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通建設如火如荼。本報記者 王明陽攝
在2014年這個春天里,甘孜州正以“敢于出招”的勇氣和“善于接招”的睿智,勇敢邁出全面深化改革第一步,著力化解制約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正視資源環境約束趨緊、轉型升級壓力加大、創新發展動力不足等問題,經濟民生工作目標明確,重點突出,亮點紛呈。
政府工作基調和預期目標
以舉全州之力推進群眾工作全覆蓋為總攬,以全域旅游統籌全州經濟社會發展,堅持“科學發展、加快發展、底部突圍”工作基調,重生態、強基礎、壯產業、惠民生、保穩定,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今年全州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5%,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6%。
關鍵詞:
優化產業結構,增強產業支撐
【要點一】優先發展旅游業。深入實施全域旅游發展戰略,進一步強化旅游發展意識、創優旅游發展環境,夯實旅游發展基礎,積極創建全國民族地區全域旅游試驗區。力爭接待游客800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80億元。
【要點二】有序發展能源業。加快開發太陽能、風能、地熱等新能源。竣工投產洞松、溪古等電站,新增裝機70萬千瓦;加快1800萬千瓦電站前期工作,力爭實現增加值34.1億元,增長13%。
【要點三】穩步推進礦產業。重點推進50宗礦產勘查工作,新增探明礦產資源金屬量40萬噸;啟動甘孜呷拉金礦廢渣廢石回收利用項目前期工作;加快推進雅礱江礦業、天齊鋰業等礦山項目建設;竣工鑫源礦業、融達鋰業、里伍銅業技改擴規,力爭實現礦業增加值11億元。甘眉工業園區力爭引進10億元項目2個以上,開工建設九龍灣壩等工業園區。
【要點四】努力壯大現代農牧業。圍繞旅游調結構、建基地、出產品、抓市場,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提高農業技術裝備水平,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52%,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38%以上。開工建設瀘定順河堰等骨干水利工程;全面提高畜牧業經濟效益,綜合施策加大牲畜出欄出售力度,出欄率達22%,商品率達16%。
【要點五】加快發展文化產業。全力打造康定情歌文化園區,積極培育康東多元文化、康北格薩爾文化和康南香巴拉文化三大產業區。力爭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4.5億元,增長18%,著力將文化產業培育成為我州新的經濟增長點。
【要點六】大力發展中藏醫藥業。推動海螺溝“中國南派藏醫藥傳承創新基地”建設,完成康定中藏藥產業園規劃前期工作,加快金馬藥業飲片廠和中藏藥材基地建設,建成瀘定中藏藥產業園一期工程,加大各種制劑、保健藥品的研發和運用力度,力爭中藏醫藥業實現增加值2.3億元,增長13%以上。
關鍵詞:
改善基礎設施,破解發展瓶頸
【要點一】全力打好交通攻堅大決戰。完成交通建設三年集中攻堅任務,實現全州現有國道和90%的省道達到三級以上標準。全面開工雅康高速公路、跑馬山隧道等項目,加快推進成康鐵路、格薩爾機場、亞丁機場至格聶山公路等項目前期工作。建成通鄉油路300公里、通村公路800公里。
【要點二】強力實施“電力天路”工程。竣工新都橋500千伏,雅江、茨巫220千伏等81個輸變電項目;開工鄉城500千伏變電站擴建、長河壩電站500千伏等15個輸變電項目。解決201個鄉、1600個村、23.4萬農牧民群眾的缺電問題,徹底結束無電鄉歷史。
【要點三】加力提升信息化水平。新建光纜3000公里、2G基站100個、3G基站250個,實現主要交通線路和主要景區信號連續覆蓋;啟動4G移動通信,新建4G基站230個;新增有線帶寬接入端口2.3萬線,力爭出口帶寬達到80G,讓所有鄉(鎮)告別無寬帶歷史。
【要點四】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按照“完善功能、彰顯特色、強化管理、提升品質”的要求建好縣城,按照“傳承文化、順應自然、整潔環境、和諧共融”的要求做美村寨,整合資金1.2億元,打造幸福美麗新村19個,不斷改善和提升鄉村面貌。
【要點五】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積極創建國家主體功能區建設試點示范地區,實施好川西藏區生態保護與建設規劃,編制完成甘孜州生態文明建設規劃。研究生態產業,發展生態經濟,讓藍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凈土更加圣潔美麗。
關鍵詞:
實施民生工程,增進群眾福祉
【要點一】強力推進教育事業。加快建設州高級中學,啟動一批教育園區、一批片區寄宿制學校、一批鄉鎮幼兒園建設。實施“三免一補”和免費學前教育等教育惠民政策,讓所有學生不因家庭貧困而失學。抓好“9+3”免費中職教育工作。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積極創建藏區一流教育州。
【要點二】大力發展衛生事業。全面落實“健康甘孜2020”衛生事業發展意見,著力推進醫療衛生“五大體系”建設,努力解決群眾看病難、就醫難的問題。開展大病醫療保險工作,住院實際報銷比例力爭達到65%以上。建設標準化鄉(鎮)衛生院40所、標準化村衛生室100個。
【要點三】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建設12個縣級圖書館、文化館和8個縣級綜合檔案館,啟動13個縣級全民健身活動中心、康巴文化研究院“四大工程”和農牧民培訓演藝中心等工程。
【要點四】切實加強社會保障。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新增城鎮就業7000人。加大保障房建設力度,建成保障房2854套,改造農村危房1.2萬戶、棚戶區5076戶。
【要點五】抓好扶貧移民工作。推進新村、產業、勞務、移民和社會“五大扶貧”工程,啟動區域發展扶貧攻堅規劃,改善1.75萬貧困人口生產生活條件。抓好安全飲水工程,解決6萬人飲水安全問題。
【要點六】強化人才科技支撐。大力實施“百千萬康巴英才工程”,抓好訂單定向人才培養,力爭招生480人。以“強科技、興產業、惠民生”為主線,提升創新能力、加速成果推廣、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關鍵詞:
深化改革開放,激發市場活力
【要點一】全面深化改革。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穩妥統籌推進各項改革。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完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體制;抓好金融機構改革,加快構建地方金融體系;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完善政府預算管理體系;推進土地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積極探索建立生態主體功能區建設各項制度。
【要點二】努力擴大開放。主動“走出去”,“鞏固廣東、開辟浙江、走進北京”,積極參加2014年西湖國際博覽會、中國國際食品博覽會、中國西部國際采購商大會、第十五屆西博會、深圳文博會等活動,舉辦好圣潔甘孜走進北京、走進浙江等推介活動。
【要點三】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抓住“基地、企業、產品、市場、品牌”五大環節,立足“本土+引進”、堅持“平等+特殊”、突出“服務+法制”,按照“非禁即入、公平待遇”的原則,加大政策造商、產業造商、環境造商力度,培育一批市場前景好、發展能力強、帶動致富快的民營企業,在全社會形成“合法經商光榮、拉動就業有功”的濃厚氛圍。(記者 袁飛 宋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