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聚焦甘孜 >> 瀏覽文章

踏上新征程 開創新局面

《甘孜日報》    2016年01月04日

——今年我州經濟工作解讀 
    總體要求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省委十屆七次全會和省委經濟工作暨城市工作會精神,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認真落實州委十屆八次全會工作部署,大力實施扶貧攻堅、依法治州、產業富民、交通先行、城鄉提升、生態文明建設“六大戰略”,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堅持穩增長、惠民生,抓改革、促開放,保穩定、防風險,更加重視推進經濟加快發展,更加重視改善民生和促進和諧穩定,力爭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22億元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以上,地方公共財政收入增長7%以上,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10%以上、14%以上,努力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
    對我州新常態怎么看?
    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甘孜新常態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投資不可持續下的壓力。
    二是資源優勢支撐下的信心。
    三是經濟轉型發展下的機遇。
    四是“十二五”時期打下的基礎。
    我州新常態下怎么干?
    就是要按照州委“一個目標、兩個關鍵、三件大事、六大戰略”部署,緊緊圍繞制造“綠色消費”、創造“綠色業態”、實現“綠色增長”、推進“綠色發展”,務實推進脫貧攻堅,全力推進美麗生態和諧小康甘孜建設。具體來說,重點要把握好以下八個方面:
    一要把投資規模做大。
    二要把第三產業做強。
    三要把消費鏈條做長。
    四要把生態環境做美。
    五要把社會事業做優。
    六要把民生基礎做實。
    七要把改革開放做活。
    八要把社會秩序做好。
    基本路徑
    穩增長
    抓基礎項目建設。加快建設雅康高速、雀兒山隧道等續建項目,開工建設格薩爾機場、康定至新都橋高速公路康定過境試驗段等項目,加大通鄉通村公路建設力度;大力實施農網改造升級工程;開工建設道孚尼措、丹巴嘉絨水利工程;加大通訊基站建設;推進猴子巖、兩河口、蘇洼龍等30個大中型水電站建設,開工建設硬梁包、葉巴灘等電站;推進甲基卡、措拉鋰輝礦項目建設,努力打造中國鋰都。
    抓去庫存。拓寬礦產品銷售渠道,大力推進里伍公司上市;積極與成都、德陽、攀枝花對接,用好用活留存電量;出臺政策支持企業生產銷售,努力盤活現有工業產能。
    抓城鄉提升。把“做強縣城、做優鄉鎮、做美村寨”項目具體到點到位,加快省、州級示范鎮建設,大力推進幸福美麗新村建設。
    抓旅游業培育。完善重點景區和旅游沿線配套服務設施,推進稻城亞丁、海螺溝創5A和瀘定橋、甲居藏寨、木格措創4A工作,辦好中國(甘孜)國際山地旅游節、第九屆康巴文化藝術節、環貢嘎山百公里國際戶外挑戰賽等活動,力爭全年接待游客126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25億元。
    抓特色產業發展。加快發展高原現代特色生態農牧業,積極發展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養殖)大戶,著力培育和引進扶持一批農牧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和大戶,著力打響“圣潔甘孜”品牌;加快實施《藏羌彝文化產業走廊總體規劃》,推進格薩爾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加大藏藥合作研發力度,提升藏醫藥生產規模,加快藏醫藥產業化步伐;推進“兩個一百萬畝”建設,加快構建“山頂戴帽子、山腰掙票子、山下飽肚子”的立體生態格局。
    惠民生
    始終把扶貧攻堅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好各項措施落地落實,確保全年脫貧3.22萬人以上,“摘帽”貧困村281個以上。編制好以縣為主體、到村到戶的“五個一批”扶貧攻堅計劃實施方案,進一步完善扶貧攻堅十個專項方案,確保任務清、對策清。加強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發展,加強路、水、電、住房等民生基礎設施建設,著力補齊短板,不斷提升公共服務水平。逐戶制定增收計劃、就業計劃、搬遷計劃、托底計劃,確保幫扶措施精準到村到戶到人。加快推進康定、得榮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全面完成房屋維修加固和重建任務,不斷提高災區群眾生產生活水平。
    抓改革
    要強化問題導向,加強對現實問題的研究與思考,摸清真實情況,找準問題癥結,用改革創新的思路與辦法,破解影響發展的瓶頸制約。要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大力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國資國企、行政體制、財政體制、商事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創新,切實破除體制機制障礙。要充分發揮好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利用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商業模式來謀劃產業,推進“互聯網+”、“飛機+”的產業發展模式,以改革創新實現發展動力的轉換。要整合現有資源,設立提升城鄉建設、產業激勵扶持基金,不斷拓寬融資渠道。要樹立“適度負債”的理念,科學確定債券發行公司,募集更多的項目建設、產業發展資金。
    促開放
    要借助第十六屆西博會、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川商回鄉投資、康巴藝術節等平臺,積極推介優勢項目,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力爭形成儲備一批、簽約一批、開工一批、建成一批的投資格局。要抓好“飛地”經濟發展,加快成甘工業園區建設,促進甘眉工業園區步入新軌道;拓展廣東省和省內“7+20”的對口支援,爭取更多的項目資金支持;深化與周邊地區的合作,推動跨區域交通運輸大通道、區域旅游大環線、高原生態大屏障等領域合作。要著力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充分激發和調動社會各界和市場主體的積極性。要充分利用州內州外“兩種資源”、政府市場“兩只推手”、財政金融社會“三類資金”來共同推進經濟發展。
    保穩定
    要抓好反分裂斗爭,依法打擊各類危害國家安全和民族團結的行為,全力確保社會局勢持續穩定、長期穩定、全面穩定。要抓好依法治寺工作,扎實推進寺廟分類管理達標升級,深化重點寺廟綜合整治,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要抓好法治甘孜建設,大力推進法律“七進”活動,加強邊界糾紛、移民搬遷糾紛、拖欠農民工工資等涉穩隱患的排查,逐一化解消除,著力營造安定祥和的社會環境,切實為經濟發展、脫貧攻堅騰出更多的空間和時間。
    防風險
    要把防控化解各類經濟、社會和自然災害風險作為重點工作來抓,密切關注風險走勢,加大監測預警和協調處置力度。千方百計保持企業穩定,堅決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加強與金融機構的溝通,構建良好的政企銀合作機制,推動經濟金融共贏發展。健全資源開發、項目建設的風險評估機制,將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社會穩定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防范和化解生態、穩定風險。抓好安全生產,特別是道路交通、森林(草原)防火、消防和安全生產的監管,防范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加強地質災害和地震、洪澇、雪災等自然災害監測預警,健全應急救災機制,做好隊伍建設和物資儲備,有效防范和處置各類自然災害風險。
    務實舉措
    2016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扶貧攻堅的關鍵之年,今年我州經濟工作重點抓好以下六個方面:
    1、堅持以全域旅游為統領,著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思路:大力實施產業富民戰略,圍繞“一優先、二有序、三加快”產業發展思路,力爭完成產業項目投資221.7億元。
    舉措:
    做大做強旅游業。重點抓好旅游產業發展“七個一”工作,完成投資25.5億元。一要召開一次大會。二要創建一批A級景區。三要實施一批重點項目。四要打造一個重點節慶品牌。五要開通一批直飛航線。六要引進一批龍頭企業。七要出臺一批政策措施。全年力爭接待游客126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25億元。
    穩步推進電礦業。統籌處理好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和培養發展新興產業的關系,進一步穩定電礦生產,完成投資194.1億元。
    加快發展現代農牧業、文化產業和中藏藥業。突出綠色、有機、生態優勢,實施少而優、小而精的精品化、品牌化戰略,力爭現代農牧業、文化產業和中藏藥業完成投資2.2億元。
    2、千方百計抓投資,全力推動基礎設施建設
    思路:抓住國家和省支持的機遇,力爭實現基礎設施投資112.4億元。
    舉措:
    加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資80億元,大力實施交通先行戰略。
    加力電網基礎設施建設。投資10.4億元,加大電網建設力度,著力破解電力外送和電網入戶瓶頸。
    加快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投資12.5億元,實施農村安全飲水、小型農田水利、重點集鎮飲用水源保護區、防洪堤建設等項目。
    加速推進“智慧甘孜”建設。投資9.5億元,大力實施通信基礎設施及信息化建設三年攻堅實施方案,新建光纜1.3萬皮長公里、通信基站2256個,改造提升基站2356個,新增250個自然村通電話、1110個行政村通寬帶,出口帶寬達到120G,確保國道317、318沿線及主要交通干線、機場、3A級以上景區通信信號全覆蓋,為加快發展“互聯網+”新業態創造有利條件。
    3、著力提質增效,加快推動社會事業發展
    思路:堅持以補齊短板、提升質量為重點,力爭完成社會事業投資20億元。
    舉措:
    促進教育優先發展。投資11.7億元,抓好道孚教育集中辦學(二期)、石渠第二完全寄宿制小學(一期)、康北職校、康定藏文中學等學校和德格阿須等片區寄宿制學校建設,力爭啟動四川民族學院搬遷,啟動建設康北職校。擴容升級普通高中,加快學前教育普及進程,全面建設鄉(鎮)幼兒園,招(聘)鄉村幼兒教師800名。加強教育信息化建設,籌備好全國民族地區網絡教育工作會議,建成康巴網校,實現鄉中心及以上學校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
    加強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投資4.8億元,加快康北區域醫療服務中心、16個縣級綜合醫院和州、縣中藏醫院規范化建設;完成94個鄉(鎮)標準化衛生院、281個村級衛生室建設。強力推進以石渠為重點的包蟲病綜合防治攻堅戰,啟動包蟲病康復治療中心打捆建設項目和包蟲病治療研究所、動物包蟲病防控實驗室等項目建設。開展重點疾病集中遠程診療和教學試點,加快推進遠程會診制度化、遠程培訓常態化、“醫衛通”全民化。實施關愛農村母親行動計劃,加強結核病、婦女病、艾滋病等重大疾病查、防、控、治力度。
    著力推動文化事業發展。投資3.5億元,推進文化陣地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加快德格印經院申遺步伐,完成州民族體育館建設和康定北門體育場改造工作,加快推進州民族博物館布展、廣播臺電視業務用房等項目,啟動州公共文化服務中心和州廣電全媒體中心、登山戶外運動基地建設。
    4、盡心盡力改善民生,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幸福感
    思路:堅持民生優先的原則,明年民生支出不低于一般預算支出的50%。
    舉措:
    大力實施脫貧攻堅戰略。全面貫徹中央和省、州委的決策部署,著力在“六個精準”上下足功夫,按照“五個一批”要求,抓好10個專項扶貧方案的實施。務必實現2016年32275名貧困人口精準脫貧、281個貧困村“摘帽”。
    大力促進創業就業。投資5900萬元,加快人力資源市場及社會保障服務中心等建設。在全州18個縣組建勞務開發公司,加強創新創業園區(孵化基地)、創業指導專家隊伍和創業項目庫建設。認定65個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基地,促進500名大學生實現創業就業。加強農牧民技能培訓,擴大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規模。要牢固樹立“多一個人就業,家庭就多一份收入,社會就多一分穩定”的理念,堅持把公益性崗位就業作為貧困人口脫貧減貧的重要渠道,力爭開發牧區草場維護、城鄉社區公共管理等公益性崗位1500個。
    提高社會保障水平。投資20億元,全面建成干部職工周轉房4804套,加快殘疾人綜合服務和社會救助建設,推動房地產和農村住房投資,力爭建設保障性住房985套,改造棚戶區3674戶、農村危房4047戶,讓干部群眾“住上好房子”。加強社會福利體系建設,實施康南兒童福利院新建、州兒童福利院改擴建工程。城鎮基本養老保險覆蓋13.3萬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覆蓋38.4萬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實現州級統籌,城鎮居民“五險”新增擴面4.46萬人次,全力保住困難群眾的“糧袋子、菜籃子、火爐子”。
    又好又快抓好災后重建。投資17.9億元,加快康定奪拉呷姆學校、雅拉鄉中古村新村、應急避難場所等項目和8個集中安置點建設,實現康定地震災后恢復重建項目累計竣工352個。圓滿完成得榮地震和“4·20”蘆山地震受影響的瀘定、康定等災后恢復重建任務。
    5、推動綠色發展,努力建設美麗生態甘孜
    思路:實施生態文明建設戰略,努力創造良好的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讓甘孜的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空氣更清新,力爭完成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投資19.7億元。
    舉措:
    強化生態保護和建設。認真實施生態文明建設規劃,積極創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嚴格落實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制度。啟動實施“凈土工程”,出臺措施加大對國土污染有效監測、監管,建立農藥、化肥逐步退出機制,確保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實施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推進植樹造林,抓好國省干線等綠化工作。深入推進濕地、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等生態系統建設。出臺政策鼓勵創建生態縣、鄉、村,創建并命名一批生態縣、生態鄉、生態村。
    推進節約集約用地。投資1.5億元,深入開展土地和地質、地災整治專項行動。
    實施城鄉提升戰略。投資18.2億元,實施城市建設項目222個,加快推進城鎮道路、供水、排水、供暖系統建設。
    6、借智借力借資借市,不斷深化改革開放
    思路:堅持向改革要動力、向開放要活力,努力把投資環境做好、把改革開放做活,力爭招商引資110億元。
    舉措:
    抓好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推進招投標改革,加強異地遠程電子評標系統建設,制定評標專家自由裁量權清單。深化財政體制改革,繼續推進“全口徑”政府預算體系建設,大力推行政府購買服務,積極實施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加快國資國企改革,落實國企薪酬制度和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制定國企改革重組方案,做大做強州國投、文旅和能投公司。推進金融改革,推動實施城鄉居民住房地震保險工作,進一步完善金融組織體系。推進農業農村改革,加力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改革,探索農村土地(草地、林地)經營權規范有序流轉改革。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落實“先照后證”事中、事后監管和服務。
    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合作。重點抓好已簽訂的戰略合作協議的落實;大力發展“飛地經濟”,加快甘眉工業園區建設和招商工作,推進成甘、甘雅工業園區建設;抓好對口援建工作。要做好廣東對口支援工作,與珠三角、長三角建立合作機制,繼續深化省內“7+20”結對幫扶。
    做好招商引資工作。舉辦好“圣潔甘孜·走進上海”展演活動,組織參加十六屆西博會等活動。繼續開展“知名企業進甘孜”活動,推進小分隊招商,形成州、縣、部門聯動招商新格局。建立重點項目協調服務機制,做好項目跟蹤服務,力促一批大項目、好項目進州落地。
     
    
 
  • 上一篇:我州修訂重大行政決策規則
  • 下一篇:州農行反腐倡廉常抓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