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聚焦甘孜 >> 瀏覽文章

擊鼓奮進創輝煌

《甘孜日報》    2016年01月14日

——為甘孜州工商局“十二五”工作點贊

州委常委、農工委主任楊凱頒發我州首張“三證合一、一照一碼”營業執照。

州政府副州長何飚為我州首次推行“一窗受理 , 三證統發”頒證。

省工商局領導頒發首張“先照后證”營業執照。

王益西吉村向結對村授牌。

丁淑娟與結對親戚一起分享快樂。

實地檢查知名商標申報企業。

檢查食品添加劑整治工作。

開展“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宣傳。

開展“珍愛親情遠離傳銷”宣傳。 
    感言
    州工商局黨組書記  王益西吉村
    州工商局局長  丁淑娟
    回顧過去的五年,甘孜工商直面職能調整和機構改革的挑戰,肩負起了包括推進工商登記制度便利化在內的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建設重任。五年來,我們始終秉持銳意改革的理念,大膽探索、勇于創新,推動了甘孜工商事業穩步發展;我們始終堅持把服務發展作為首要任務,全心全意、履職盡責,為全州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保駕護航;我們始終倡導厚積薄發的精神,苦練內功、眾志成城,為甘孜工商事業發展立下新功。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甘孜工商將大力弘揚“忠誠、為民、團結、創新”的甘孜工商精神,以服務發展、創新監管、強化維權為核心,堅持強化“四種意識”:增強機遇意識。工商部門在服務改革發展中擔任著重要的使命,我們將認清形勢、不辱使命,忠實履行自己的職責,堅決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各項任務;增強創新意識。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已進入“深水區”,許多“暗礁”正逐步被“爆破”,我們將勇于突破、先行先試,發揮職能職責,充分釋放改革紅利;增強大局意識。我們將自覺把工商工作放到地方黨委政府全局工作中去思考、去謀劃,胸懷大局、積極作為,在工作實踐中為工商行政管理事業找準定位、厘清職責、創造實績;增強法治意識。我們將依法履職,努力營造好寬松平等的準入環境、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為深化改革、促進發展充分發揮職能作用。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甘孜州工商局全體干部職工將在思想上、行動上自覺與州委、州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堅持強化“四種意識”,我們堅信在州委、州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經過全局職工的不懈努力,工商各項工作一定會邁上新臺階,創出新水平。
    數說十二五
    5年來,新登記內資企業407戶,比2010年底內資企業總數增長45.9%,新登記私營企業1864戶,比2010年底私營企業總數增長近2.9倍,新登記農民專業合作社1077戶,比2010年底農民專業合作社增長近13.2倍,新登記個體工商戶13244戶,是2010年底個體工商戶總數的1.8倍。全州各類市場主體擁有有效注冊商標達1446件,比2010年底前有效注冊商標總量增長2倍,新申請商標注冊1000余件。共查處各類經濟違法案件1897件,受理消費者申訴、舉報881件,辦結率為100%,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89.63萬元。
    回眸十二五
    “十二五”期間,甘孜州工商局把工商工作置于經濟調整轉型的大背景下去思考、定位和部署,充分發揮工商行政管理在推動甘孜州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職能作用,全力打造“市場主體培育的工商窗口便捷服務、‘紅盾春雷行動’為抓手的行政執法體系、受理消費者申訴舉報的12315消費維權”三個品牌,取得了顯著業績,譜寫了甘孜工商事業全面、科學、健康發展的新篇章。五年來,先后榮獲了全國工商系統2011年度誠信市場創建活動先進單位、“四川禁毒二十年”先進集體、四川省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全州第四次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2014年旅游工作先進單位、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服務先進單位一等獎等榮譽。
    展望十三五
    “甘孜工商展宏圖、擊鼓奮進創輝煌”,甘孜州工商局將搶抓千載難逢的歷史性機遇,在“十三五”期間,緊緊結合地方工作實際,以服務發展、創新監管、強化維權為核心,繼續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強化服務、主動作為,不斷提升工商行政管理的工作能力,為助推甘孜州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點贊之一 深化改革
    登記制度改革紅利初顯
    作為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先鋒官”,深化改革的“先行官”,甘孜工商搶抓改革發展先機,先行先試,成為全省四個“先照后證”試點單位之一,為創造寬松投資創業環境,激發了各類市場主體活力起到積極的作用。我州“先照后證”改革試點實施以來,全州新增市場主體數量呈現出“井噴式”增長。據統計,“先照后證”實施一年來,我州新登記市場主體7310戶,同比增長78%;其中企業1066戶,個體戶6875戶,農專社414戶,分別增長了86.4%、79.3%和50.5%;注冊資本共71.9億元,同比增長62.8%。我州新登記市場主體數量增速位列全省第一。新增的市場主體為我州提供了2萬余人的就業機會。改革猶如春風般催生了我州經濟發展的內在活力,特別是民間投資熱情空前高漲,私營企業增長明顯,工商登記制度改革紅利在我州初顯成效。
    點贊之二 服務發展
    切實培優培強市場主體
    “十二五”期間,甘孜工商堅持政策扶持與優質服務相結合,縱深推進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工作,落實了“三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放寬了市場主體準入門檻、建立了后續市場監管機制、搭建信用信息公示平臺,開展網上登記服務,為市場主體發展創造寬松的政策環境,促進市場主體數量與質量雙提升。5年來,新登記內資企業407戶,比2010年底內資企業總數增長45.9%,新登記私營企業1864戶,比2010年底私營企業總數增長近2.9倍,新登記農民專業合作社1077戶,比2010年底農民專業合作社增長近13.2倍,新登記個體工商戶13244戶,是2010年底個體工商戶總數的1.8倍。
    點贊之三 品牌興州
    促進特色產品做優增量
    甘孜工商堅持以打造區域品牌為重點,力求注冊商標總量持續增長。據不完全統計,“十二五”期間,全州各類市場主體擁有有效注冊商標達1446件,比2010年底前有效注冊商標總量增長2倍;培育推薦“雪域俄色”、“大鍋莊”、“HK圖形”、“金珠”等四件商標申請認定省著名商標,比2010年底前省著名商標件數增長4倍。五年來,全州新申請商標注冊1000余件。其中農副產品商標464件,被國家商標局核準注冊地理標志原產地證明商標4件。按照州委、州政府深入實施品牌戰略的部署,該局牽頭開展了“圣潔甘孜”公用品牌申報工作并持續推進。
    點贊之四 市場監管
    有力有效維護市場秩序
    甘孜州工商局以“維護市場秩序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為己任,加大對與老百姓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合同格式條款、農資、建材、成品油等流通領域的商品質量和戶外廣告整治規范力度,嚴厲打擊危害消費安全違法行為,收到了較好的成效。五年來,共查處各類經濟違法案件1897件。從2013年起,全州工商系統開展格式條款評審工作,集中審查銀行、電信企業提供的合同協議62份,條款2100余條,審查出涉嫌不公平條款85條。連續三年重拳出擊成品油市場,共抽檢205批次各類成品油,立案查處銷售不合格成品油案34件,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1380余萬元。連續三年開展“紅盾春雷行動”, 立足工商管理和市場監管的職能職責,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努力營造活而有序的市場環境。五年來,全州工商系統以解決民生、民安、民利問題為重點,先后組織開展了黑網吧清理、校園周邊環境整治、紅盾護農、建材質量抽檢、打擊非法傳銷等70多項整治行動,有力地維護了我州市場競爭秩序。
    點贊之五 消費維權
    又好又快調處消費糾紛
    為貫徹落實州委、州政府提出的全域旅游發展戰略部署,甘孜州工商局建立了我州旅游市場消費維權快速反應機制,重點圍繞國道317、318線的旅游大通道和“兩環一區,以及各縣特色旅游景點的旅游市場,開展旅游市場消費維權工作,實現了方便、務實、快捷、高效的執法新格局,給力“旅游全域化”。2014年,海螺溝分局開展的“海螺溝某飯店與張某等的消費糾紛”案例被四川省矛盾糾紛大調解辦公室評選為“優秀案例”,副局長李盛被評為2015年度“四川消費維權最美人物”。目前,全州共有消費維權站點363個,5年來共受理消費者申訴、舉報881件,辦結率為100%,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89.63萬元。
    點贊之六 隊伍建設
    提升依法行政保障能力
    甘孜工商主動融入全州作風建設大局,通過加強干部思想、組織、紀律、作風和能力建設,鍛造出了一支務實清廉敢于擔當的工商隊伍。五年來,甘孜工商結合四川工商“257”戰略的實施,以法治工商建設、“三嚴三實”、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等為抓手,通過制度規范隊伍建設,干部職工的群眾意識明顯提升,一批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行政公信力不斷提升。“十二五”期間,州工商局在實施“257”戰略“兩年強基礎、五年上臺階”階段,共投入1895萬元用于加強全州工商系統基礎設施建設,其中,投入資金1720萬元用于基層縣局綜合樓、辦公樓和工商所建設;投入資金175萬對25個工商所進行規范化建設。2015年,甘孜州工商局及時理順了取消垂管后體制機制,進一步抓好隊伍教育培訓,著力提升隊伍依法行政能力,保障各項工作迅速步入正軌并實現創新發展。
    新年——
    新思路 新舉措

    工作措施一
    繼續深入推進商事登記制度改革
    創造準入的寬松創業條件
    嚴格堅持“法無禁止即可為”的準入條件,營造寬松的準入創業條件,壯大市場主體數量。貫徹落實州政府“1+8”文件精神,深入推進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和“先照后證”試點改革。在試行的基礎上,進一步修訂完善各類方案,為全省特別是民族地區開展商事登記制度改革提供可借鑒經驗。促進商事制度改革向縱深推進,陸續開展電子營業執照、全程電子化登記改革試點和“互聯網+”市場服務與監管,全面推行信用監管新模式,大力加強“放、管、扶”三結合,為市場經濟的繁榮與發展創造優良的營商環境。
    工作措施二
    主動提供高效優質的行政指導
    營造舒適的市場主體發展條件
    緊緊圍繞我州“1236“發展思路及“一優先、二有序、三加快”的產業發展思路,全力服務高原特色農牧業、現代服務業,深入企業進行指導。充分發揮動產抵押、股權出質、商標質押等登記職能,牽線搭橋搭建融資平臺,破解融資難題;積極開展商標培育工作,通過申請注冊地理標志商標的形式助推我州特色產業發展;積極開展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指導工作和精準扶貧工作,服務農牧區經濟發展;加強對國有制企業改革、招商引資項目等重點項目的聯系和指導;積極鼓勵淘寶、微商等新興業態,大力扶持電子商務。
    工作措施三
    建立與改革匹配的市場監管體系
    營造公正的市場主體競爭條件
    立足市場監管,上下聯動全面推進競爭執法工作,開展紅盾春雷2016專項行動,加強藥品、食品廣告專項整治,非法集資、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打擊傳銷和變相傳銷等專項整治。將信用監管作為傳統監管方式的完善和提升,以工商登記數據為基礎、后續監管部門的相關信息數據共享為手段、以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公示平臺為依托,發揮信用約束在市場監管中的核心作用,形成“一處違法、處處受限”的“嚴管”局面。結合“全域旅游”戰略,以“網漁式”監管工作法,嚴厲打擊假冒偽劣、合同欺詐、非法經營等行為,扎實推進旅游市場專項整治,不斷提升網絡市場交易監管能力。
    工作措施四
    全力推進消費維權體系建設
    開啟我州消費維權新常態
    推進消費維權體系建設,繼續加大消費維權快速反應機制建設力度,發揮12315平臺作用,及時化解消費糾紛。著眼“轉理念、轉態度、轉質量”,著力“升技術手段、升暢通擴面、升群眾滿意”的消費維權“三轉三升”標準,開啟消費維權新常態。強化州、縣(市)跨區域、跨部門聯合維權,建立和完善全州職責明確、統一協調、指揮調度、分流轉辦、調處反饋、首辦(問)責任等機制,加大督查督辦和問責力度,確保我州每一件投訴在第一時間快速受理、及時化解、妥善處置。最終,構建政府主導、部門聯動,以及社會組織、消費者、經營主體共同參與的消費維權體系。
    (文圖由州工商局提供)
     
    
  • 上一篇:謳歌輝煌成就 凝聚奮進力量
  • 下一篇:州商務局全力保障成品油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