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6年12月31日
——雙流計劃在未來五年內投入援建資金1.395億元推動巴塘整體發展
■韓國梁
初冬時節,巴塘縣夏邛鎮架炮頂的空地上,數臺運輸車來回奔忙,幾十名建筑工人正在緊張地施工。
“這里就是雙流區對口援建的地巫鄉整村搬遷的安置點,我們鄉119戶群眾將異地搬遷到這里進行集中安置,這里將統一規劃、統一建設,將建成獨具藏鄉風情的幸福美麗新村。”地巫鄉黨委書記彭措說,這個項目除了解決地巫鄉119戶595人的住房保障問題外,他們還將在雙流的援建幫助下發展藏鄉風情旅游產業,實現住房、產業、發展的同步提升。
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和“四個好”目標,雙流區圍繞巴塘縣脫貧攻堅的現實需要和群眾改變落后面貌的實際需要,計劃在未來五年內投入援建資金1.395億元,實施住房保障、產業富民、教育惠民、醫療衛生、文明提升“五大行動”共16個具體項目,通過實實在在的援建,推動巴塘整體發展,同步奔康。
著眼安居幫扶,實施住房保障行動。將住房保障作為援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五年內擬投入8140萬元,以幸福美麗新村建設為抓手,整合易地搬遷、地質災害搬遷等政策,優先解決貧困群眾住房問題。重點實施地巫鄉、甲英鄉整村搬遷配套提升項目。將地巫鄉119戶595人和甲英鄉88戶453人整體搬遷至夏邛鎮聚居點,規劃配套光伏發電、污水處理、便民服務等設施,同時統籌發展特色種植、家政服務、勞務輸出、鄉村旅游等產業,實現住房安居與產業培育良性互動。同步實施幸福美麗新村“五改美化”項目。重點對國道318巴塘段沿線17個貧困村1000余戶農戶實施改廚、改廁、改圈、改房、改水電和庭院美化,改善農牧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提升旅游接待能力。
著眼發展幫扶,實施產業富民行動。五年內擬投入3500萬元,依托巴塘產業基礎、生態環境、文化底蘊等方面的比較優勢,加快培育一批特色優勢產業,帶動貧困群眾增收致富。在農業產業發展上,將按照“生產基地田園化,農業產品旅游化”的思路,突出抓好市場化營銷渠道拓展、示范性市場經營主體培育、標準化生產基地打造、立體化產業鏈條建設四項工作,具體在“五彩藏鄉”品牌建設、特色產品“進機關、進超市、進電商”、凍干車間建設等方面下工夫。在旅游產業發展上,將著力實施甲坡地音樂鮮花旅游小鎮項目,持續完善道路、水系、景觀節點、游客中心、停車場等基礎配套,全面優化升級給水排水系統,努力把甲坡地打造成為環境優美、管理有序的特色藏鄉精品旅游驛站。
著眼智力幫扶,實施教育惠民行動。五年內擬投入510萬元,在繼續完善學校硬件設施的基礎上,著力抓好教育教學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將實施巴塘縣第二幼兒園配套設施援助計劃,完善運動器械、信息化教學等設施,力爭將其打造成為川西學前教育示范點。繼續實施教育幫帶提升計劃和格桑梅朵綻放工程,選派藏區優秀骨干教師分批到雙流參加跟崗培訓學習,組織雙流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赴巴開展講學交流,組織巴塘中小學生赴雙流讀書、開展學習體驗活動,加快推進雙巴兩地教育融合發展。
著眼健康幫扶,實施醫療衛生行動。五年內擬投入1270萬元,大力推動優質衛生資源向藏區基層延伸,切實解決藏區群眾看病遠、看病難等問題。大力實施鄉鎮標準化衛生院建設項目,完成波戈溪鄉、甲英鄉等5所標準化衛生院建設,切實提升藏區基層醫療服務水平。持續推進農牧民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保險援助項目和醫療幫帶提升計劃,不斷提升巴塘社會保障和醫療救助水平。進一步提升地方病傳染病預防控制中心醫療水平,采購配備冷鏈車等設施,提升傳染病防控能力。
著眼素質幫扶,實施文明提升行動。五年內擬投入1060萬元,持續推進藏區移風易俗,努力讓貧困群眾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實施強基固本計劃,建設5個標準化村級活動陣地,夯實基層組織基礎。實施公交惠民計劃,新建40余個公交站臺,指導完善公交線路,方便群眾出行。實施專技培訓計劃,選派巴塘專業技術人員到雙流規劃、環保、農業等部門或生產基地進行跟崗學習,組織雙流專業技術人員赴巴塘實地跟蹤指導。實施文化提升計劃,舉辦雙巴文化交流活動,加強對巴塘弦子、措普溝等文化旅游產品的宣傳推廣,進一步提升巴塘文化知名度和美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