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聚焦甘孜 >> 瀏覽文章

聆聽甘孜前行的腳步

《甘孜日報》    2015年12月31日

——十大關鍵詞勾勒2015

8月31日,州委十屆七次全會召開,對新時期我州扶貧攻堅工作進行總動員和總部署。

州委書記劉成鳴在瀘定縣冷磧鎮團結村與村民李啟衡親切交談。
    10月24日,州委副書記、州長益西達瓦在海螺溝舉行的川滇藏青交界地市(州)人民政府戰略合作簽約儀式上,與五位市(長)簽訂了合作協議。

集中銷毀收繳槍支。

“十一”黃金周期間,康定市木格措景區,游客正在有序排隊等待乘船。

 6月30日,丹巴縣丹東鄉的居民在家中高興地看著亮起的燈光。

丹巴甲居藏寨美如畫。
    就要和2015說道別,回望這一年,總有幾個詞,閃現在腦海。有一種未來叫“全面小康”,有一份責任叫“精準扶貧”,有一種創新叫“城鄉提升”,有一種共贏叫“開放合作”……
    一個個年度熱詞,在我們的記憶里,常常會浮現許多“溫馨”的畫面,這些畫面,讓我們感動和溫暖。更似生命航程的坐標,勾勒出我州與全國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發展路徑。
    一個個年度熱詞,猶如歷史長河中一個個明亮的坐標,匯聚成一幅精美的畫卷,見證了美麗生態和諧小康甘孜的集體記憶。

    ■ 本網記者 陳楊 肖宵
     全面小康
    這不僅是全國各地的熱詞,更是甘孜各族群眾關注的熱點。甘孜州要實現與全國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從根本上來說還是發展問題。“十三五”藍圖已經鋪就,“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正在貫徹落實到全州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領域全過程中。未來,改革發展的更多成果將惠及全州人民,人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將進一步增強,“全面小康”正在為“中國夢甘孜篇章”的實現,勾勒出更為清晰的愿景。
    精準扶貧
    民之疾苦,國之要事。今年8月31日,州委十屆七次全會召開,審議通過《中共甘孜州委關于集中力量打贏扶貧開發攻堅戰,確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這是對新時期我州扶貧攻堅工作進行總動員和總部署。全會的勝利召開,既為推進我州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制定了“時間表”和“路線圖”,更是對全州各族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9月,1360名第一書記背上行囊帶上組織的重托,奔赴全州1360個貧困村,與群眾面對面開展精準扶貧工作。如今,甘孜大地上,全州各族干部群眾用心用情開展扶貧攻堅工作,2020年,美麗生態和諧小康甘孜一定能建成。
    依法治州
    緝槍治爆、康定“十亂”整治……一個個依法治州的行動在甘孜大地有力實施和推進,全州各族群眾無不拍手稱好。而“法律七進”活動,“六五”普法更是走進了老百姓的生活。今年以來,我州嚴格按照中央“全面依法治國”戰略布局和省委“治蜀興川重在厲行法治”的總體要求,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和省委藏區工作會議精神,全面推進依法治藏,堅決做到“八個提升”,切實以良好的法治環境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產業富民
    圣潔甘孜,大美天成,甘孜已成為眾多游客一生之中至少去一次的圣地。我州稻城亞丁景區和海螺溝景區日接待游客不斷刷新紀錄,7月21日,稻城亞丁景區再次刷新紀錄,單日接待游客1.1萬人次。“十一”黃金周,亞丁景區限流、海螺溝景區限流……全州景區搭上全域旅游這趟快車,開始步入高速發展時期。鄉村旅游加快推進、“圣潔甘孜”品牌逐步樹立,鼓起了百姓腰包,“2015中國·甘孜環貢嘎山國際百里戶外運動挑戰賽”打造出的“萬年貢嘎百年賽事”享譽世界。2015年全州旅游人數預計達到105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04億元,較“十一五”末增幅分別達192.7%、324.8%,年均遞增達20.1%、29.4%,全域旅游已成為老百姓增收的重要渠道。不僅全域旅游,“高原現代特色生態農牧業”目標正加速前進,惠及農業、惠及農村。全州“兩江一河”干流大型水電站加快建設,全年預計實現新增水電裝機103萬千瓦。2015年全州礦產資源繼續得以有序開發,預計實現產值14.5億元。產業富民,讓全州小康之路更加堅定有力。
    交通先行
    今年12月,甘孜格薩爾機場正式獲國務院批準正式立項,今后甘孜縣到省城只需要一個小時,我州北部地區50萬各族群眾出行將更加便捷。未來我州將擁有康定機場、稻城亞丁機場和甘孜格薩爾機場。一個地市州同時擁有三個機場,這在全國也屬少見。雅康高速、雀兒山隧道正在全速建設,川藏鐵路正在加快推進……過去的2015年,老百姓感受最大的是交通基礎設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州委書記劉成鳴為我們勾勒出的“建設川西北區域性交通樞紐,構建進出通暢,鐵路公路機場齊上,路網順暢,四通八達,安全便捷的立體交通體系”交通格局,將為甘孜未來經濟社會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城鄉提升
    新型城鎮化,是推進經濟繁榮的重要標志城鄉提升,而城鄉一體化則揭示了城市與農村發展的本質和必然聯系。城鄉提升,就是要把城市和農村作為一個有機整體,促進城鄉生產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推動城鄉統籌協調和共同發展。這是我州發展全域旅游的重大舉措,是改善民生的有力抓手,是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有效途徑。在“做強縣城、做優鄉鎮、做美村寨”的總體目標引領下,一個東路康定—瀘定、南路理塘——稻城、北路甘孜為區域中心、各縣縣城為支撐、一批重點集鎮為節點的城鎮體系正在有序建設,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產業發展、居民收入同步增長、社會事業同步繁榮、社會保障更加健全的城鄉發展新格局正在形成。
    生態文明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環境就是民生,這個民生,一頭連著百姓生活質量,一頭連著社會和諧穩定,從改善民生的著力點看,生態文明正是民意所在。“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國家生態屏障區、國家綠色能源生產基地”,這是我州提出的生態文明建設方向,全州上下正朝著這個方向,著力優化國土開發格局、推進生態產業發展、控制資源開發對環境的影響、改善人居環境、完善體制機制,切實保障生態環境安全,不斷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格局,努力建設美麗生態甘孜。
    災后重建
    2014年11月22日 16時55分,康定市發生6.3級地震。今年4月,康定“11·22”災后重建集中安置點項目奠基儀式在康定縣塔公鎮奪拉嘎姆村舉行,康定“11·22”地震災后科學恢復重建正式拉開序幕。距離地震一年過后,392個災后恢復重建項目累計開工率達98.21%。全州城鄉住房恢復重建在建1182戶,完工808戶,累計開工率65.74%,完工率26.69%。如今,昔日的地震災區處處是一片繁忙的工地,災區群眾在黨委、政府的帶領下正凝心聚力開展災后重建。災區原野上拔地而起的幢幢新居,漸漸覆蓋大自然的傷口,在更高起點上重生的家園,必將綻放出更加奪目的光彩。
    開放合作
    10月23日,在川滇藏青四省六市(州)長第一次聯席會議上,州委副書記、州長益西達瓦與另外五位市(長)互相挽手相牽的照片讓人記憶深刻,標志著我州與毗鄰地區的合作正式步入了實質階段。12月18日,成都市與我州簽署對口幫扶、區域合作和共建成甘工業園區合作協議,這標志著我州又一個“飛地經濟”園區正式開建。同時,甘雅工業園區正在如期全力推進。我州還積極搭建對外開放平臺,舉辦了“廣州民營企業甘孜行”等系列投資促進活動,有力宣傳了甘孜,促進了交流。
    無電區通電
    6月30日,丹巴縣丹東鄉二道橋村通電,白玉縣河坡鄉生戈村接通大電網,年邁老人和學語幼童自同一時間擁有了光明的記憶。這標志著全州無電區群眾徹底告別了無電、缺電的歷史。自2012年起,一場前所未有的“電力大會戰”在甘孜藏區展開,從風景如畫的新都橋到“生命禁區”石渠縣,鐵塔銀線跨過雪山、草原,實現從電力“大動脈”到“毛細血管”的全覆蓋,為藏區跨越發展翻開新篇章。
    征途如虹,重任在肩。告別2015,迎來2016,我們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只要我們團結拼搏、奮發有為,全面小康的美好藍圖就會變為現實。 (圖片均由本網資料庫提供)
    
 
  • 上一篇:州科協積極做好困難群眾安全溫暖過冬工作
  • 下一篇:州法院內部廉政監督常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