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劉小兵 四川新聞網)說起鍋莊大家一定不陌生,但是這樣的鍋莊你一定沒見過 !因為這是用手指表演的一種鍋莊,目前僅在甘孜州白玉縣境內發現這一文化現象。8月11日,白玉縣非遺項目重大發現——傳統“手指鍋莊 ”發布會在康定市舉行,4名傳承人現身康定 。中國舞蹈博物館研究員王卓瑪,省藝術研究院音樂舞蹈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非遺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省舞蹈家協會、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楊莉教授,資深媒體人、藏學專家向巴多吉,白玉縣相關負責人、60余家新聞媒體出席發布會。
非遺普查發現獨特舞步 手指上也能跳鍋莊
白玉縣2015年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時,發現康巴藏區獨特的舞蹈形式——“手指鍋莊”。為進一步調研《手指鍋莊》的歷史沿襲及獨特性,該縣邀請國內具有權威性的專家學者進行實地考察。證實“手指鍋莊”為白玉縣獨有的,僅存于白玉縣境內,經普查,掌握“手指鍋莊”的民間藝人有4人,舞蹈基本步伐組合8種,曲目120余首。真可謂“藏族鍋莊的密碼,活態的舞譜記載”。
白玉“手指鍋莊”的發現,其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對研究康巴鍋莊文化的起源,傳承保護、教學、編創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保護和深遠意義。經專家學者證實,截止目前整個藏區僅白玉境內發現手指鍋莊這一文化現象,由此,“手指鍋莊”是康巴鍋莊的根脈,白玉縣是康巴地區鍋莊的發源地之一。
起源于沙馬王朝 身體跳不動用手指代替
據傳,“手指鍋莊”的傳承已達上千年;在康巴地區最早的沙馬王朝時期,每當重大節慶時候,土司要求群眾連續跳一天一夜的鍋莊, 因舞者體力不支,故土司準許借用手指來表現鍋莊。這樣既適合老年藝人傳授,又能使老年舞者參與到各種節慶活動中。讓熱愛鍋莊的舞者 ,可以克服場地受限、氣候因素等情況,在篝火旁、藏桌上、勞作小憩時即興表演,把酒言歡。
新聞發布會上透露,作為康巴地區唯一擁有“手指鍋莊”的地方,白玉縣早在2015年舉辦的首屆中國康巴原生態鍋莊節中,已經提供平臺通過傳承教學,用以老帶新、以老帶少等社會教學方式,讓更多老百姓了解了“手指鍋莊”。未來,白玉縣將把“手指鍋莊”納入社會教學、 職業教學中,同時作為一些學校的健身操,并通過民間協會等方式大力推廣、傳承“手指鍋莊”。
四名傳承人現場表演 如白鳥之王飛翔在天空
“手指鍋莊”是以右手食指、中指為表現載體,輔以唱詞相結合的鍋莊表演形式的舞蹈;以跺卓提勒、跺卓白瑪達吉等8個舞步作為白玉鍋莊的基礎表現手法,所有的舞蹈都圍繞這8個基本舞步來編創。
四位男性傳承人現身在新聞發布會現場表演“手指鍋莊”,他們頭戴蓮花生大師法冠形狀的頭飾,身穿大師披風顏色的氆氌。衣袖寬大得可以舞出白鳥之王飛翔在天空的感覺。燈籠褲是按照雄鷹的大腿設計,也是吉祥八寶中勝利幢的外形,鞋是十全十美鞋,有九層鞋底,九 色彩虹環繞,可以鎮壓三域。腰懸十種礦物合鑄的天雷寶劍,戰無不勝。背上背的是護身嘎烏,能保佑出入平安。
隨后,四位傳承人口中唱起“手指鍋莊”專門的詞曲,手指隨著歌聲翩然起舞。他們現場跳出了三種不同的基本舞步,兩只手指就像人的兩條腿,看起來很像是人跳舞的剪影。四位傳承人統一的手指舞步,展示出奔放與凝重持穩為一體的舞蹈風格,舞姿給人以嚴謹統一的感 受。為了表現白鳥之王飛翔在天空的感覺,四位傳承人又表演了另外兩種不同的舞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