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稻城縣委書記 鄧立軍
按照州委、州政府“一優先二有序三加快”的產業發展思路和著力打造中國全域旅游先行縣的戰略目標,稻城縣緊緊圍繞打造“金沙江流域大香格里拉國際精品旅游核心區”和構建四川旅游發展“北有九寨黃龍、南有稻城亞丁”的戰略布局,立足資源優勢,明確發展目標,強力發展舉措,不斷形成亞丁引領、多點多極支撐的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
深度分析稻城全域旅游發展態勢
近年來,該縣緊緊圍繞“旅游強縣”發展戰略,緊扣“打造全國全域旅游先行縣”目標,初步形成了立體便捷的交通網絡,務實管用的管理體系,逐步完善的配套設施,日益豐富的旅游業態,規范有序的旅游市場,結構合理的從業隊伍。去年,接待游客70余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5.6億元,旅游接待床位達到1.3萬張。隨著全域旅游的深度推進,該縣將成為全州全域旅游核心帶、金沙江流域大香格里拉國際精品旅游核心區、全州旅游經濟發展重要支撐點。
準確定位稻城全域旅游發展戰略
緊緊圍繞打造“世界知名生態旅游目的地”和“中國精品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戰略定位,按照“一軸三片三節點”的全域旅游總體布局,走山地旅游模式,堅持體驗游方向,積極推進城鎮圍繞旅游建、新村圍繞旅游興、產業圍繞旅游調、全民圍繞旅游轉的理念全新覆蓋全境、全民參與、惠及城鄉的全域旅游開發模式。切實發揮海子山和亞丁風景區“兩個優勢旅游目的地”的牽引作用,鞏固提升金珠鎮和香格里拉鎮“兩個旅游集散地”,建設桑堆鎮、蒙自鄉和吉呷鄉“三個旅游次中心”,注入民族文化內涵,塑造人文景系,打造沿線特色旅游“黃金帶”,構建“香格里拉之魂”旅游框架,推動形成環亞丁旅游經濟圈。
科學制定稻城全域旅游發展目標
按照“一年起步、三年見效、五年提檔升級”的總體要求,到2020年建成陸航并舉、外接周邊省、內連各市縣、直通大城市的通達快捷的旅游交通體系;形成世界獨特的自然景系,獨具魅力的藏文化景系,優質高效的服務景系,使稻城亞丁成為國內外知名的成熟景區;培育住有特色、食有味道、行有便捷、游有多點、購有產品、娛有品位的旅游產業體系;提供信息智能、應急有力、管理有序、執法文明、安全暢游的保障體系。建成5A級景區3個,知名旅游企業15個,旅游人數達到50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突破40億元,初步建成金沙江流域大香格里拉國際精品旅游核心區,把稻城打造成全國全域旅游先行縣。
強力推進稻城全域旅游發展進程
完善規劃體系。以《金沙江流域大香格里拉國際精品區(四川)規劃為指導,抓好“金沙江流域-雅礱江流域大香格里拉國際精品旅游區—稻城亞丁景區‘1+N’規劃體系”,鄉村旅游規劃,高起點編制完善區域旅游規劃和景區(景點)、景觀廊道等專項規劃,加快完成海子山景區規劃,實現全域規劃目標。完善旅游配套。全力實施鄉村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冰川石河旅游基礎設施項目,海子山旅游景區開發建設項目,青楊林生態公園建設項目,高原生態濕地建設等15個旅游類項目,概算投資12.87億元。發展特色產業。以全省第二批新農村建設成片推進示范縣創建和新農村綜合體建設為載體,按照“一線、兩片、四區”總體布局,轉變農牧業發展方式,調整農牧產業結構,加快推進農牧業產業化。實施青稞良種繁育基地、油菜種植基地建設項目,藏豬、藏羊、藏雞資源保護、開發、養殖、產品加工項目,葡萄釀酒莊建設等13個項目,概算投資1.12億元。加強生態保護。圍繞“生態立縣”戰略,按照《稻城生態文明建設規劃》,進一步推進森林、草地、湖泊等生態系統的保護和建設。全力實施好川西藏區沙化治理項目,川西藏區濕地保護項目,川西藏區森林生態系統保護與建設項目,川西藏區支撐體系建設等21個項目,概算投資2億元。夯實發展基礎。改善交通條件。加快開通主要客源中心城市的直飛或經停航線,建設提升陸路交通網絡,加快建設出入境道、景點景區連接公路、通村通暢等10個交通項目,概算投資33.5億元。改善電力條件。完善區域內電網建設規劃,穩步推進縣境內220KV、110KV、35KV及10KV以下輸變電線路工程和農網改造工程,建立與全域旅游相適應的電力網絡。改善供排條件。加快縣城及重點景區、重點鄉鎮、重點旅游村落的供排水和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完善配套功能,滿足發展需求。加快實施稻城縣城市供水工程項目,香格里拉鎮生活污水處理工程項目等8個供排項目,概算投資2.66億元。改善通訊條件。實施智慧城市、智慧景區工程,加快縣域內的通訊設施規劃建設,加大重要旅游節點,旅游沿線村落,旅游景點、景區的通訊設施建設力度,改善提升通訊網絡,實現“零盲點”。強力招商引資。強力加大茹布查卡溫泉開發,俄初山旅游區綜合開發,海子山景區開發,貢巴拉景區開發,熱光藏文化村打造,卡斯民俗村落打造,地獄谷旅游區開發,藍月谷景區開發,稻城圣地亞丁礦泉水等項目招商,概算投資49.74億元。加強組織領導。組建全域旅游發展委員會,統籌協調全域旅游發展;堅持“誰投資、誰受益”原則,積極探索“政府出資源、企業出資金、市場化運作、規范化管理”的旅游開發機制和模式;設立旅游發展基金,探索多元化旅游投融資機制,制定出臺符合稻城實際的旅游發展突出貢獻政府性獎勵政策,積極申報爭取國家項目投資,營造全域旅游發展環境,提供要素保障;結合“康巴百千萬英才”計劃,引進旅游專業人才,加大本土人才培養,提升管理運營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