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聚焦甘孜 >> 瀏覽文章

文化旅游全域綻放——我州大力發展全域旅游紀實

甘孜日報    2018年03月26日

    

鄉城田園風光。

    游客向非遺傳承人學習阿西土陶制作工藝。

    游客與丹巴美女合影。本報記者 蘭色拉姆 攝

    圣潔甘孜,奇山秀水縱橫交錯;魅力康巴,歷史人文交相輝映。我州立足豐富的人文旅游資源優勢,在全國率先提出全域旅游理念,全力推進文旅、體旅、農旅、牧旅、城旅融合發展,全面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大力建設世界最佳旅游目的地,甘孜已經成為人人向往的“香巴拉”。我州文化旅游資源富集,有海螺溝莽林泛濤,貢嘎山冰川交匯,木格措水天一色,塔公草原草青地闊,丹巴古樸的藏寨、碉樓,亞丁瑰奇的仙乃日峰、央邁勇峰、牛奶海、杜鵑坪……數不盡上蒼的饋贈和厚重的歷史文化背景,閃耀著絢麗奪目的光彩。

    風景在路上 風情在村鎮

    遼闊的草甸、五彩斑斕的森林和碧藍通透的海子都會讓人沉醉在稻城亞丁的美景之中,雪域高原最美的一切幾乎都匯聚于此,雪山被多彩的森林映襯著,倒映在大大小小的海子中,三座神山下的洛絨牛場,翠林密布,霧靄變幻莫測。稻城亞丁,讓無數人魂牽夢繞。

    來自上海的游客萬女士說:“我一直對甘孜心懷向往,甘孜州不僅自然風光迷人,生態環境優美,還具有多彩的民族文化,尤其是甘孜的山地戶外項目,我覺得一點不比歐美國家的差,以后有機會還會再來甘孜旅游。”

    澤仁擁珍,稻城縣蒙自鄉瓦格村村民,看準當地旅游業越來越紅火的勢頭,2014年在稻城縣城新區開了一個名叫“仲美”的大酒店,60多個客房,兼營茶樓和餐飲。“一年給30多名員工發工資花去120萬元。”澤仁擁珍介紹,她的酒店去年納稅超過30萬元。

    稻城縣通過鄉村旅游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就地創造就業機會,留守農牧民將通過旅游業脫貧致富。震憾風光迷醉五湖,康巴文化魅射四海;戶外體驗如夢如歌,自駕盛宴此起彼伏。繪山地藍圖,翹楚論劍;引世界關注,節賽聚首。從山花爛漫到地熱噴涌,賓朋蜂至;從碧海藍天到田園牧歌,詩畫天成……2017813日,稻城縣第三屆登秋節盛大啟幕,引來海內外賓客滿座。隨著旅游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宣傳力度逐步加強,稻城亞丁已成為人人向往的人間樂園,旅游黃金周期間,亞丁景區更是達到了日接待16000人次的極限。

    游客蜂擁來,群眾笑開顏。當雙臂向美景張開時,香格里拉脫貧便沒有空白地帶,沒有死角。旅游路段沿線和景區核心村熱鬧,理所當然被確定為旅游服務產業區。居民就地轉向參與旅游服務,旅游餐飲和特色產品加工出售一下子火起來。截至目前,稻城縣擁有酒店、商務賓館、民居共247家,最大接待量25873人,停車位達7100余個。通過近幾年亞丁景區的發展,稻城縣由八七扶貧的省定貧困縣,到縣級財政收入突破1個億,城鄉居民年均收入達到1.7萬元。2016年,稻城旅游總人數達到100萬人次;實現旅游業總收入8億元;旅游業直接從業人數達到5000人,其中貧困農牧民直接從事旅游業人數達到2000人;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000元。預計到“十三五”末,旅游人數達到300萬人次以上,旅游總收入突破30億元;旅游業直接從業人數達到1萬人,其中貧困農牧民直接從事旅游業人數達到3000人;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4000元,實現扶貧對象脫貧5074人,將稻城打造成為全國全域旅游先行縣。

    2016年,鄉城縣引進親德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采取“公司+農戶”的方式,在尼斯鎮、青德鎮、青麥鄉和然烏鄉改造精品民宿1339間客房(目前已經試營業),使老百姓閑置的民房變成了旅游接待的客房,改變了“捧著金碗討飯吃”的現象,把資源轉換為資產、資產轉換為資金、資金轉換為資本,使鄉村旅游成為鄉城縣今后致富增收的長效主導產業。

    巴吾村阿著木嘎大叔告訴記者,“我們這里是稻城——亞丁的必經之路,我們家的康薩莊園民宿接待2015年被評為四星級鄉村農家樂,我們家過去只有3間客房,每年接待游客的收入大概在20萬元左右,目前我們正在擴建、改進和規范我們的民居接待能力,今年10月將可以接待游客70——80人入住,接待能力提高了,收入也就會隨之增長,對此我們充滿了信心。”

    “十三五”期間,我州通過人員培訓、資金投入等方式,讓農牧民與旅游緊密相連,瞄準脫貧摘帽的281個村,積極創建1個旅游示范縣和11個旅游示范村,為全州探索出更多旅游扶貧的方法。

    “旅游+文化” 風景變“錢”景

    去年入夏以來,隨著八美墨石公園開園、協德油菜花節、“安巴農耕文化節”等文化旅游節會活動在道孚縣的相繼舉辦,大量游客蜂擁而至。記者在國道317沿線道孚境內看到,自駕車川流不息,不少游客在路邊與美景合影。八美鎮藝家酒店店長王正富告訴記者,協德的萬畝油菜花海受到廣泛關注,大量游客涌入道孚境內,他們的酒店標間天天爆滿。位于八美鎮上的四方緣酒店服務員告訴記者,深夜十點后還有游客前來就餐,午餐時間來晚了根本沒有座位,必須排隊等候。

    道孚縣委書記蒲永峰自豪的告訴記者,道孚旅游產業已全速進入2.0時代。道孚縣以文化旅游和美麗鄉村建設為特色,打造“蓮花寶地八美游”、“玉科草原風光游”、“走婚峽谷探秘游”“民居民俗風情游”等縣域精品文化旅游線路,多渠道帶動群眾脫貧增收。通過主攻G350旅游主線,織密各鄉村特色旅游精品線,實現景區景點串點成線,使道孚成為“四川省旅游西環線”“環貢嘎山兩小時旅游圈”“康北民族文化旅游線”中的大驛站,開辟出具有道孚特色的旅游大道。按照全域旅游發展戰略,從道孚實際出發,加快八美宗教文化與自然生態旅游區、玉科草原風情旅游區、扎壩民俗文化與峽谷生態旅游區三大旅游區建設。深度挖掘開發道孚農耕文化、扎壩走婚民俗文化等傳統文化精髓,通過舉辦萬畝油菜花節、安巴農耕旅游文化節等,打響“中國藏民居藝術之都”旅游品牌,吸引游客,增加收入。

    作為中國香格里拉生態旅游區的核心區,除了世人耳熟能詳的貢嘎雪山、稻城亞丁、世界最低海拔冰川海螺溝等世界罕見的自然美景,我州更是集中了四川全省50%尚未開發的自然生態和文化藝術世界級旅游資源。我州持續實施旅游優先的產業發展戰略,整合自然景觀、地域文化等優勢資源,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大手筆推進,大力發展山地旅游、紅色旅游、鄉村旅游、康養旅游。

    2017年,我州成功舉辦山地旅游節、環貢戶外挑戰賽等品牌文體活動和康定情歌節、理塘倉央嘉措詩歌節、鄉城白色灌禮節、道孚安巴節、石渠帳篷節、得榮情舞節等民俗節慶活動,環貢戶外挑戰賽被評為全國首批、全省唯一“國家體育旅游精品賽事”,通過異彩紛呈的文化節慶活動,集中展示了我州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絕美的景色,廣泛推動更寬領域、更大范圍、更高層次的合作,打造全州全域旅游升級版。

    2017年,我州規劃布局旅游綜合服務體73個,啟動開發優質景區10個,強力提升景區景點5個,全面打造4條景觀大道、6條精品線路,5A景區實現零突破,4A景區增至5個,3A景區新增3個,海螺溝景區 “廁所革命”被評為全國十大成功典型。大力拓展客源市場,提升“圣潔甘孜”形象,舉辦山地旅游節等節會賽事和推介活動7場。全年共接待游客1668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66億元,分別增長28.1%27.3%,我州成為全國熱度最高的全域旅游目的地之一。

    今年,我州全面實施“基礎設施建設年”行動。投資26.3億元,建設旅游項目75個,全面推進稻城亞丁、木格措5A創建和木雅圣地、鄉城藏鄉田園等8個景區4A創建,加快開發重點景區20個以上,積極創建海螺溝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強力推進4條景觀大道、6條精品線路建設,深化“旅游+”融合發展,大力建設智慧景區,深入推進“廁所革命”,建成旅游綜合服務體73個、旅游廁所127個。全面實施“旅游營銷宣傳年”行動。大力發展研學游、康養游、親子游、銀發游等新業態,打響中國“最美景觀大道”自駕騎行游、“最美鄉村古寨”休閑度假游、“最美雪山湖泊”觀光避暑游、“最美藏鄉田園”農牧體驗游“四大品牌”,全年接待游客2100萬人次,力爭達到220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10億元以上。

    

    

    

    

         

            

            

            

         

        

        

        

        

        

      

        

        

        

        

        

      

        

        

        

            

            

            

            

            

            

         

            

            

            

            

           

            

 

    


  • 上一篇:“慧心”施策推進 我州深度貧困脫貧攻堅
  • 下一篇:逐綠邁進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