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州華康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的產業富民之路
華康進出口公司松茸加工點。
“去年,我們一家人都在合作社務工,收入16000元,土地流轉收入6700多元,共計22000余元。”一走進康定市前溪鄉趕羊村,村民李洪英便高興地對記者講述著一家人脫貧致富的故事。據李洪英介紹,2009 年,州華康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對康定市前溪鄉趕羊村300余畝土地進行了為期30年的流轉,牽頭成立了康定市趕羊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后,帶動了趕羊村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現在村里的每一戶村民在整村發展食用菌產業中走上增收致富路。
趕羊村只是華康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引領周邊地區老百姓脫貧致富的一個縮影。
■記者 張嗥 見習記者 劉婭靈 文/圖
砥礪奮進
爭創民營企業典范
2001年,在我州大多數人對農副產品還沒有完全概念時,州華康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了。公司主營松茸、野生菌、青稞等高原土特產品和牦牛、藏香豬等種養殖、收購、加工、銷售及進出口貿易。從成立初至今,華康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始終堅持自己的發展思路,注重品牌效應,先后獲得了“四川省農業產業化經營重點龍頭企業”“產業化扶貧先進企業”“甘孜州助農增收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通過這些年的努力,公司正在日益壯大,經營模式也在逐漸變化,但是我們公司以企業發展促進農牧民群眾脫貧增收的發展思路沒有變,爭創民營企業典范的決心沒有變。”董事長葉茂康在談到公司發展時說。
正如葉茂康所說,2003年公司實現了全州出口創匯零的突破,2008年在康定注冊成立了康定青藏谷地農牧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組建了外銷團隊、電子商務及產品研發和出口產品加工基地。現目前,華康公司已取得相關認證資格,已研發出食用菌系列、牦牛肉系列等30余個特色產品。與日韓、歐美等國內外客戶建立了長期穩定的貿易合作關系,累計創匯4000多萬美元,自己出口率達60%以上,結匯率為100%,納稅3000余萬元。而公司的不斷壯大也帶動了康定、雅江、道孚等10余個縣(市)的農牧民群眾增收。
重社會效益
走產業富民之路
“企業要有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這是葉董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公司員工小譚說。
據了解,我州擁有較為優渥的林地資源,但因受限于資金和技術問題,農牧業經濟發展較為滯后,農牧民增收困難較大。為了讓農牧民實現增收,華康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投入雄厚的資金和技術,與未開發的土地和純天然的農產品,二者無縫合作便創造出了經濟增長點。為盤活農村閑置土地,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該公司大力發展“公司+合作社+農戶”經營模式,一改過去農戶小而散、缺資金、缺技術、缺品牌、銷售難的格局,促農增收。目前和趕羊村村民李洪英一樣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經營模式增收的農牧民已覆蓋公司開發的所有地區。
“公司的發展離不開政府和當地老百姓的支持,我們現在有了一定規模,但是我們永遠都不會忘記回報社會。”葉茂康表示。
據了解,由于今年我州雨水充沛,松茸增產,銷售受到一定影響。公司主動以高于市場價10-20元/斤的價格,大量收購松茸原料,有效緩解了群眾售賣困難、增收困難的問題。
公司的產業富民舉措并不僅限于“讓利于民”等小舉措,宏觀發展思路才是助力產業富民的治標之策。公司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走“以企業發展促進農牧民群眾脫貧增收”的道路。針對農畜產品季節性強,銷售渠道狹窄的實際情況,公司年均投入2000余萬元,收購牦牛肉原料300余噸、松茸原料50余噸,帶動4000余牦牛養殖戶及牦牛肉經銷商等相關產業人員增收致富,年均持續增收5000元以上,輻射了康定、雅江、道孚等10余個縣市的農牧民群眾,解決農產品銷售難題。
延長產業鏈不僅能提高產品的經濟附加值,提高產業的經濟效益,還能為附近群眾創造就業崗位。因此,該公司成立深加工基地,陸續建成真空冷凍干燥、牦牛肉制品、食用菌等生產線路,解決140余人就業問題,使附近農牧民能就近“照顧到老小,發展好牲畜”的同時,增收400多萬元。
勇擔責任
攜眾走康莊大道
在企業自身發展和促進群眾增收的同時,公司強化帶動作用,協助解決本地品牌推廣難題,促進我州農產品銷售增收。目前,公司已在多地建成“圣潔甘孜”旗艦店,簽約了多家大型網絡銷售平臺和大型商超連鎖賣場,初步形成以甘孜州為基礎、以成渝地區為重點、輻射全國的銷售網絡。利用該銷售網絡,公司積極發揮“傳、幫、帶”作用,為州內的達折渚、陳三鍋莊、山藥王等企業產品開辟銷售渠道,幫助我州特色產品走出甘孜,面向全國。
此外,該公司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優先聘用下崗職工、移民搬遷群眾40余人,贊助了多個公益評選活動,長期資助康定市、道孚等縣(市)8名貧困學生,出資4萬元支持瓦斯溝村基礎設施建設,為各類自然災害捐款捐物,帶頭履行企業社會責任。
一個項目引領一方產業,一個企業帶動一方經濟。“為促進公司加快發展,帶動更多更廣的群眾脫貧致富,下步我們籌劃投資3000余萬元,在康定市甲根壩鄉日澤村實施青稞‘藏秘’產業化項目。建設規模為年產1000噸藏秘原漿青稞酒釀造窖藏及其灌裝生產線,預計項目建成后,就可帶動1000余青稞種植戶年增收3000元以上,還可吸收60余名群眾就業,就業人員人均年收入3萬元以上。”談及公司的未來,葉茂康信心滿滿,“我們還籌劃在該地建設與青稞‘藏秘’產業化項目配套的‘圣地農莊、豐收谷地’項目,通過輪種1600畝紫青稞、試種100畝芫根、發展700畝林下生態產業、發展特色民俗等產業來實現五千多萬元的年均產值。”
如今,產業富民已成為該公司發展藍圖中的重要篇章??梢灶A見,在不久的將來,該公司將引領農牧民,在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的同時,在產業富民的康莊大道上邁向嶄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