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6年12月23日
本網訊(醫保局)“看病難、看病貴”是事關廣大群眾切身利益的社會問題,我州自啟動實施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以來,通過不斷完善政策,統籌了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實現了基本醫療保險全覆蓋,城鄉居民醫療保障水平大幅提高,有效保障了廣大城鄉居民基本醫療需求。
籌資標準穩步提高。為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可持續發展,保障城鄉居民基本醫療需求,確保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支平衡,按照國家堅持“以收定支”原則,我州自2005年啟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起,在個人繳費逐年增加的同時政府補貼也大幅度增長。個人繳費標準由2005年的每人每年10元到2016年提高至120元或320元,政府補助標準由2005年的每人每年20元到2016年提高至420元,政府補助增長遠高于個人繳費增長。
醫療待遇水平明顯提升。不斷提升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水平,住院醫療費用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例由2005年的30%左右到2016年提升至75%以上,年度內最高報銷限額由2005年的2萬元到2016年提升至10或15萬元;建立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從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劃出一部分基金,為參保人員投保建立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參保患者在享受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的基礎上,個人負擔超過城鄉居民大病保險規定的起付線以上部分,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按比例報銷,年度內報銷不封頂;藥品、診療項目報銷范圍擴大,實施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后,全州統一執行城鎮職工的藥品、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目錄和衛材等審核標準,原《四川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用藥目錄》只有1378種藥品納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報銷,現在執行的《四川省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共2353種藥品納入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報銷,可報銷藥品在原新農合報銷基礎上增加了975個;原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規定的部分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項目和醫用材料不納入報銷范圍(如CT、核磁共振、植入人體的一些特殊材料等),現執行甘孜州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項目和醫用材料支付標準,大型的檢查項目和植入人體的特殊材料可納入報銷,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執行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項目和醫用材料在原新農合報銷基礎上擴大了范圍。
異地就醫結算面不斷擴大。為切實緩解廣大城鄉居民異地就醫醫療費用墊支和報銷跑腿難的困難,按照國家和省異地就醫即時結算要求,我州醫療保險經辦機構積極開展醫療費用異地聯網結算工作,于2014年10月正式接入異地就醫省級平臺,實現了參保人員異地就醫結算。同時,相關醫院積極開展聯網接入省級平臺工作,州內20家縣級以上綜合醫院已接入省級平臺,為異地參保人員就醫結算提供服務奠定了基礎。目前全省已接入異地就醫聯網即時結算省級平臺醫院達353家,為參保人員異地就醫結算提供了便利。開展異地就醫結算至今,全州城鄉居民參保患者異地就醫通過聯網醫院直接結算住院醫療費用25418人次,涉及費用總額21251.33萬元,緩解墊支報銷11787.38萬元。
據統計,自2013年實施基本醫療保險城鄉統籌制度至今,我州參保城鄉居民享受基本醫療保險住院待遇報銷370181人次、門診報銷1368952人次、大病保險報銷38267人次,累計報銷金額達142285.67萬元。基本醫療保障水平的提高,切實緩解了廣大城鄉居民看病難、看病貴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