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原創 2016年12月06日
本網訊(局辦)今年以來,州環保局三舉措全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開展生態文明建設研究設計。科學編制“十三五”環保規劃。按照“承接十二五,著力十三五,適當考慮十四五”的要求,在全面總結和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廣泛征求社會各界意見建議,先后幾易其稿,優化方案,編制完成了《甘孜州“十三五”環境保護總體規劃》,目前已經州人民政府第39次常務會議審批同意實施。牽頭制定《甘孜州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廣泛征求生態文明體制改革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意見,目前已提請州委深改組研究審議,《甘孜州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實施方案》明確了我州生態文明體制改革10項具體改革任務、43條舉措以及完成時間表。劃定生態保護紅線。邀請省環科院專家對各縣紅線劃定工作進行技術指導,配合省環境保護廳完成我州范圍內省級生態紅線區域的落圖審定,完成《甘孜州生態紅線方案》編制招標工作,筑牢高原生態屏障的堅實根基。
——開展生態文明法制建設。認真開展了《甘孜州環境保護條例》的草擬、征求意見、調查研究、經驗借鑒等工作,形成《甘孜州環境保護條例》(送審稿)通過州政府法制部門審查,目前已通過州人大常務會第二次審議。
——開展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積極推動綠色示范創建。結合幸福美麗新村建設,督促指導各縣加快綠色示范創建工作,完成73個州級生態村和2個省級生態村創建,綠色示范創建成效明顯。劃定全州建制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結合全州包蟲病防治“126”攻堅戰路線圖,制定下發了《關于加強全州水源地保護工作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加快推進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工作的通知》,督促各縣(市)加快推進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工作,完成全州18個縣(市)304個建制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技術報告審查,并獲政府批復,切實從源頭切斷了包蟲病等地方病的傳染源進入水體,保障了群眾飲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