我重見光明。”3月12日早上8點,在壤塘縣壤巴拉賓館的壩子里,85歲高齡的吾伊鄉西西村村民東爾單老人,在侄女北列的攙扶下,為省人民醫院眼科主任雷春濤獻上潔白的哈達,表達感激之情。
雷春濤醫生已是第四次來到壤塘縣。這次,他和3名同事為阿壩州50多名白內障患者做了免費手術。
藏區群眾感謝黨和政府好政策開闊眼界邁步致富奔小康
“感謝不遠千里到來的專家們,為我們送醫藥送技術,還帶來了精彩的演出。現在黨的政策越來越好,藏區群眾的生活越來越富足,越來越好,我們更需要多多開闊眼界。”康定市三合鄉二身小村村主任潘曉平說。
通過與川農大合作,三合鄉馴化野生酸梅子成效斐然,已開發出果脯、酸梅子酒及飲料等多個品種,去年產品成功打入西博會,實現累計銷售額830萬元,帶動1000多名群眾增收致富。“以后村里的花椒種植不用再怕白粉病了!”潘曉平特意留下省農科院專家的電話。更多的藏區農牧民群眾則拿起智能手機,將這幾天的節目表演精心錄下來,“看一次哪里夠,錄下來以后回去慢慢看。”
莫斯都村,是馬爾康縣松崗鎮的一個高半山村寨。今年,全村計劃養3000只雪域藏雞,但苦于沒有好的養殖技術。這次,科技專家不僅送來養雞知識手冊,還面對面傳授養殖技巧。“村民們增收更有信心,更有干勁了。”村支部書記三朗彭措說。
文化大餐帶來濃濃祝福,醫藥技術送來實在關懷。“振奮了精神、開闊了眼界,藏區群眾更加信心滿滿,對于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也有了新的盤算。”色達縣委負責人表示。
種反季節蔬菜、養阿壩中蜂、搞藏雞養殖、發展旅游……增收的渠道不斷拓寬,2014年松崗鎮農牧民人均純收入9371元。松崗鎮鎮長劉玉清介紹,隨著汶馬高速路的修建,鎮上準備籌建農畜產品加工物流園,帶領更多村民致富。
三合鄉黨委書記夏莉娜介紹,鄉里正在引進農產品加工企業,準備在新五大寺村建立40畝農業產業化示范園區和打造4000平方米農產品加工基地,以帶動更多藏族群眾增收。“我們還準備打造‘私人農莊’,把藏區農產品銷售到網上去。”
對于災后重建,彭措扎西很有信心。他介紹,目前塔公鎮的災后重建正有序開展,已規劃了一個45戶和一個100戶的兩個災后重建居民集中居住點,“等天氣轉暖后4月開工,鄉親們將很快住上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