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州“十二五”期中藏藥產業發展回眸

瀘定中藏藥產業園區。

何康軍(左一)在藥材基地參觀。

佐塔研制。

專家為藥農支招。

藏醫制劑室。

專家查看藥材種植情況。
“中藏醫藥是集文化、醫療、保健等為一體的綜合產業,其包容性、復合性為產業融合發展提供了重要基礎,具有融合發展的廣闊空間。”州經信委主任、中藏醫藥產業辦主任何康軍認為,當前,甘孜州在推動中藏醫藥產業發展中,把重點放于推動中藏醫藥產業與文化產業、旅游產業和康復保健業之間的深度融合。
當前,全國醫藥、保健品市場規模近2萬億元。但藏醫藥行業整體效益卻不高,藏藥生產企業僅100家左右,產品不足1000種,年產值僅27億元,占全國醫藥體系總產值的0.15%左右。
我州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對州中藏醫藥產業定位重新評估和再認識,藏醫藥從業人員渴求發展的熱情正在逐步凝聚,產業發展正面臨著極為有利的外部條件:“中藏醫藥產業是一項帶動面廣、輻射性強、產業鏈長、附加值高,是集一、二、三產業為一體的朝陽產業。只有找準著力點,才可能重點突破,盡快推動發展的進程。”
感言
州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
州中藏藥產業辦主任
何康軍
“十二五”期,州委、政府將中藏藥業作為“六大支柱產業”加快發展。面對我州中藏藥業龍頭企業少、帶動作用差,市場主體小、產業程度低,資金投入少、統籌協調差,統一標準難、品牌打造少,專業人才缺、研發能力弱,基地建設慢、種植規模小的現實問題,充分分析我州中藏藥資源豐富,開發利用率較低;藏醫文化歷史悠久,傳承創新能力較弱;產業發展面臨機遇,基礎建設欠賬較多;中藏藥業加力推進,產業化程度較差的發展形勢。州政府組織相關部門、州縣藏醫院及醫藥企業學習借鑒“寧、隴、青”三省區優惠政策推動、藏醫服務促動、藥材基地驅動、龍頭企業帶動、服務平臺聯動的中藏醫藥業工作經驗,提出我州“龍頭企業是主體,藥材種植是前提,以醫帶藥是基礎,科技研發是關鍵,標準制定是核心,人才培養是動力”中藏藥業發展工作思路,依托企業帶產業,扶持一批龍頭企業,依靠企業培育市場,實現中藏醫藥業產業化;依托藥材建基地,加快藥材種植基地建設,保障原藥材的供應,推進中藏藥材種植規模化;依托名醫推藏藥,提升醫院服務能力,整合制劑室建設,推進中藏醫藥服務集約化;依托院校搞研發,加快藏藥新產品的開發和試制,研制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藥品、藥劑,推進藏藥研發現代化;依托標準強品牌,制定標準、規范流程,積極申報準字號、健字號,實現中藏藥業品牌化;依托培訓抓人才,加強師承培訓、訂單定向培養,積極引進人才,實現藏醫人才專業化。
數說“十二五”
全州現有中藏藥企業14家,已獲得《藥品生產許可證》的生產企業4家,保健品生產企業2家,藥材野生撫育和人工種植企業50余家,藥用動物養殖企業1家,流通貿易企業及個體戶300余家,種植藥材面積2.5萬畝,“十二五”期實現最高實現年總產值20.26億元(2013年),其中一產藥材種植和采集5.75億元、二產藥品加工6.81億元、三產藥品銷售和藏醫服務7.7億元。
三年攻堅在行動
州委、州政府于2013年出臺了《甘孜州關于加快中藏醫藥產業發展的意見》和《甘孜州中藏醫藥產業發展2013—2015年實施方案》,有力推進我州中藏藥業發展。
——摸清家底,擬定發展措施。藥辦成員單位赴各縣,深入了解我州醫藥企業、藥材種植、州縣藏醫院制劑室建設等情況,督促指導各縣中藏醫藥產業發展,并編制出臺了《甘孜州中藏藥資源分析報告》《甘孜州地產藥材種植生態栽培技術》《甘孜州中藏藥材種植統籌推進方案》《甘孜州藏藥制劑室發展指導意見》等。
——組建協會,加大人才培養。成立了甘孜州藏醫藥協會和藏醫藥專家咨詢委員會,聘任21名省州藥學和藏醫專家咨詢委員,制定《甘孜州常用藏藥制劑質量標準指導手冊》,規范藏藥制劑管理、改進完善生產工藝、把控藏藥制劑質量、對藏藥制劑892個批準文號進行梳理,將其規范為336個品種。組織州內外藏醫院30余人進行為期38天的佐塔煉制培訓,選拔10名鄉鎮衛生院藏醫骨干到德格縣白埡鄉阿池診所跟師學習,組織了200名進行師承考試。
——整合資源,加大資金投入。近三年,全州農口資金、科技資金、扶貧資金、中藏藥產業發展共計投入1億多元用于中藏藥材種植、藥品生產、藥品研發等,為確保項目資金發揮更大作用,對近三年支持項目進行督促檢查,并提出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對支持范圍、支持原則、支持對象、支持標準及申報程序和監督管理進行明確。
——強力推介,拓展市場空間。組織州縣藏醫院和醫藥企業參加西博會、寧夏銀川全國民族醫藥博覽會和“2015·中國青海玉樹國際冬蟲夏草暨藏醫藥展交會”共有260種優勢中藏藥產品參展,發放各類宣傳資料10000余份,推介項目20余個,接受咨詢2000余人次,免費義診200余人。
——協調配合,優化發展環境。州政府多次召集經信、衛計、藥監、發改、科技、州藏醫院和瀘定縣政府等部門就“然降多吉膠囊”合作、瀘定金珠藥業園建設的相關事宜進行了會商討論,省藥監局同意瀘定中藏藥產業園生產線GMP認證延期一年,組織金珠公司和州藏醫院赴廣東省對接醫藥企業,就瀘定金珠中藏藥產業園和然降多吉膠囊合作進行招商洽談。揚子江集團等企業愿意與我州就中藏藥開發合作進行深入探討。
康北、康南各縣紛紛結合各自優勢全力推進中藏藥產業發展,為甘孜全域在“十三五”期間取得中藏藥業發展重大突破夯實基礎。
康北片區,德格縣“三舉措”加力發展中藏藥業,縣財政借支300余萬元給縣藏醫院,實現波棱瓜、大黃、藏木香種植面積達700余畝,宗薩中藏醫藥產業園建設,目前已完成5000平方米制劑室、中藥飲片廠廠房建設,正進行設備安裝調試,2000畝藥材種植進入規劃和試種階段;白玉縣中藏藥業實現產業布局、藥材種植、研發工作、人才培養“四新突破”;色達縣加快推進飲片廠建設;爐霍縣“抓領導重視、抓政策推動、抓產品研發、抓品牌創建、抓基地建設”“五措施”推進中藏藥業發展。
康南片區,鄉城縣加快推進800平方米藏醫院制劑室標準化建設和400畝藥材種植基地規范化建設;巴塘縣大力發展酸石榴種植,規劃到2020年種植面積達2000畝;理塘縣開展了高海拔瑪咖種植7000畝,并成功試種高原瀕危藥材10余種;得榮縣全力提升藏醫服務,并逐步向云南發展藏醫藥業務;稻城縣與全域旅游融合,規劃藏藥浴等康養業發展;雅江縣結合氣候條件,大力推進黃芪、秦芄、羌活種植達700畝。
五年發展見成效
——藥材種植初具規模。全州人工種植川貝母、波棱瓜、大黃、秦艽、瑪咖等藥材面積達2萬畝,人工種植佛手柑8000畝、變俄色茶樹6萬畝、沙棘3萬畝。
康東片區藥材種植率先走上規模化,康定前溪鄉樓上村全體村民集體籌資種植林下天麻1000畝、時濟鄉時濟村與企業合作種植重樓、石斛等藥材近3000畝、東俄洛中藥材種植園1000余畝;種植探索科學化,州農科所在八美農試場藥材種源基地50畝,入園品種50余種;種植進入標準化,康定市舍聯鄉干溝村中藥材種植合作社建立了100畝標準化重樓種植基地;種植激情持久化,瀘定高原生物科技公司10余年從事中藥材種植研究和摸索。
康定恩威高原藥材野生撫育基地公司采取公司主導的種植模式開展以川貝母、大黃、羌活等為主的中藏藥材人工種植。主要開發品種為川貝母、冬蟲夏草和羌活。基地總面積3000畝,目前已進入規模發展期。基地將進一步改進育種、育苗技術,和擴大種源、種苗繁育基地,爭取5年內實現種源基地300畝、種苗基地10萬平方米、年產種苗200噸,可推廣面積2000畝,年產商品200噸,產值2個億。
——藥品加工有序推進。集藥品加工、產品研發、物流倉儲為一體的瀘定金珠藥業園一期工程完成建設,4條生產線設備安裝調試。爐霍雪域俄色公司完成4條生產線和4500平方米的研發中心主體建設。德格宗薩藏醫院完成5000平方米標準化制劑室、中藥飲片廠和保健食品廠廠房的建設。州藏醫院完成海螺溝建設“中國南派藏醫藥傳承與創新基地”項目概念性規劃等前期工作。色達金馬飲片廠完成廠房建設,并取得飲片生產許可證,通過GMP認證。
德格縣宗薩藏醫院是一所傳統藏醫診療和藏藥制劑配售相結合的民間藏醫院。該院有執業藏醫師5名,長期跟師學徒30人;常年配制藏藥制劑208種,其中130余種為州內常用制劑品種,15-20種是師承驗方,年產藏藥120噸,年產值約2500萬元。目前,該院正在加緊規范藏藥制劑室建設,擬申報其相關資質。
“我院當前正全力打造南派藏醫藥產業園區,實現藏藥制劑‘五個突破’,從而加快中藏醫藥產業發展,進一步傳承中藏醫藥文化。”甘孜州藏醫藥研究所副研究員、德格縣藏醫學會副會長、宗薩藏醫院院長洛熱彭措說。
據洛熱彭措介紹,德格宗薩藏醫藥產業園項目已被納入甘孜州中藏醫藥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現有固定客戶五省藏區400多家藏醫院,在五省藏區建有門診10余個;宗薩藏醫院現已完成5000平方米制劑室生產車間和宗薩中藥飲片生產車間的建設工程,預計年產藏藥制劑150噸。中藥飲片100噸;宗薩藏醫院引進國際先進制藥設備和檢驗設備進行藏藥制劑生產、檢測,聘請省內大醫藥企業的專業管理隊伍進行制劑中心生產管理,組建博士團隊進行市場營銷;該藏醫院將藏藥制劑生產、藏醫藥文化旅游、藏醫藥康養業有機結合進行產業園建設。
“近年來,全社會對中藏醫藥的認識度不斷提升,科研院所也加大研發力度,一大批中藏醫藥產品不斷問世,解除了病人痛苦。甘孜有那么多的藏藥資源,我們有信心將藏醫發揚光大,惠及更多百姓。”洛熱彭措對甘孜本土的藏醫產業格外看好。
——科研工作不斷跟進。州縣藏醫院先后收集整理藏醫藥古籍文獻200余部,藏藥“佐塔”中汞的安全性研究獲得省政府科技進步三等獎。雪域俄色公司開發出了2個系列、4大類、35個產品,并通過“QS”“綠色”“有機”和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認證及變葉海棠藥用標準評審,藥品“康珠甘露”膠囊進入研究階段。州藏醫院養生保健酒“藥王御液”上市。色達金馬藥業公司的“紐瑪顆粒飲料”取得QS認證。白玉縣藏醫院“胃舒膠囊”新藥進入藥品臨床前試驗,“芫根含片”取得藥品GMP認證。
——品牌打造逐步加力。全州提交中藏藥專利申請44件,其中發明專利27件。藏藥“然降多吉膠囊”獲得國藥準字,成為四川省首個藏藥國藥準字號。康定金珠獲得四川省知名商標。“八味獐芽菜丸”“六味能消丸”“石榴健胃丸”“五味金色丸”等藏藥品種正在注冊審核中。爐霍縣全力打造“雪域俄色”品牌,向國家食藥監局提交了霍爾古藏茶降糖膠囊等“食品健字號”申請,雪域俄色茶獲得四川省著名商標。
——藏醫服務明顯提高。州藏醫院開展了臨床療效驗證、診療技術和診療方法的創新研究及藏藥浴,甘孜縣中藏醫院開設了骨傷科和中醫康復理療,德格縣藏醫院治療心腦血管和肝膽疾病有獨特療效,白玉縣中藏醫院開設了藏醫內科、外科、婦科和放射、彩超、檢驗等輔助科室,爐霍縣中藏醫院開設了藏醫內科、風濕病專科、胃腸病專科和康復理療科。65%以上鄉鎮衛生院、40%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藏醫藥服務,基層中藏醫藥服務量為28%。州藏醫院等7家藏醫院獲得《醫療機構制劑許可證》,藏藥制劑批準文號892個,藏藥品種337個,年產量200余噸,現正開展制劑標準提升工程。白玉、色達、石渠、鄉城、德格、州藏醫院和德格宗薩藏醫院完成了新版GMP標準化制劑室建設。
德格縣藏醫院完成一個南派藏醫藥展示中心建設,展示中心面積800余平方米,內收藏藏醫藥書籍500余冊、藏醫藥古籍120余冊、唐卡100幅、教學解剖圖100幅、藥材標本300余種等;完成一個制劑室標準化建設,建筑面積1500平方米,購置設備460余萬元,生產品種260個,年產量約8噸;完成一個門診大樓改造,按照突現藏醫文化特色,建設成“藏式花園文明庭院”和藏文化宣傳走廊,開設特色門診;完成一個藏藥浴中心設計,規劃面積500平方米,裝修裝飾體現藏式風格。
產業發展群眾得實惠
豐富的資源,不僅讓中藏醫藥產業成為甘孜州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也讓廣大農牧民群眾從中獲得巨大經濟效益。
每年五六月,理塘縣格薩爾王紀念廣場野生藥材交易十分火爆。理塘縣人仁青多吉回憶道,在海拔5000余米的高山上挖取珍貴藥材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他們一家往往是三兄弟齊上陣,早早準備好御寒衣物、高壓鍋、帳篷棉被等生活必需品,因為挖藥材的時間一般會持續一個月左右。
仁青多吉告訴筆者,他們一家運氣好的時候依靠挖野生珍貴藥材,一年可以有十幾二十萬元的收入。依靠這些收入,仁青多吉一家也早已修好了小洋房、買了越野車。
不過,對于現在的仁青多吉來說,每年上山去挖野生藥材已屬“副業”了,他依托前幾年挖野生藥材賺取的幾十萬元,開始了自己種植中藏藥材的事業。“這邊海拔高,以前田里種不出東西,后來州農科所的專家向我們介紹種植中藏藥材,我想到挖野生藥材也不是長久之計,便開始嘗試藥材種植,現在規模比較大了,一年有好幾十萬元的收入了。”
去年8月,大片大片的藏藥波棱瓜掛滿瀘定縣興隆鎮毛家寨村,四處顯示出一片豐收的喜悅。
“過去,村民們種植的主要還是玉米和土豆,一年收入不到2000元。自從普及波棱瓜種植以后,我們搭建起了波棱瓜種植基地,村民的種植積極性高漲,家家戶戶的收入年年增加。”村民楊建康笑逐顏開。
“波棱瓜籽可以入藥,農戶種植波棱瓜不愁銷路,經濟效益十分強大。”瀘定高原生物科技開發中心總經理劉代品告訴筆者。波棱瓜是許多藏藥公司的主要生產原料,需求量十分巨大。自從基地建立以來,半高山村莊的200多農戶加入到種植的行列,種植面積逐步擴大到1200余畝,僅慶豐村的產值就達80余萬元,不少村民借此走上了“小康路”。
發展的最終目標就是增加群眾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我州,像這樣依托種植中藏藥材而走上致富路的藏民不少。我州充分依托中藏藥材帶來的經濟效益,利用好優勢資源。抓好中藏醫藥產業發展,就是抓好民生的體現。
民生的改善,讓甘孜更加堅定了發展中藏醫藥產業的信心和決心。州委、州政府看到中藏醫藥產業發展是群眾致富增收的重要渠道,是實現全面小康之路的現實選擇。
科學謀劃“十三五”
即將到來的“十三五”,我州將按照“做大一產,推進藥材種植,規范基地建設;做強二產,擴大制劑規模,推進飲片生產;做優三產,拓展康養產業,挖掘藏醫文化”的總體思路,堅持“農藥、旅藥、養藥、醫藥”四個結合,走規范化、企業化、市場化道路,堅持“企業主導,政府推動;傳承創新,辯證統一;藏醫藥持續發展;重點突破,輻射帶動;產業互動,共同推進;資源保護,協調發展”的原則,抓落實,強化專項督查;抓指導,強化技術培訓;抓投入,強化資金扶持;抓配套,強化要素保障;抓合作,強化招商引資;抓平臺,強化宣傳推介。依托企業帶產業,實現中藏醫藥業產業化;依托藥材建基地,實現中藏藥材種植規模化;依托名醫推藏藥,實現中藏醫藥服務集約化;依托院校搞研發,實現藏藥研發現代化;依托標準強品牌,實現中藏藥業品牌化;依托培訓抓人才;實現藏醫人才專業化。藥材種植達5萬畝,確定3-5個GAP基地選點工作,中藏醫藥業實現產值20億元,力爭達到30億元。
(文圖均由州中藏藥產業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