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聚焦甘孜 >> 瀏覽文章

甘孜:科技進藏區 花開香沃野

本站原創    2016年02月04日

    ■楊琦 張萍
   “甘孜州是我省集中連片扶貧重點地區之一,是生態農業、特色農業和現代農業加快發展地區,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難點地區。”省委常委、省委農村工作委員會主任李昌平表示,少數民族地區農業要加快發展,離不開高新技術引領帶動,必須大力推廣先進實用技術,走現代農業的發展路子。
    從2008年開始,省農科院與甘孜州開展了兩輪“院州”科技合作,多年來,經過院州專家團隊緊密合作與不懈努力,在新品種選育、新技術研發、良繁體系建設、成果轉化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有效促進了甘孜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發展。
   “今年羊肚菌長勢好,估計畝產在300公斤以上。”在康定市前溪鄉趕羊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羊肚菌種植示范基地,基地負責人何欣權喜滋滋地告訴記者,“今年基地200畝羊肚菌預計總產量能達到60000公斤,不愁銷路,又是一個豐收年,我是嘗到了科技致富的甜頭了。”
    何欣權是甘孜農民受益于“科技進藏區”、“院州”農業科技合作的一個代表。
    近年來,甘孜州先后組織實施了農業科技發展年、“四川省農業科技進藏區行動”等一系列科技助農增收活動,在全州范圍廣泛開展了農業科技“大培訓、大示范、大推廣”三大行動,全州農業生產連續九年保持高位增長,實現“九連增”,有力地促進了藏區農業跨越發展。
    據甘孜州農科所所長楊開俊介紹,“院州”農科合作7年來,甘孜食用菌人工栽培從無到有、蔬菜外銷基地建設從無到有、高原油菜從少到多;青稞高產創新與成果轉化躍至全國領先;高產玉米創西南地區新紀錄;馬鈴薯全程機械化應用全省率先示范;油菜間套復種全面推廣總產增加了3倍;羊肚菌刷新人類大田栽培高產紀錄;合作項目區農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千里沃野,綠地藏金,科技之花正盛放在康巴雪域高原。
   精心指導 務實合作注重實效
    2015年4月,在省農業廳組織的對康定羊肚菌高產攻關田(10畝)進行現場測產中,康定高產攻關田平均畝產508公斤,創人類大田栽培羊肚菌單產新紀錄。
    康定羊肚菌的高產,是甘孜“院州”合作結出的一枚碩果。
    “精心指導,務實合作,注重實效是‘院州’合作秉持的理念。”甘孜州農科所副所長羅孝貴告訴記者,為促進農業科研成果推廣項目的順利實施,甘孜州和省農科院在學術上互相交流,在資源信息上共享,共同致力推動“院州”農業科技合作見成效。
    打通科技下鄉“最后一公里”,科技培訓在農民中間,現場指導到田間地頭。院、州選派出多名專家多次深入項目實施區調研指導工作,為發展相關領域產業“把脈問診”,增強了甘孜選擇發展優勢特色產業的針對性。
    與此同時,甘孜課題組也派出多人次分別參加國際馬鈴薯、國家食用菌、甜櫻桃等產業創新團隊的研討、培訓。并組織甘孜專家組成員參觀全省馬鈴薯、食用菌、農業科技園區等科研、產業基地,對各縣農業技術人員進行了知識更新培訓,有效拓展了科研人員的視野,提高了科技人員的業務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
   “甘孜‘院州’農業科技合作啟動實施以來,省農科院和州政府密切溝通,科學選定合作項目,每年召開座談會對合作項目推進情況進行總結和交流,確保了‘院州’農業科技合作項目順利推進。”甘孜州委常委、州委農工委主任楊凱透露,“院州”合作的第二個階段中,5年時間里實施了16個合作項目,包括第一輪的食用菌產業開發等6個合作項目、第二輪的突破性青稞新品種選育等10個合作項目等。
    周密實施 科技成果轉化碩果累累
    一路合作,一路探索,一路歌。
    從2008年開始,甘孜和省農科院開展“院州”農業科技合作七年來,通過深入開展農牧業科技大推廣、大培訓、大示范活動,加大良種推廣、農技推廣和農機推廣,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農業科技含量不斷提升,農業科技推廣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有效解決了長期困擾全州現代農業發展的瓶頸,在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過程中,探索出了“科技+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科技創新推廣和成果轉化路子。
    ——加快了農業科技創新推廣和成果轉化的步伐,提升了農業科技含量,尤其在農作物育種攻關和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目前,全州完成地膜覆蓋栽培10萬畝,測土配方施肥80萬畝(次),綠色植保防控19.5萬畝(次),全州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42.56%,糧食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2.8%。
    ——加快了特色農業產業的發展步伐,特別是在食用菌生態栽培、甜櫻桃、釀酒葡萄種植、地產中藏藥材人工馴化硏與推廣等方面成效明顯。通過農業科技合作,全州青稞新品種推廣35萬畝、最高單產突破362公斤;馬鈴薯新品種推廣26萬畝、最高單產突破4300公斤。建立了食用菌、名貴中藥材等特色產業合作社21個,合作項目實現產值3.25億元,助農增收2.4億元。
    ——提高了農業科技研發水平,在全州掀起了依靠科技發展現代農業的熱潮。通過合作,青稞育種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脫毒馬鈴薯推廣單產成倍增長,玉米單產居全省第二位;成功舉辦中國首屆松茸高峰論壇;雅江縣被評為“中國松茸之鄉”;科研成果先后榮獲州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6項;中藥材、食用菌分別獲得國家專利。
    ——探索出了科技助農增收的新路子,實現科研、推廣、生產的有機結合,為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現代農業提供了科技支撐。在全州集成示范推廣了一批主導品種、主推技術、適用機械。開展了食用菌、特色水果、中藏藥材、青稞等優勢特色資源技術集成攻關項目25個,育成審定了青稞、馬鈴薯、玉米等6個新品種。多個研究項目獲得甘孜州科技進步獎。
    ——為整合人才資源搭建了平臺。通過扎實開展“技術走基層”和“科技結對認親”活動,全州農業科技入戶率達到90%以上。通過引智借腦,有效彌補了科技力量不足的“短板”,帶動了農業科技人員的業務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培養了一批州屬農業科技人才,為全州農業特色產業發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 上一篇: 我州部署“兩節”期間旅游安全工作
  • 下一篇: 一名高原士兵的生命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