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聚焦甘孜 >> 瀏覽文章

用心為民辦實事——州人大代表建華的履職感言

甘孜日報    2020年01月17日

◎本網見習記者 丁瑤

“我們青德鎮景色很美,在這個村景相融、鄉土氣息濃郁的地方,在親近自然的慢生活中,不僅讓人身心得到放松,還可以盡情感受人與環境的和諧,盤坐菩提樹下看云卷云舒,欣賞田園美景。這就是我們夢想的世外桃源……”1月14日,剛一坐定,州人大代表、鄉城縣青德鎮鎮長建華就向其他人大代表介紹起鄉城的藏鄉田園。

青德鎮是鄉城藏鄉田園4A級景區的核心區,是農旅融合的典范。該鎮依托環香格里拉旅游環線的地理優勢,挖掘藏鄉田園特色文化,走“民宿接待+特色農產+鄉村旅游”的路子,讓群眾吃上了“旅游飯”,走上了致富路。

“青德鎮有如此這般境況,我這‘人大代表’身份幫了大忙。因為是州人大代表,自然有種履職責任感。擔任人大代表以來,我走遍了青德鎮以及與青德鎮情況相似的尼斯鎮、青麥鄉、然烏鄉,對農村發展進行了詳盡調研,為青德鎮的發展找到了一條科學發展之路。”建華為身為州人大代表而感到自豪。

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留存多少真情。“真正好的建議是從群眾口中獲知的,只有走村串戶與群眾交談,把他們當親人,才能聽到他們掏心窩子的話。”建華始終牢記“人民代表為人民”,用建議傳遞群眾呼聲,用行動詮釋代表責任。

對人大代表身份的認識,建華用“橋梁”一詞來概括。“我把黨和政府的聲音傳遞下去,把群眾的呼聲傳遞上來,上接‘天線’,下接‘地氣’,讓民意民聲有個表達的通道。”建華覺得最大的收獲就是自己有幸成為群眾的傾聽者,群眾愿意向自己傾訴煩心事。

談及履職經歷,建華這幾年來在基層真切地感受到了百姓生活條件的改善和精神面貌的變化。特別是脫貧攻堅實施以來,群眾從甘當貧困戶到越來越怕落后,他們的內生動力被激發出來了,他們越來越想從干部口中得知政策和機遇,尋找適合自身發展的產業,這對人大代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學習、不斷深入基層,走進群眾心里。”

在建華的隨身挎包里,有一本厚厚的民情筆記本,密密麻麻地寫滿了全鎮各村的村情實際及群眾所遇到的困難。“群眾的事情無小事,哪怕是芝麻大的事,我們也要認真對待。”作為人大代表,建華白天走村入戶了解情況,晚上便對所了解的情況進行分類匯總,一條條梳理出來,一條條進行辦理。她說,幫群眾做事是人大代表的使命,也是人大代表的幸福。

建華告訴記者,在她下鄉時,村民總拿著一沓門診單和藥店的發票問他們可不可以報銷,她發現慢性病治療報銷比例小,給群眾生活帶來很大壓力,這是群眾希望作為人大代表的她能給人代會帶來的“口信”。“有了健康才有小康,得到很好的醫療保障是當前群眾的殷切期盼,此次人代會,我還帶來了《建議慢性病藥店買藥和門診費用納入報銷范圍》的建議。”

“我們每年所反映的問題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都有所回應,問題得到了上級部門的重視,并認真解決,這讓我們更加充滿信心為百姓發聲,積極履行人大代表的責任。”建華說,她會一如既往做好群眾的“傾聽者”,當好群眾貼心人。



  • 上一篇:當好人民“代言人——州人大代表劉俊履職記
  • 下一篇:代表風采丨州人大代表洛絨降措的履職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