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聚焦甘孜 >> 瀏覽文章

香巴拉藏寨黨旗紅

《甘孜日報》    2016年11月02日

 ——記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鄉城縣青德鎮黨委

鄉城縣青德鎮美麗的田園風光。
    ■記者 袁飛 文/圖
    “以前,一到晚上,村里就伸手不見五指,大 伙也早早就睡了。為改變現狀,豐富村民們晚上的業余生活,村里以每盞18000元的價格,安裝了34盞太陽能路燈。裝上路燈后,大伙兒再也不用提心吊膽地摸黑出門,還可以常常聚在一起聊聊天,有時還可以跳跳鍋莊。” 望著安裝在田間院落和村道邊的太陽能節能路燈,鄉城縣青德鎮村民格絨興奮地對記者說。
    格絨的幸福生活得益于近年來該縣全力開展的鄉村道路暢通建設、農村飲水安全建設、農村電網升級改造、促進就業、新村建設等脫貧攻堅工程。為了讓廣大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該縣以“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為目標,建立健全脫貧攻堅相關機制,進一步推動扶貧村基礎建設,調整產業結構,不斷提升廣大群眾的生活質量,讓群眾臉上流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近年來,鄉城縣青德鎮黨委圍繞“班子堡壘強、干部標桿正、黨員旗幟紅”目標,抓基層、打基礎、擴領域、強功能,不斷強化黨委的領導核心作用,推動全鎮經濟社會快速和諧穩定發展。先后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省“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縣級新農村建設先進鄉鎮、維穩工作先進鄉鎮、綜治工作先進鄉鎮等榮譽。
    夯基礎
    聚焦黨員隊伍示范引領力

    青德鎮黨委嚴格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要求,堅持制度建設與能力素質建設同頻共振,強化陣地建設和教育管理,促進鎮村兩級班子和黨員干部隊伍服務意識和服務水平不斷提升。探索建立了“干部監督零盲區、便民服務零距離、激勵懲處零懈怠、責任追究零容忍”管理模式,進一步健全《鎮村干部管理辦法》,細化不合格黨員、不合格村干部處置辦法,從嚴管理鎮村干部。推行“三聯三包”制度,把黨建的責任、發展的重擔、維穩的壓力落實到每一位鎮黨委委員、黨代表黨員肩上,形成層層有目標、人人有責任、個個有壓力的責任體系。務實推行一周一走訪、一月一調研、化解一批矛盾、解決一批問題、承辦一批實事,實現干部在一線工作、情況在一線掌握、問題在一線解決、工作在一線落實、成效在一線檢驗“十個一”群眾工作法,每名黨員干部零距離貼近群眾、零距離服務群眾,去“機關化”贏得群眾滿意。
    在農牧民黨員中創新開展“香巴拉藏寨黨旗紅”“一掛二諾三定”活動,唱響“黨在我心中、我在群眾中”主旋律。全鎮214戶農村黨員家庭掛上共產黨員戶標牌亮明身份,246名黨員進行了承諾、踐諾,195名農村無職黨員“按需設崗,因事設崗,因人選崗,以崗定責”,強化了無職黨員身份意識、責任意識和“我是黨員向我看齊”的榮譽感、自豪感。建立完善“黨建工作月月學、致富經驗相互學、先進事跡專題學、特殊時間集中學”學習機制,鎮村黨員干部成為知曉政策法治明白人、宣傳引領群眾的知心人、調處糾紛的大能人。在“農民星期天”活動、“四小工程”建設、環境整治、產業發展、維護穩定等工作中,全鎮黨員主動亮明身份,沖鋒在前,展示了先鋒模范帶頭作用。近年來,青德鎮先后獲表彰: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1人次;全省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1個、優秀黨委書記1人次、優秀共產黨員1人次;州級紅旗示范村黨支部2個、優秀鄉鎮黨委書記1人次、愛民村黨支部書記3人次、模范村委會主任2人次、優秀共產黨員6人次。
    惠民生
    提升農牧民群眾幸福指數

    為維護好群眾的切身利益,青德鎮黨委秉承“黨心、公心、恒心、耐心、愛心”,深入細致宣講和解讀惠民政策,公開、公平、公正兌現糧食直補、退耕(牧)還林(草)、家電下鄉、合作醫療補助、重大醫療補助等惠民政策到位。扎實推進小橋、小路、小水利、小能源“四小工程”項目建設,新建和改建農村橋梁5座;改造硬化鄉村公路、入戶路50余公里,旅游新村石板路5公里;整建蓄水池3口26000余立方、“三面光”引水渠57公里,全鎮2200余畝“望天田”變成旱澇保收的“豐收田”;太陽能熱水器全覆蓋安裝到戶,全鎮實現了通硬化路、通安全水、通穩定電、通廣播電視、通電話,農房風貌改造、改廁改圍、垃圾初處理系統全面完成,一大批與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熱點難點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
    抓發展
    駛入脫貧奔康快車道

    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青德鎮黨委在深思熟慮、反復論證的基礎上,通過“雙培雙帶”、支部引領、黨員示范參與,形成“支部+”的發展模式,促進產業立鎮、旅游興鎮、生態麗鎮、和諧安鎮,有效帶領群眾致富奔康。一是組建“支部+合作社”,全鎮成立釀酒葡萄、蔬菜、蘋果種銷合作社4個,種植釀酒葡萄276畝、大棚蔬菜50余畝,蘋果400余畝,戶均特色水果3畝,農牧民人均純增收從2011年3612元增長至8421元。二是實行“支部+公司”,登記注冊了“鄉城縣田園青德鄉村旅游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組建了“藏納文化交流公司”,在“商貿一條街”完善了民族手工藝品展廳,開發了菩提佛珠、瘋裝芭比、文化體恤、白色藏房模型裝飾品、本地黑陶、唐卡、銀飾等具有本地文化特色的旅游手工藝小商品和青稞酒、特色干果等農特產品。加大與滇西北麗江等地的文化交流和旅游合作。完成仲德村旅游新村建設,僅2015年發展民居接待示范戶6戶,鄉村酒店1家,民族風情園、精品田園藏區旅游休閑小鎮初具規模,接待周末休閑游人8000余人次,旅游收入達24萬元。三是搭建“支部+園區”,借力青德萬畝示范園區和康南農特產品加工園區,走生態養殖與特色種植路子。全鎮成立“藏豬養殖協會”、“藏雞養殖協會”,發展藏豬藏雞養殖戶70戶,戶均增收近5000元。四是筑通“支部+互聯網”,讓群眾學習領略了微商、網店銷售新模式,走出了“互聯網+青德商品”銷售新路子,部分手工藝小商品和蘋果已進入網店銷售,增強了脫貧奔康、發家致富的信心和決心。
    保穩定
    定格和諧文明新風尚

    青德鎮黨委始終堅持法治思維,德法并舉、依法治理,促進全鎮平安和諧穩定持續發展。蟲草松茸是高原藏區群眾收入的兩大優勢資源,也是利益糾紛、邊界矛盾的主要誘發因素。為確保群眾和諧有序生產,鎮黨委堅持黨員干部齊上陣,真正做到“群眾到哪里,黨員干部服務就跟到哪里”,在群眾蟲草采集點建立臨時黨支部、流動警務室、矛盾糾紛調處點,采取召開群眾大會、黨員會議,設立帳篷夜校等形式,“牧羊式”做好群眾政策宣傳、治安防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工作,教育引導群眾合法開展采集、豐富群眾業余生活。
    近年來,在蟲草松茸采挖季節,全鎮沒有發生一起邊界資源利用糾紛,沒有一名群眾違反與周邊州、縣、鄉村邊界資源利用約定。同時,作為民族地區縣,全鎮處于反分維穩第一線,組織全鎮黨員開展向黨組織作堅持黨的領導、維護民族團結的政治承諾,向全體村民作履職承諾,大力開展鄉村治理和軟鄉弱村集中整頓工作,在黨員發展、村組干部選用中始終把政治作為第一標準,抓住“建、巡、管、保、創”五個環節,認真落實“紅袖標”工程,加強網格管理,在鎮建立網格服務管理站,在各村設立網格服務點,站點同步運行,及時發現和處理苗頭性隱患。總結出“3+X”矛盾糾紛調解辦法,開展院壩調解、小組調解和村調解三級調解為基礎,邀請對調解起關鍵作用的臨時調解員參與調解,多管齊下,做到“大小矛盾不出村、不上交”。鎮村兩級黨組織及黨員旗幟鮮明反對分裂、態度堅決參與群防群治,以自己實際行動維護安定團結和諧發展的大好局面,全鎮實現了連續10年群體性事件、越級上訪事件、涉穩事件“零發生”。
     
    
  • 上一篇:我州為貧困人員搭建致富平臺
  • 下一篇:省農行藝術團送文化大餐到藏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