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州經信委主任何康軍
■ 楊琦 本網記者 宋志勇
按照今年我州提出的“統籌聯動、穩中求進、加快發展”工作基調,全州工業經濟以創新驅動統領全局,在提質增效上下功夫,力爭實現工業增加值51億元,同比增長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3億元,同比增長6%。為實現這一目標,記者日前采訪了州經信委主任何康軍。
記者: 2015年,全省經濟發展步入轉型升級、創新驅動新常態。我州如何在工業經濟發展中實現穩中求進,加快發展?如何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
何康軍:今年州經信委將緊緊圍繞“產業強州”戰略和“一優先、二有序、三加快”發展思路,積極適應和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特征,堅持以科學發展、平穩發展、生態發展為主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斷增強自我發展能力。
我們將立足資源優勢,突出產業特色,加快園區建設,扶持龍頭企業,優化產業布局,促進創新驅動,支持品牌創建,強化區域合作,構建多點多極工業支撐,保持工業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努力構建“2+4”的現代工業體系。力爭今年實現全部工業增加值51億元,同比增長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3億元,同比增長6%。
為實現今年確定的奮斗目標,一要切實抓好工業項目的推進,狠抓重點項目的建設,并加強對項目的督導,實現投產增效;二要加強竣工項目增量擴規,重視水電、礦產行業已投產項目對工業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三要保證存量實現穩定增長,抓好中藏藥業、農產品加工、新型建材等產業的穩產增效。
記者:大美甘孜,資源豐富,特別是農畜產品獨具特色,民族文化底蘊豐厚。我州如何將這些特色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
何康軍:我州的農產品加工、民族民間手工藝業特色突出,前景看好,但由于地理環境、經濟基礎等因素制約,目前總量不大、發展較慢。今年全州將加大特色產業的打造,不斷優化產業結構,進一步加快培育這些特色產業。
在農產品加工業方面,要在“建基地、育企業、出產品、跑市場、創品牌”上下足功夫,加大對特色旅游商品生產項目支持力度。力爭今年農產品加工業實現產值2.9億元,增長10%,其中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實現產值1.2億元,增長5%。
在民族民間手工藝業方面,要緊密結合全域旅游,加快特色旅游商品生產和研發,繼續加大對成長型企業的扶持,進一步拓展市場,提升產品知名度。今年力爭民族民間手工業增加值實現5600萬元,增長10%。
記者:中藏藥業作為我州的“六大支柱”產業之一,發展優勢明顯、潛力巨大。面對優勢資源,我州將如何進一步加快發展中藏藥業產業?
何康軍:近年來,全州中藏醫藥業得到了較快發展,項目建設有序推進,藥材種植初具規模,科研工作不斷跟進,藏醫服務明顯提高,但“缺市場、缺資源、缺技術、缺人員、缺資金”等問題仍制約著該產業發展速度。
今年,我州將按照“推進基地建設促一產,培育壯大企業抓二產,提升服務能力強三產”的原則,堅持“龍頭企業是主體,藥材種植是前提,以醫帶藥是基礎,科技研發是關鍵,標準制定是核心”的工作思路,積極構建中藏藥業原料生產、產品加工、商貿服務、科技支撐體系。通過發展,力爭今年中藏藥業將完成產值9億元,人工種植藥材面積達到1.5萬畝。
記者:推進工業集中、集聚、集約發展是現代工業的必然趨勢。我州提出努力構建“2+4”的現代工業體系,今年在產業園區發展方面將有哪些新的突破?
何康軍:工業集中、集聚、集約發展有利于降低成本和專業化分工協作,既能促進產業集聚發展,又能與第三產業互動發展。協調推進“飛地”園區和州內園區協調發展,是促進我州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近年來,我州圍繞全省產業園區布局和規劃,協調同步推進甘眉工業園業和州內園區建設,促進工業集聚、產業升級。
今年是全州的“執行落實年”,我州將加力推進甘眉工業園區、康瀘產業集中區等的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升園區承載能力,增強園區對企業的吸引力;抓好督導檢查,督促各產業園區項目早日開工、竣工、投運;督促全州各產業園區圍繞自身的產業定位,借助省、州、縣招商引資平臺,以重點項目和重點企業為對象,突出主導產業,實現成鏈招商,力爭今年全州產業園區實現工業產值7.2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