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聚焦甘孜 >> 瀏覽文章

“以病人為中心”

《甘孜日報》    2015年11月27日

——州人民醫院加強醫德醫風建設

多吉院長代表醫院接受來自廣州的肖女士贈送的錦旗。

醫院開展廉政講座。

醫院召開社會監督員座談會。

醫院專門用于免費接送白內障、包蟲病患者及家屬的民生專用車。

開展愛心慈善捐款。 
    ■ 州醫院 /
    “現在州人民醫院的服務還真是不錯,這不剛進醫院大門,就有導醫員來詢問我需要什么幫助。”剛掛完號的陳大爺對筆者說。
    近年來,州人民醫院堅持以病人為中心,加強醫德醫風建設,深入開展優質醫療服務,不斷加強內涵建設,著力推進醫療及護理質量全面上水平,努力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
    讓好門巴留在醫院
    “醫者仁心,一名合格的醫務工作者,不但要有精湛的醫術,面對患者還需要有親切的語言、和藹的態度、高度的責任感和高尚的醫學道德情操。作為醫院主管醫德醫風的部門,如何創新體制和機制加強醫德醫風建設、強化行風監督,讓好‘門巴’留在這里,讓留在這里的都變成好‘門巴’,是我們長期思考并不斷實踐的課題。”州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姜文君的一番話語道出了該院對醫德醫風的重視。
    長期以來,該院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不斷轉變服務理念,改變傳統坐等病人的思想,改進服務方式,積極主動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從文化、信仰、交通三個方面開展特色服務,滿足了農牧民患者文化和信仰的需求;多次舉辦藏語培訓班,提高了醫護人員藏語對話能力,加強醫患溝通,密切了與農牧民患者的關系;建立了藏漢雙語導醫服務中心,為語言不通的患者提供導醫導診服務;成立了中央運輸中心,使臨床醫護人員有更多的時間服務患者;自費購置了惠民項目交通車,免費接送白內障、包蟲病患者及家屬等。
    開門接受社會監督
    醫院制定了各種有效措施,進一步提升全院服務水平、改善就醫環境、端正服務態度、規范職業行為。完善醫德醫風百分量化考評制度,建立長效機制,嚴格督促檢查,強化責任追究,并結合醫德醫風量化考核,廣泛征集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及時了解診療過程中各個環節的服務現狀,做到隨時查、及時改、逐步提升。分期聘請了9名院外醫德醫風監督員,醫院賦予監督員職權是:有權隨時隨地檢查醫務人員的服務態度和服務質量;有權針對群眾反映的問題進行調查,并提出處罰意見;有權對醫院的滿意度進行測評,測評結果列入醫院綜合目標考核內容,并與經濟收益掛鉤。醫院每年定期召開醫德醫風監督員座談會,誠懇接受監督員的批評和建議,并積極整改。在各個服務窗口設置了窗口服務示范崗,公布了投訴中心電話,患者有什么困難和意見以及好的建議,能夠及時、方便地找到投訴中心,并能得到滿意的答復和解決。
    以“使病人康復是我們自身價值的最終體現”為導向,醫院設置了完善、有效的醫德醫風內外部監督體系。俗話說,“醫者父母心”,“德”字應為先。該院以開展行風建設“九不準”活動為載體,多種途徑、多種形式加強隊伍教育管理,增強以患者為中心的責任意識。公布醫德行為規范和舉報電話,對外公開了該院社會服務承諾項目、公開了醫務人員“九不準”醫德行為規范,并將病員在醫院應享受的權利公布于眾。同時,在病區、各醫療診室、各服務窗口設有意見本,公開設立舉報電話、32個意見箱,使醫務人員隨時接受群眾的監督。開展形式多樣的職業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按照《醫務人員道德規范》、《醫院文明用語細則》等要求,嚴格規范醫護行為,受到了患者的好評,患者滿意度不斷提高。
    增強醫院的凝聚力
    深入推行院務公開制度,修訂完善醫德醫風考評辦法,建立醫德醫風考評檔案,將考評結果與職稱晉升、調整工資、表彰先進掛起鉤來,進一步規范醫務人員診療行為,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改善醫療服務態度,優化醫療服務環境,端正醫德醫風,著力解決在醫德醫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樹立良好的行業形象,促進了醫院持續健康發展。為豐富職工文化、業余生活,醫院成立了有“甘孜州第二文工團”之稱的“天使羽翼”藝術團,通過開展各種活動,增強醫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通過全院醫務人員的共同努力,該院醫療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醫療環境進一步優化,醫患關系進一步和諧,醫療和護理質量進一步提高,真正收到了“醫務人員受教育、醫德醫風大改善、衛生形象再提升、人民群眾更滿意”的效果。醫院先后榮獲“全國醫藥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四川省三八紅旗集體”、“讓窗口更亮·讓服務更優”先進集體、“州級最佳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
     
    
 
  • 上一篇:成都高新區中和街道舉辦“府河心連心,漢藏一家親”文藝晚會
  • 下一篇:“信息強州”助推全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