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局辦)我州本著“直接變間接、分散變集中、資金變基金”的原則,從五個方面著手,進一步轉變財政支持產業發展方式,吸引撬動更多的金融資本、社會資本投入產業發展,增強財政支持經濟發展的主動性、精準性、實效性。
一是設立產業發展投資引導基金。采取注入資本金、參股投資、控股投資、跟進投資、參與定向增發或優先股、并購、子基金等不同的股權投資形式以及其他直接債權投入、融資擔保等方式設立產業發展投資引導基金。投資基金各出資方按照“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原則,明確約定收益處理和虧損負擔方式。
二是完善融資擔保體系。增資注入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州級財政籌集資金分年增資注入中小企業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增強擔保企業提升扶貧攻堅融資擔保服務能力。出資入股省級再擔保公司,依托省級再擔保公司,建立市場化的風險分散和分擔機制,降低并適度分散我州擔保機構的擔保風險。注資設立農村融資信用擔保基金,州縣財政對以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成立的鄉鎮農村產業信用協會,可根據其家庭保證金到位情況、運行管理和信用情況分年注資,共同出資設立鄉鎮農村融資信用擔保基金,以不盈利為前提,為會員信貸提供擔保和分險。建立扶貧特殊貸款分險基金,對貧困縣給予一次性專項財政補助,用于支持縣(市)政府建立“返鄉創業就業貸款分險基金”等,對金融機構發放扶貧特殊貸款發生的損失按照一定比例給予分擔。
三是加大金融機構獎補。一是通過定向費用補貼、固定資產貸款獎補、支農支小貸款增量獎補、精準扶貧貸款獎補、基金投資項目貸款獎補等,激勵增加定向貸款。二是通過新增客戶首貸獎補、金融專項債券獎補、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貼等方式,促進擴大信貸增量。三是對在基礎金融服務薄弱地區新設營業網點、提供定時定點服務、新設服務站點、布放ATM機具(含CRS機)和發展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點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和保險機構,按標準給予一次性定額補助,提高金融機構參與產業發展的積極性。
四是設立中小企業貸款應急轉貸資金。州級財政出資設立中小企業貸款應急轉貸資金,資金按照政府引導、企業自愿、市場化運作的原則進行管理和動作,以進一步降低企業轉貸成本和風險。
五是完善績效激勵政策。對績效優良的部分產業項目采取事中或事后的財政貼息、先建后補、以獎代補等方式予以支持。州、縣財政主要采取貸款貼息方式,重點支持“六大產業”中具有市場發展潛力、營銷能力顯著、稅源持續穩定、就業帶動能力較強的企業或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