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雪毓
從概念延伸來看,“三化聯動”之間相互促進、相互依賴,是一個密不可分的循環共生系統。從現實意義來看,“三化聯動”相互作用于生產、流通、消費三大環節,農牧業現代化實現生產供給,新型城鎮化暢通流通渠道,旅游全域化創造消費需求,最終達到拉動消費增長。由此可見,實施“三化”聯動可逐步實現“甘孜消費”向“消費甘孜”轉變。
把握農牧業現代化這個支撐
塑造“甘孜品牌”
從“生產”角度分析,我州實現農牧業現代化主要存在農業生產經營方式落后、缺乏新型農牧業經營主體、品牌缺乏市場競爭力等問題。
增強我州農畜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源頭上做大做強生產環節是關鍵。要切實優化投資環境,通過用地指標、財政補貼、稅收優惠、金融支持等優惠政策,大力引進扶持農牧企業參與到農牧業現代化建設中。要把專業合作組織建設,作為農牧業現代化建設的“牛鼻子”工程,加大培育種養專業大戶,大力支持現有龍頭加工企業擴大生產規模和能力,提升精深加工檔次和水平,鼓勵龍頭企業采取參股等合作方式,構建“公司+農(牧)戶+基地+市場”的新型經營體系。加大對農畜產品品牌的宣傳推介,積極組織企業參與市場拓展“三大活動”,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借助浙江東西扶貧協作、廣東對口援建等渠道,擴大我州特色農畜產品知名度、美譽度,大力推廣農超、農企、農貿、農餐對接模式,推行訂單種植,確保基地穩定增收。逐步形成覆蓋面廣、知名度高、管理規范、快捷高效的甘孜產品流通、營銷網絡體系,把甘孜建成一個“大賣場”。做大做強“圣潔甘孜”品牌,按“酒肉茶菌果藥水蔬糧油”十大類產品劃分,加快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等,推進農畜產品等級、計量、包裝、標識等標準化生產和經營管理。
筑牢新型城鎮化這個基礎
暢通“流通渠道”
從“流通”角度分析,我州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主要存在市場規劃滯后、商貿基礎設施落后、現代物流支撐乏力、信息化平臺建設嚴重不足等問題。
加快商貿流通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新型城鎮化,主要以健全流通體系和創新流通方式為重點,促進城鄉市場轉型升級,著力構建聯接城鄉、雙向促進、虛實融合的現代流通網絡體系和平臺生態圈。一是全力打造城鎮商圈。以建設特色商業街為主線,布局較大型商場、超市、專業市場為節點的商務業態。建設集商貿中心、農貿市場、知名餐館、品牌超市等為一體的商貿集鎮。二是健全完善農村市場。繼續做好對已建農家店的提檔升級,大力推進鄉鎮商貿綜合服務中心建設,形成以配送中心為骨干,鄉鎮綜合商貿中心、農家店為節點的流通網絡。三是加力發展電子商務。大力實施平臺戰略,通過招商引進省內外知名電商企業搭建平臺,重點打造特色食品、餐飲、旅游等本土優勢行業平臺,帶動全州傳統企業實現產業升級,促進“最康巴”品牌外銷。
圍繞旅游全域化這個引擎
實現“消費甘孜”
從“消費”角度分析,全州旅游產業發展主要存在旅游產品開發滯后、旅游資源整合差、缺乏組織引導和制度規范等問題。
要做好全域旅游這篇大文章,逐步實現“甘孜消費”向“消費甘孜”轉變,通過消費持續拉動經濟增長,帶動農牧民增收致富,主要把握好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鞏固節慶消費。充分利用中秋、國慶、各縣民族民俗節等節慶活動,聚集人氣,擴大需求,增加消費。二是推動旅游消費。實施全域旅游發展戰略,強力推動“商旅”融合發展,利用“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圣潔甘孜”等平臺,提升甘孜形象,展示甘孜魅力。圍繞“吃住行游購娛”及“商養學閑情奇”要素,在改善消費環境上下功夫,集中打造濃郁特色的民俗街和商業街。引導商務領域知名品牌提檔升級,實現農畜、旅游產品等大眾化消費。三是壯大信息消費。以“智慧甘孜”建設為契機,充分發揮市場作用,不斷增強信息消費內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