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聚焦甘孜 >> 瀏覽文章

沉下身子干實事

甘孜日報    2017年08月24日

    ——記崗位學雷鋒敬業標兵杜鵬

    ■本網記者 蘭色拉姆

    地理位置偏遠、交通不便、經濟社會發展遲緩是丹巴縣東谷鄉拔沖村的“過去式”,自第一書記杜鵬來到拔沖村后,開展了夯實農村基層黨建、精準制定脫貧規劃、狠抓惠民項目建設、培育優勢農牧產業等“必修課程”;現今的拔沖村,基礎設施得到改善、特色支柱產業初見成效、群眾收入渠道不斷拓寬……201611月,該村還以高分通過了檢查驗收。

    規范制度黨建引領

    剛落腳拔沖村時,村里單一的經濟來源、傳統的生產方式、禁錮的思想觀念就讓杜鵬知曉了幫扶工作的難度。

    為治好全村“頑疾”,打開駐村幫扶工作新局面,杜鵬采取長期待在村里的“土辦法”,即到老黨員、退休的支部書記、支部委員、群眾代表、致富能手、貧困戶家中開展“五必訪五必問”的走訪座談,并在征詢上級黨委政府、派駐單位支部、村“兩委”、群眾意見的基礎上,集思廣益地制定了拔沖村《2015年脫貧規劃》《2016年脫貧規劃》《拔沖村村規民約》等,為拔沖的脫貧攻堅工作明確了方向。同時,他結合“三嚴三實”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開展上黨課、溫誓詞、談心談話等活動40余場,并建立完善了村“兩委”干部管理、述職述廉、四議兩公開、重大事項決議決定、村級財務管理等制度,不僅從制度上規范了干部工作的標準和行為,提升了村“兩委”的凝聚力,更夯實了基層黨建,促進了黨建引領全村脫貧。

     瞄準幫扶樹立典型

    “如果能多為群眾找一條幫扶的路子,群眾離脫貧這個目標就會近一些。”杜鵬告訴自己,為實現這一目標,杜鵬主動和成都市成華區青龍場街道辦牽線搭橋,在他的努力下,青龍場街道和拔沖村結成幫扶對子,在困難救助、產業幫扶、干部培訓方面達成幫扶協議;成華區青龍場街道辦向患病貧困戶愛心捐款2萬元,組織村“兩委”主要負責人赴成都市成華區農業產業園區學習培訓,幫助拔沖村推銷農產品。此外,社區還為拔沖村引進優良大蒜進行種植指導和回收。

    村里的貧困戶阿熱,既要供養2個學生,還要還20多萬元的欠款,多重擔子壓在身讓他失去了生活的信心,每天用酒精麻痹自己,不但成了村上典型的“等靠要”困難戶,還成了村上的“安全隱患”。

    為解決這一難題,杜鵬通過走訪、詢問等方式了解阿熱的難處,并對其進行心理輔導和思想教育,在反復長期的堅持下,阿熱的觀念有了轉變。了解到阿熱有養蜂技術,杜鵬鼓勵阿熱養蜂致富,并爭取相關單位支持,為阿熱提供蜂箱100個,讓阿熱重燃了對生活的希望。此外,杜鵬還利用自己工作單位、親朋好友等渠道幫阿熱銷售蜂蜜,期間還通過微信平臺、邀請媒體等幫阿熱宣傳。在他的幫助下,阿熱在去年10月出售蜂蜜320斤,收入31000元?,F在的阿熱已經不再喝酒,而是一頭扎進致富奔康的大潮中,近期,他又拓展了致富渠道,喂了140余只雞、鵝,東谷鄉黨委為鼓勵其發展,還為阿熱提供了喂雞用的網圍欄20桶,現在的阿熱對生活充滿了信心。

    聚焦產業夯實基礎

    拔沖村雖偏遠卻出產蟲草、天麻等名貴藥材,但當地群眾只會靠山吃山,除了采挖藥材,沒有增加收入來源的一技之長,更沒有尋找出路改變落后面貌的觀念。為此,杜鵬決定為該村尋找一條可持續發展的產業之路,20166月,他帶領村“兩委”干部赴石棉、瀘定、康定、州農科所等地考察皇帝柑、羊肚菌、藏香豬養殖等農業產業。經過多次調研論證后,他組織召開群眾大會決定發展養殖產業,并成立了拔沖村“光明”和“旺盛”兩個綜畜養殖合作社。

    合作社成立初期,為破解資金缺乏難題,杜鵬引導村“兩委”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他的引導下,書記和村長每人拿出5萬元率先投入合作社,有效帶動了14戶貧困戶和7戶普通農戶的加入。目前,兩個合作社已投入資金35萬元,養殖山羊342只、土豬和藏香豬89頭;2016年年底,實現了入股貧困戶戶均增收20003000元,村集體經濟增收3000元。

    曾經的拔沖村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2016年初,該村被列為第一批美麗新村建設項目名單,相關部門分別投入169.7萬元、159.6萬元、20萬元進行該村美麗新村、通暢路、安全飲水工程等項目建設,全村群眾歡欣鼓舞。但是,雨季施工時間緊、難度大,冬季施工路段起冰時間早等,給拔沖村順利通過11月份的驗收帶來了巨大挑戰。

    為保證基礎設施建設順利推進,杜鵬與村“兩委”一班人日夜蹲守在工地,多次找到項目經理協商按時完工的方案,為留住因環境惡劣、工作辛苦而偷偷離開的工人,除了與工人交心談話外,杜鵬還自費買來酒、肉、蔬菜等改善工人伙食;雨季遇上拉料車在泥濘道路難行駛,他和群眾一起推車、拉車,即便泥濘沾滿全身也沒半句怨言,新建活動室封頂灌槳沒有人手,他組織當地群眾幫助項目部通宵加班;遇到阻工的群眾,他頂著被罵的“待遇”和群眾談心,快速化解了7起矛盾糾紛。在他的不懈堅持下,拔沖村在半年內順利完成了安全飲水項目、2公里排污溝、3.5公里入戶路、0.35公里聯戶路和2700方新建堡坎工程,同時,完成了42戶“五改三建”、2個垃圾處理池、4.3公里的通暢路、300平米村級活動室和公廁的建設。

    沉下身子做實事的第一書記杜鵬,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探索出了適合拔沖村發展的產業新路徑、完善了拔沖村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了全村老百姓的思想素質……拔沖村摘掉了貧窮落后的舊帽,迎來了和諧繁榮的新貌!

    

 

  • 上一篇:公益廣告(七)
  • 下一篇:雅康高速個別標段亂倒棄渣 相關企業被立案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