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3年12月03日
■ 本報記者 文/圖
共建村支部在思考什么?結對親戚需要什么?怎樣與同心同向寺廟僧侶搭起溝通的橋梁?開展群眾工作以來,州旅游局黨組和群眾工作領導小組要求每個干部職工認真思考,傾情投入。該局引導全局干部職工從根源上理解群眾工作的核心,杜絕走過場,不僅為結對親戚、共建支部、幫扶寺廟排憂解難,同時發揮行業優勢,因地制宜,宣傳落實我州實施全域旅游發展戰略,幫助群眾找準發展旅游、勤勞致富的路子,切實給他們的生活和發展創造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有位有為
引導呷擁社區黨支部強素質重表率
呷擁社區位于稻城縣香格里拉鎮,處在全州旅游發展的重要區域,社區內現有57戶村民。今年初,州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肖鋒率工作組來到呷擁社區,與黨員座談、與群眾交流、與鎮黨委溝通,結合本職工作特點,進一步理清思路,超前謀劃全年工作,提出“三個圍繞”:圍繞稻城亞丁機場通航前各項準備工作重點,確保稻城亞丁“精彩亮相”; 圍繞香格里拉鎮區域旅游產業健康發展重點,確保社區旅游接待規范有序;圍繞社區黨組織戰斗力和黨員素質提升重點,確保自身建設堅強有力。
今年以來,無論是專程赴稻城開展群眾工作,還是在亞丁機場通航前的準備工作期間,州旅游局工作組都會來到呷擁社區同黨員群眾交流。在他們的多次溝通指導下,社區黨支部有位有為,工作得到極大的提升,黨支部和黨員在亞丁機場通航前的準備工作中起到了帶頭作用,他們協調村民在建設期間不亂蓋亂建,合理引導老百姓在風貌改造中發揮積極作用。同時,在州旅游局的幫助下,社區黨支部著手成立民居接待協會,增強旅游服務意識,制定相應制度,在價格、餐飲、旅游產品售賣等方面規范租戶行為,發揮協會作用協助解決游客投訴,維護旅游發展環境。通過這些措施,呷擁社區黨支部在引導全社區村民樹正氣,樹新風,建設和諧文明的社區環境,為建設打造香格里拉優秀旅游鎮等方面切實發揮了帶頭作用。
在群眾工作轉入第二階段的重要時期,正值村級黨組織換屆,州旅游局實地調研,把握高度,有針對地開展相關工作。隨著稻城亞丁機場的通航,越來越多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匯集在地處亞丁景區的香格里拉鎮,在全州全域旅游發展戰略推行的關鍵時期,村級黨組織換屆選舉工作如何調整工作思路,轉換工作重點,積極帶動共建共創的基層黨支部在全域旅游中發揮應有的作用,成為州旅游局支部共建共創第二階段的中心工作。
通過調研,州旅游局針對近年來香格里拉鎮投資旅游和從業的人數逐年增加的現象指出:鎮黨委和呷擁社區黨支部在換屆選舉中要有的放矢,及時轉變工作思路,改變工作方法,將過去的村級黨組織帶領村民抓生產、抓建設、保穩定的思路進一步擴展,要采用現代新型集鎮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同時將社區內思想過硬、發展旅游和民居接待的骨干逐步納入基層黨組織和社區居委會中,增強社區黨支部和社區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及時提升鎮和社區黨組織的工作,圍繞全域旅游發展、長治久安、建設文明和諧新社區發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
授人以漁
幫助親戚扶貧解困找準旅游發展致富路
德格縣普馬鄉有著良好的自然環境,老百姓一直沿襲著傳統理念,自發地保護著這里的生態環境。但該鄉地處較偏遠,基礎條件薄弱、經濟社會發展滯后、農牧民生產生活水平低。在結對認親中,州旅游局群眾工作組走訪調研,首先開展宣傳,同時積極進行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梳理和解決群眾訴求,共謀當地發展。
該局結合普馬鄉的實際,與州商務合作局通力協作,以項目建設為引領,以旅游開發為依托,以改善民生為根本,在實地調研、勘查的基礎上,共同梳理出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生態建設、民生及社會事業、政權及統戰建設五大類項目57個。與此同時,該局積極協調和聯絡省州扶貧移民局、德格縣、州縣環保局、水務局等部門,隨著這些項目的一一落實,將進一步加快普馬鄉的發展。
在旅游產業發展上,該局為普馬鄉量身定制,擬編制《德格多普溝景區修建性詳細規劃》,加快景區開發建設力度,并依托現有五所民族民間手工藝作坊,充分發揮商務合作、旅游等部門職能職責,大力宣傳普馬鄉土陶、木制品雕刻、銅鑄品等手工藝制品,提高群眾收入。
為切實改善普馬鄉群眾的生產生活環境,該局注重以民生為根本,強化社會事業發展基礎保障,積極協調相關部門進一步解決和改善群眾飲水難問題;通過入戶宣傳,進一步鞏固入學率;大力提升醫療服務質量,有效改善基層醫療服務設施設備;積極開展各類技術培訓,充分利用村級活動室等場所,大力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及實用技術書籍進農村活動,增強農牧民群眾自我創業能力,提升農牧民農業增收科學技術水平。
該鄉黨委書記和鄉長告訴記者,州旅游局務實的工作,不僅給老百姓帶來親人的溫暖,更給全鄉的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力。
真誠交心
同寺廟僧侶交朋友
著名的白教寺廟稻城著杰寺是州旅游局開展同心同向的寺廟,該局首先理順溝通渠道,真誠交朋友,同寺廟搭起溝通的橋梁。局黨組書記、局長肖鋒先后在稻城縣旅游、宗教等部門的陪同下,赴著杰寺開展同心同向活動,與寺管會負責人座談,現場了解基礎設施建設情況,關心支持著杰寺旅游開發建設工作,積極引導寺廟搞好旅游接待,參與社會化服務,同時真心實意地與僧侶們交朋友,噓寒問暖,關心他們的身體健康。
局黨組還安排宗教工作經驗豐富的黨組成員多次赴寺廟看望僧侶,耐心細致地向寺管會成員、僧侶宣講黨的十八大精神及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寺廟如何與時俱進、寺廟如何抓好自身發展、寺廟僧侶如何做到愛國愛教等內容,宣講過程循循善導,方法得當,易于接受,這些宣講在僧侶中收到了很好的反響。
為改善寺廟的外部環境,州旅游局積極協調省、州、縣相關部門,幫助著杰寺爭取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加快推進停車場、廁所、餐廳等旅游配套設施建設;組織力量對寺廟旅游講解詞、標識標牌等進行整理或設計, 幫助著杰寺完成《著杰寺旅游指南》的編寫印制工作,配合寺廟制作寺廟游覽線路圖和殿堂、佛像的說明牌,同時組織開展寺廟講解員培訓,邀請專業人員,對寺廟僧侶開展藏漢雙語培訓。鼓勵寺廟組織僧侶赴其它寺廟考察學習旅游接待成功經驗,為下一步參與旅游接待奠定基礎。切實扶持寺廟以旅游為載體,在全域旅游中投入到社會化服務,以寺養寺,提高僧人的生活水平。
圍繞寺廟關心的藏馬雞保護問題,州旅游局積極協調州林業局、稻城縣政府,爭取落實專兼職護林員崗位,加強森林資源和藏馬雞保護,促進人與動物和諧相處。
通過一年來實實在在的努力,州旅游局的工作得到了親戚們的肯定,換來了真情,拓寬了工作局面,無論在普馬鄉、呷擁社區,還是在著杰寺,群眾和僧侶由衷地說,州旅游局不僅送來了項目和問候,更送來了思想和理念,我們非常歡迎這樣的親人常回家走走。
談到開展群眾工作所取得的實效,州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肖鋒深有感觸,他告訴記者,群眾工作要有實實在在的生命力,不僅要投入真誠和愛心,更要講求實效,要與地區的優勢產業發展結合起來,以產業發展為支撐,幫助結對親戚、共建支部、同心同向寺廟解決切實困難和問題,幫助群眾找準發展致富的路子,同時,寺廟是社會單元,僧人是社會人,要以旅游為載體,引導寺廟參與旅游等社會化服務,通過這些社會化服務增進寺廟與社會的交流,增進民族間的了解和團結,和諧相處,真正實現交流、交往、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