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聚焦甘孜 >> 瀏覽文章

精準扶貧 水利惠民

甘孜日報    2016年12月19日

——州水務局2016年扶貧工作紀實

合作社發放勞務費現場。

滕吉超市一角。

合作社蔬菜大棚。

州水務局開展送溫暖活動。

開展安全飲水選址。 

    核心提示

    2016年,州水務局牢固樹立并切實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緊緊圍繞扶貧攻堅、依法治州、產業富民、交通先行、城鄉提升、生態文明建設六大戰略,按照防汛保平安、興業促發展的工作思路,堅持大、中、小、微并重,著力改善農業生產條件、農民生活條件和城鄉生態條件,完成了工作目標任務。

    【聚焦扶貧一】

    科技扶貧 綠色致富

    開辦農村合作社、制定總體目標、開創綠色產業……今年的一系列致富計劃,使石渠縣農牧民的錢袋子一天一天鼓起來,緊鎖的眉頭漸漸舒展開,露出了笑容。州水務局干部把我當家人一樣,跑項目、跑資金、跑技術,扶我走上致富路。石渠縣蝦扎騰吉畜牧專業合作社的致富能手滿臉感激之情,年收入近萬元,一輩子都沒見過,好日子不遠了!”9位致富能手們脫貧致富是我州水利精準扶貧的一個生動例子。

    近年來,州水務局全體干部職工按照精準扶持、扶貧到戶的要求,發揮水利項目、技術人才優勢,推進精準扶貧幫扶工作,讓貧困群眾擺脫貧困,走上致富路。 為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舉措,當前我州精準扶貧工作已經進入攻堅時期,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找準脫貧攻堅的突破口,州水務局下派第一書記李瑋與鎮上干部走村入戶、調查致貧原因,了解群眾脫貧愿望,結合實際找準扶貧產業,打造一村一品。石渠縣是我州海拔最高的縣,當地氣候惡劣,經濟滯后,如何變劣勢為優勢呢?那就是依托先天的自然條件,發展綠色畜牧業。

    “精準扶貧貴在精準,精確找準貧困癥結,準確對癥下藥;由于塔須村惡劣的自然環境制約,村民們還過著古老傳統的游牧生活,導致塔須村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相對滯后,全村無集體經濟產業,屬于我州貧困村中的貧中之貧,以往傳統的扶貧措施猶如灑胡椒面,治標不治本;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為讓塔須村能建立村集體產業,村民們能掌握一門致富手藝,州水務局結合塔須村實際,多次派遣工作組深入塔須村,了解貧困戶生活現狀、致富愿望,聽取村兩委干部建言,形成專題脫貧報告;鑒于牧民致富愿望強烈,村干部建言獻策,在州水務局的積極協調下,在蝦扎鎮黨委、政府的倡導下,經石渠縣人大牽頭,通過州級各聯系單位、駐村幫扶工作組和村兩委的努力,整合各方人力、物力、財力,團結協作,于20163月成立了石渠縣蝦扎騰吉畜牧專業合作社,并選舉出9名致富能手為騰吉專業合作社理事人選。騰吉合作乃飛騰吉祥之意,寓意著牧民群眾齊心協力,共奔小康。

    據了解,現在石渠縣蝦扎騰吉畜牧專業合作社下屬的騰吉乳液現有奶畜112頭,每日可產鮮奶200斤左右,每日直接經濟效益達3000元。騰吉超市亦為便民超市,以便捷、安全、放心為經營理念,資金投入來源于農牧民群眾,收獲效益歸農牧民群眾,且半公益化的經營模式(貧困戶可先拿生活必備品,后付錢)全面倡導不等、不靠、以工待賑的思想,提升農牧民群眾致富積極性,確保精準扶貧實效落地,現超市每日營業額達2000元。騰吉縫紉由合作社出資購買機器設備,將石渠蝦扎民間縫紉藝人組織起來集體生產,既保證了傳統縫紉技藝的傳承,也加大了接單能力,同時增加民間縫紉藝人的收入。騰吉合作的建立不單純是畜產品加工,更是石渠人民在探索一條以精準扶貧為契機,以畜產品加工為抓手,由傳統牧業現代化牧業轉變的致富道路。截止當前,合作社三大產業騰吉超市騰吉乳液騰吉縫紉共計解決貧困戶就業崗位24個(其中6個貧困大、中專生崗位,18個貧困牧民崗位),合作社成立短短4個月時間,便發放貧困戶就業勞務費合計15萬元。為豐富騰吉合作旗下產業,拓寬致富渠道,增加貧困戶就業崗位,州水務局協調項目資金40萬元,用于為合作社修建蔬菜大棚,目前該項目已進入前期規劃階段。李瑋表示,騰吉合作在各級黨委、政府、各聯系幫扶單位及社會各界的關懷和扶持中誕生,目前尚處于起步階段,下一步將逐步完善相應硬件、軟件,希望得到各方的大力扶持,騰吉合作將集各方關心扶持,聚力自生,和石渠縣農牧民共謀美好前景。

    【聚焦扶貧二】

    上善若水 情灑石渠

    12月的石渠縣,大雪紛飛,寒冷的天氣卻涼不透人們溫暖的心。蝦扎鎮塔須村村民曲多,哼著小曲,接水給家人做早飯。不到5分鐘,曲多就接了滿滿一桶的汩汩清泉。曲多笑得合不攏嘴:我們這里包蟲病嚴重,現在有了這個安全水,從水源上控制了包蟲病的傳染,再也不像以前那么擔心家人會染上包蟲病了。像曲多一樣因水利工程受益的農牧民遍及蝦扎鎮塔須村。蝦扎鎮黨委書記說:近年來的水利精準扶貧工作,托起了牧民群眾的健康夢、致富夢,我們也見證著水務部門對口扶貧的歷程

    飲水困難是該村致貧重癥,在這里成為制約一切發展的瓶頸。自州委將州水務局確定為蝦扎鎮塔須村精準扶貧定點幫扶單位以來,這里的邊遠村開始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個個安全飲用水工程加緊實施,長期飽受包蟲病感染之苦的廣大農牧民把這些水利工程叫民心水甘露水功德水

    新一輪扶貧開發,啃的是硬骨頭,蹚的是深水區,打的是攻堅戰。州水務局立足于脫貧成效精準上想辦法、出實招、見真效,堅持因地因貧困施策,做到對癥下藥、精準扶貧,從根子上斬斷窮根。

    “感謝黨委、政府,感謝甘孜州水務局,讓我們喝上安全、衛生的飲用水,嘎珍切(藏語:感謝)。看著噴涌而出的泉水,曲多激動地說道。塔須村地處石渠縣蝦扎鎮以西7公里,平均海拔4200米,屬高寒牧區,全村人口1478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65279人,由于惡劣的自然環境制約,塔須村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相對滯后,特別是村民飲水問題,是困擾塔須村祖祖輩輩的大難題,由于不安全的飲水問題,導致塔須村包蟲病頻發,全村現已查明包蟲病患者72人,占全村人口4.8%

    20159月,按照州委、州政府關于脫貧攻堅工作的安排,州水務局定點幫扶石渠縣蝦扎鎮塔須村,并派第一書記駐村開展工作,經派駐第一書記實地走訪調查,得知塔須村存在飲水不安全問題。州水務局黨組結合自身部門優勢,多次派遣專家及工作組趕赴塔須村走訪選址,在短短的2個月時間里,在塔須村完成水井選址13處,并形成塔須村安全飲水專題報告,該項目總投資650萬元,于201610月全面完工;塔須村的村民們爭先恐后的拿著水桶在新建的水井房內取水,村民們看著噴涌而出的純凈泉水喜笑顏開。

    為確保塔須村民能早日喝上安全、衛生的飲用水,遠離包蟲病折磨,州水務局多次派遣工作組和專家到塔須村實地調研安全飲水包蟲病防治工作,20151112日,州水務局工作組與第一書記不畏高寒缺氧、氣候惡劣,背包駐村歷時3天,走遍塔須村10個牧民定居點,擬選定13處待建安全飲水點(項目總投資預計650萬元左右),通過最短時間的調研、匯總、可行性分析,該工程于20168月開工建設,年底完工,將會解決塔須村3561436人的完全飲水問題。其次,從201512月起,應各縣局請求,組織供水、疾控、水利等行業專家幫助石渠、德格、白玉、巴塘、理塘、新龍等六縣完成項目初步設計技術審查,為縣級部門及時批復和有序推進下步工作打下基礎。石渠、色達、理塘、德格、白玉、新龍、甘孜、爐霍、道孚、巴塘、雅江、稻城、鄉城等13縣包蟲病飲水安全點建設項目,計劃實施打井工程277口,建集中供水工程11處、改造提升16處,共計項目總投資2.2525億元,其中:中央預算內投資1.855億元,省級預算內專項0.3975億元。截止目前,全州13個縣已全面開工建設,累計開工打井354口,集中供水18處,改造提升工程16處。累計完成投資23255萬元,受益人口29280人。

    【聚焦扶貧三】

    抓好建設 改善基礎

    待到來年的初夏時節,走進甘孜州的牧民定居點,一條條干凈整潔的水泥路通往村組,一幢幢漂亮別致的小樓房錯落有致,一個個蔬菜基地生機盎然……”這是州水務局每一個干部的心愿。從大水漫灌精確滴灌,幫扶到戶,措施到人,幫助每個貧困戶斬斷窮根,幫助老百姓走出一條脫貧致富可持續發展的新路,是州水務局精準扶貧的目標。

    水之善,因其兼濟天下。為扎實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加快281個脫貧摘帽村安全飲水建設,切實為摘帽創造條件,州水務局按照精準到戶、精準到人的原則,開展了貧困村安全飲水現狀調查,進一步摸清了全州1360個建卡貧困村、1321個非貧困村戶戶有安全飲水調查,發現12631戶安全飲水需要進行改造提升。對此,州水務局還積極開展貧困村安全飲水項目對接。415日至24日,在州脫貧攻堅辦的統一組織下,州水務局與全州十八個縣(市)水務局集中在康定對2016281摘帽貧困村農村安全飲水、農田水利灌溉等項目進行了對接,并重點針對脫貧摘帽村有無安全飲水,以不影響摘帽為原則進行了對接,確保貧困村有安全飲水。通過對接,18縣(市)有12個縣(市)上報84個村需要進行安全飲水項目的新建、改造和提升。在加快建設方面,全州84個貧困村已全部開工建設,截止目前,已完成安全飲水項目建設77個村,完成投資4774.65萬元。其中:新建、改造取水口37處,埋設安裝、改造管網268.5km,打井58口,新建、改造提升蓄水池63口,入戶水池60口,水源點的維修、改造3處。

    水患治,民生安;水利興,百姓富。以傳統節日、背包進駐為契機,州水務局群眾工作小組分組奔赴石渠縣蒙宜鄉一村,開展活動。截止201611月底,州水務局共安排結對認親小分隊13個,派出公職人員86人次,走訪結對親戚89戶、320人次,電話慰問19人次。為困難農牧民群眾捐助現金6.72萬元,收集群眾反映的困難訴求問題 3個,幫助解決 3個。開展政策宣講17戶(場次),參與群眾358人次。提供各類技術指導4人次,開展群眾工作技能培訓4場次,參學干部12人次。組織干部職工學說藏語口語3場次。做好政策法規的宣傳,宣傳黨的惠民政策,幫助結對親戚理清惠民資金到位情況,宣傳黨紀國法,普及法律知識,為當地政治穩定、社會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扎實開展共建共創,強基固本晉位升級。結合支部共建共創,駐村幫扶,安排一名黨員干部在石渠縣蝦扎鎮塔須村任村第一書記,積極開展駐村幫扶工作。與塔須村黨支部簽訂了《共建共創責任書》,建立了聯系幫扶機制,提高雙方黨建工作整體水平,為深入開展精準扶貧工作打好黨建基礎。向塔須村黨支部援助了一批價值5萬元的辦公家具。開展產業扶持,幫助貧困村脫貧致富;投入50萬元資金扶持蝦扎鎮修建高寒蔬菜大棚”2座,開展項目惠民。

    【手記】一座座水源工程潤澤大地,一處處甘泉滋養民心。這水,心系民生民愿,帶來了希望,孕育了夢想。當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脫貧攻堅進入沖刺階段之際,中央、省委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的召開,為全州各地廣大干部群眾吹響了戰斗的號角,為貧困地區脫貧致富指明了方向,為投身于扶貧事業的干部群眾增添了決心和信心。州水務局全體干部職工的真干、實干,讓廣大農牧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真正看到了精準扶貧開出的富貴之花。

     

    


  • 上一篇:把游客的心留下(中)
  • 下一篇:亞丁景區創新環保舉措成立“垃圾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