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聚焦甘孜 >> 瀏覽文章

大筆如椽書巨變

《甘孜日報》    2016年01月12日

——我州電網建設“十二五”回眸


甘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明自強在檢查工作。

黨員服務隊走進藏族村民家里,介紹安全用電知識。

歡歌扎溪卡草原。
 
    五年是一個刻度,國網甘孜州電力有限責任公司(簡稱甘電公司)電網建設成果豐碩;五年是一個跨越,甘電公司又站上新的歷史起點。
    “十二五”期間,甘電公司努力奮斗,各項工作成效顯著,企業管理穩步推進,電力建設可圈可點,從來沒有哪個時期,甘電公司的電力事業發展如此迅速。
    甘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明自強說,“十二五”期間,公司圍繞“建設電力工程、造福一方百姓”的發展主線,每一步都力求想好、走對,拼盡全力打好決勝戰,實現既定目標。
    我州屬全國十二大水電基地之一。水能理論蘊藏量約5000萬千瓦,技術可開發量達4000萬千瓦以上。
    盡管資源豐富,但甘孜州在“十二五”期間還有20多萬農牧民仍然沒用上電,有的靠點酥油燈照明、燒牛糞取暖。在中央、四川省委省政府關懷下,國家電網公司投入巨資修建“新甘石”工程、“川藏聯網”工程、“電力天路”工程、無電地區電力建設工程,使甘孜州電力事業走上了發展快車道。
    “十二五”期間,甘孜電網投資巨大,包括建設500kV變電站5座、開關站1座、線路13條;220kV變電站5座、線路10條;110kV變電站19座、線路25條;35kV及以下變電站49座。建成以特高壓電網為龍頭,500kV超高壓電網為骨干,220kV及以下各級電網協調發展、覆蓋全州的堅強智能電網,真正使甘孜水電“送得出、落得下、用得上”。
    民族地區的經濟問題不單純是經濟問題,水電資源的開發也不僅僅是開發水電的問題,它既是經濟的,也是政治的問題。
    甘孜大規模建設電網,使甘孜電力建設插上騰飛的翅膀。
    藏區是怎樣亮的
    讓時間回溯到2009年9月21日,成都。時任四川省委書記劉奇葆約見原國家電網四川省電力公司總經理王抒祥時,提出希望“點亮石渠”的初步設想。
    是點亮石渠,還是點亮藏區?
    2009年12月4日,北京城已是寒氣襲人,而在北京四川大廈的一間會議室里卻是熱氣騰騰。在北京出差的劉奇葆在這里會見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劉振亞一行,商量“點亮石渠”的大計,雙方形成共識: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點亮石渠的構想,變成了“點亮藏區”的藍圖。
    綜合考慮,一錘定音:“點亮石渠”變成“點亮藏區”,選擇“新都橋至甘孜至石渠”聯網方案。這個工程,簡稱“新甘石”工程。
    2011年11月4日下午5點半,時任省委書記劉奇葆、省長蔣巨峰和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劉振亞出席四川藏區電網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在國家電網四川電力公司的主會場,他們按下啟動開工的球形按鈕,下達開工指令。
    石渠這個蟄伏在一個空曠的草灘上、巴顏喀拉山腳下的高原小城,多年來,由于電力嚴重不足,給廣大干部群眾的生產、生活帶來了許多不便,因為經常停電,每當夜幕降臨時,街上行人稀少,各家商鋪早早關門;全縣人民日復一日地遠望著茫茫的草原,并忍受著迎面而來的冷風和一片漆黑的空曠與荒涼。
    “新甘石”工程投入運行后,大大提高了電網供電可靠性,扎溪卡草原明珠被“電”點亮了。每天早晨,當陽光照進新建的陽光暖棚時,石渠縣尼呷鎮城關二村居民擁措,將家里的花草澆好水就開電腦尋找招聘信息,這個年青的藏族女孩從甘孜衛校畢業后,一直想考護士,但由于信息不暢,前幾年只參加過一次考試,現在通電了,不僅可以看電視了解政策,還可以上網尋找招聘信息;起塢鄉格拖村多吉澤登一說起村里新建好的35KV變電站就滔滔不絕:“變電站建成了,我們以后用電就方便多了,能過‘不見炊煙起,但聞飯菜香’的城里人生活啦!”
    “現在電力穩定了,我們今后不用再擔心停電了,隨時都可以看到精彩的電視節目。春節回家過年吧!”石渠縣老牧民達西一家坐在電視機前觀看跨年晚會。接到遠在廣州的大兒子打來的電話時,達西眉開眼笑地對兒子說。
    通電后,越來越來多的人開始發掘商機。劉一家從遂寧來到石渠,投資近20萬元在新建的環城路旁開了一家水暖器材店,他看準了出現的商機:有了電,越來越多的居民開始安裝地熱,對太陽能熱水器、水暖等設施需求很大。湖南常德老板汪元平考察甘肅、青海等地區后,投資300多萬元將其第一個超市開在石渠縣。
    架起空中高速路
    1950年4月,10萬軍民挺進川藏邊地,開始了歷時19年的艱苦奮戰。一條翻過二郎山、雀兒山等14座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險峻高山,跨越大渡河、金沙江等洶涌湍急江河的大通道——川藏公路,于1969年建成通車,大大促進了康藏經濟建設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對于康藏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都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這條路被藏族同胞譽為“雪域天路”。74年后,又一批肩負使命的開拓者來到川藏交界處,奉獻智慧,揮灑汗水,修建“雪域新天路”,把康巴和西藏緊緊相連,這就是“川藏聯網”工程。
    這項動態投資約66.3億元的重大工程是繼青藏聯網工程之后又一項穿越高寒、高海拔地區的重大輸變電工程,于2013年8月21日在巴塘奠基。
    “川藏聯網”工程投運儀式在2014年11月20日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在京出席儀式并宣布工程投運。
    2014年底,甘孜州18個縣城與四川主網相聯,2015年全面完成規劃的“電力天路”工程項目,建成以超高壓為骨干電網,220千伏、110千伏及以下為延伸,覆蓋全州的統一、協調的區域藏區電網,實現甘孜州水電“送得出、落得下”。
    點亮藏區幸福路
    在甘孜州,除了川藏聯網工程外, “電力天路”、無電地區電力建設工程在2014年轟轟烈烈展開。
    甘孜州“電力天路”工程及無電地區電力建設項目總投資約186.79億元,其中35kV及以上電網項目共101項,無電地區電力建設總投資38.8億元,涉及200個鄉、791個村,擬解決18.86萬人用電問題,實現人人有電用,基本結束甘孜州“無電人口”的歷史。
    按照“送得出、落得下、點得亮”的總體目標,甘電公司結合甘孜州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結合全州“民生工程”,及時完成“十二五”電網規劃和項目滾動修編工作,全面啟動110千伏及以上電網建設項目的前期工作,打好攻堅仗。
    2015年6月30日,甘孜州丹巴縣丹東鄉二道橋村,甘孜州最后一家無電戶家里傳來陣陣笑聲,這天他們徹底告別了沒有“長明燈”的歷史,這標志著電力人圓滿完成了無電人口通電任務。
    在“新甘石”聯網工程、“川藏聯網”工程、“電力天路”工程支撐下,而今甘孜州無電地區電力建設工程猶如人體毛細血管,伸向軀體每一個需要供血的器官。
    光芒萬丈照高原
    甘孜藏區15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在很長的歷史時期里,只有18個縣城所在地,才有一些市井的風貌。縣城之外或者依舊是古樸的原野,或者依舊是阡陌相連的莊稼地。
    投資30多億元的“新甘石”工程、投資180億元的“電力天路”工程、投資60多億元的“川藏聯網”工程以及無電地區電力工程先后在2012年至2015年建成投運。隨著一條條銀線穿過高山,隨著一個個變電站屹立高原,隨著一個個村寨放出光明,高原大地到處都如火紅的太陽懸掛在天空上,投射出無比絢爛的光芒。
    甘孜州的東部、北部、南部,在農村、牧區,在草原、雪山,已經串聯起一條條“光明天路”,將現代文明的種子撒向遼闊的高原土地。
    電力工程建設給高原大地帶來了什么變化?甘孜縣副縣長張鵬軍說:新甘石通電后,甘孜縣落地經濟項目超25億元,還有約60億元簽約項目將逐步落地。
    不僅僅是投資,“電力天路”工程還極大地豐富了甘孜縣的社會文化生活。在打造康北電網和交通樞紐的過程中,甘孜縣正成為康北商貿物流、教育、醫療等區域中心。
    第一個文化館、第一個體育館、第一個紅綠燈……甘孜縣的變化隨處可見。
    從行政區劃管理的角度來說,甘孜州18個縣的縣城所在地就是一個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但從人口、城鎮規模來看,卻無法與經濟發達地區的縣城相比,甚至不能與那些地方的一個鄉場集鎮相比。
    通電后,除了18個縣城之外,終于出現了一批有街、有市的小集鎮。這些充滿了經濟活力的小鎮,迅速聚集了從四面八方涌來的人力、財力、物力,形成了商貿活躍,旅游業興旺,尤其是服務產業快速發展的勢頭,出現一派繁榮昌盛的局面。更難能可貴的是,這些新生的小鎮在保持民族文化傳統的同時,緊隨時代發展的步伐,對周邊的輻射影響作用日益增強。
    康定縣新都橋鎮,就是一座新興高原小集鎮。這里高樓不斷拔地而起,道路變得寬闊筆直,商鋪林立,車水馬龍。在新都橋周圍鄉村的農牧民眼里,新都橋是他們很愿意去花錢的“購物天堂”,是他們很樂意前去休閑的熱鬧場所。
    電網建設再上新臺階
    “十二五”期間,甘電公司已為甘孜州城鄉大地架設出了一條條電力“血脈”。在服務藏區發展中,甘電員工用堅定的信念,堅韌的脊梁,在甘孜藏區建設出了一張堅強的國家電網,用真情和汗水促進甘孜州跨越發展和長治久安。
    國網甘孜供電公司近年來榮獲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四川省電力公司農電員工崗位知識和技能競賽優秀組織獎”、“四川省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四川省最佳文明單位”、“四川省電力公司模范職工之家”等多項殊榮。
    榮譽屬于過去。電網建設要上新臺階,何以實現?答案在“十三五”規劃中能夠找到。在“十二五”全州電網建設取得突出成績的基礎上,省公司按照國家電網公司“統一規劃、統一標準、遠近結合、適度超前”原則,認真開展甘孜電網“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一是做好特高壓和500千伏電網規劃工作。“十三五”期間,預計投資近千億元,新增1000千伏巴塘、甘孜、德格等變電站及對應的500千伏電網配套工程;爭取±800千伏金上至吉安、雅中至華中兩項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工程及一批涉及甘孜水電送出的特高壓項目進入國家電網公司規劃庫,從而解決甘孜州水電送出瓶頸問題。二是著力解決甘孜州內220千伏、110千伏骨干電網完善工作。三是全力做好35千伏、10千伏及以下配網建設工作。
    為此,甘電公司將積極實施電力發展新戰略,立足藏區,積極進取,為建設美麗生態和諧小康甘孜貢獻力量。
    “挑戰是巨大的,但對于甘電人而言,我們將在堅持中前行、在謀劃中發展、在擔當中升華,承擔應盡的使命與責任。”甘電公司黨委書記劉友志如是說。
    數說十二五
    電網結構
    500kV :
    變電站:7座 容量850萬千伏安
    開關站:1座
    線路:13條 1479.144km
    220kV:
    變電站 7座 152.3萬千伏安
    開關站:1座
    線路:16條 1017.509km
    110kV:
    變電站 31座 容量121.5萬千伏安
    線路:31條 1608.739km
    35kV:
    變電站 126座 容量 61.181萬千伏安
    線路:177條 3913.453km
    電網投資
    2011年固定資產投資40272萬元。其中大中型電網12400萬元,獨立二次1466萬元,災后重建7570萬元,農網升級改造8020萬元,無電地區10016萬元,小型基建620萬元。
    2012年固定資產投資35.3億元。其中大中型電網30.92億元,獨立二次1316萬元,縣城電網2009萬元,農網升級改造5200萬元,無電地區14687萬元,零星購置224.9萬元,小型基建560萬元,信息及營銷專項投資70萬元。特別是甘孜州“新甘石”聯網工程總投資為30.46億元。
    2013年固定資產投資84.62億元。其中大中型電網57.49億元,獨立二次1467萬元,農網升級改造9100萬元,無電地區26億元,技術改造125.14萬元,零星購置347.82萬元,小型基建30萬元,信息及營銷專項267.9萬元。特別是“川藏聯網”工程甘孜部分投資為30.4億元。
    2014年固定資產投資97.57億元。其中大中型電網81.21億元,獨立二次598萬元,控股縣城配網357.68萬元,農村配網10885.45萬元,其他配網16108萬元,農網升級改造3105萬元,無電地區13億元,技術改造878.8萬元,零星購置419.3萬元,小型基建945萬元,信息及營銷專項267.9萬元。特別是“川藏聯網”工程投資為47.29億元。
    2015年固定資產投資13.7億元。其中大中型電網76462.28萬元,獨立二次231萬元,控股縣配網1396萬元,農網升級改造50439萬元,技術改造339.8萬元,零購1902萬元,小型基建3388萬元,營銷專項2793.91萬元。
     
    
  • 上一篇:筑巢引得鳳凰棲
  • 下一篇:開篇謀局繪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