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聚焦甘孜 >> 瀏覽文章

在康巴藏區體驗中國“速度”

《甘孜日報》    2016年09月22日

 “文化中國•海外華文媒體”四川藏區行采訪團走進甘孜
    本網訊(記者 唐闖 文/圖)9月18至9月21日,由國務院僑辦組織、在省僑辦及我州外事辦的積極支持與配合下,來自美國、英國、法國、西班牙、意大利、西澳大利亞、新西蘭、泰國、阿聯酋等13個國家的海外華文媒體一行29人,從康定出發、經由雅江、理塘、最后到達稻城。
    在前往稻城的路上,采訪團發現,川A、渝B、粵B、貴A等各色牌照的車輛在各個觀景點隨處可見。13個國家的華文媒體代表表示,沒想到自己并不是捷足先登的人。甘孜藏區的吸引力的確很大,發展速度也很驚人,此次四天的甘孜之行,大家充分體驗到了藏區魅力。
    康定縣呷巴鄉正在打造木雅景區,結合旅游業發展,依托合作社,通過入股分紅的方式,傳統的牧民變成了股民,坐在家里直接數錢。一部分牧民直接在景區務工,掙的錢只多不少。對此,采訪團成員紛紛對這種發展理念點贊。《西班牙聯合時報》總編李翔龍認為,在木雅景區,他充分感受到甘孜藏區上下一心一意奔小康的信心和決心。
    在雅江縣,采訪團成員來到呷拉鄉教育集中區。呷拉鄉寄宿制學校整潔、美麗、安靜,在這里,他們了解到國家和省州縣政府投入了大量資金,在甘孜藏區修建及完善當地教育設施條件,并針對當地實際,大力發展片區寄宿制學校,以滿足當地農牧群眾子女日益增長的就學讀書愿望。美國洛杉磯環球東方電臺、環球東方衛視的蘇雋杰表示,即使在美國,也很少有如此辦學規模及軟硬件設施的小學校園。他為甘孜藏區教育事業的發展,及政府對當地教育的重視程度感到由衷的敬佩。
    在理塘縣,采訪團參觀了長青春科爾寺。隨后,采訪團來到該縣甲洼鄉圣地農莊,參觀生態種養殖及“互聯網+高原有機農業”基地。當地依托種養殖基地及休閑觀光基地,通過土地流轉和落實扶貧政策,幫助該鄉貧困農牧民人均增加收入近2.5萬元至4萬元的舉動,令采訪團直觀深刻體驗到國家對藏區的重視。
    離開甘孜州前,采訪團成員留下幾句肺腑之言:甘孜藏區的現代化程度、生態旅游發展的理念及諸多務實措施、各民族和諧共存,齊心協力奔小康的現實,遠遠超出想象。作為海外華人,作為海外華文媒體,感到十分自豪和驕傲。我們有責任將自己在藏區的所見所感,真實地傳遞到海外,讓更多的人了解甘孜藏區的發展和變化。
     
    
  • 上一篇:中秋小長假我州旅游市場火爆
  • 下一篇:太陽谷里的領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