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聚焦甘孜 >> 瀏覽文章

山盛實念環保“經”

《甘孜日報》    2014年03月25日


石灰礦運輸管道。  
 
     如今,霧霾,隨著在新聞、互聯網上高頻率出現,已成為人們熟知的詞匯。冬季全國多地出現嚴重的霧霾天氣,霧霾嚴重影響百姓生活。霧霾天氣的成因是因為很多工廠排放廢氣等不達標,污染了環境。在空氣質量好、山清水秀的甘孜州,我們有著蔚藍清透的天空、清新香甜的空氣,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步伐的加快,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加速推進,怎樣未雨綢繆提前“防、治”環境污染呢?民營企業山盛有限責任公司自開業之初就為此進行積極的探索,認真地念起了環保經。 
    環保意識超前起步爭先
    2006年當聽聞山盛公司將在冷磧鎮興建水泥生產廠時,附近的村民是有顧慮的,村民們害怕水泥廠粉塵飛揚、晴朗天空被霧氣籠罩。但很快,村民們的顧慮打消了,這個新建的水泥廠并沒有揚起漫天塵土,也沒有轟隆作響震耳欲聾。好奇的村民,開始關注這個山盛水泥廠。村民發現,這個水泥廠,不僅有高高聳起的廠房、寬敞清潔的廠區、從山上綿延幾千米的采石通道,而且還有長蛇般的采石管道,既節約成本又減少了污染。
    環境保護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企業發展是硬道理,環境保護更是硬要求,這是山盛公司給予村民的承諾。山盛公司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該公司成立之初即把環保放在了公司的生產發展的重要位置來思謀的。2006年,該公司成立之時,為避免因礦山開發對周邊農用土地的破壞,該公司在礦山建設中,投入2000多萬元,將礦山周邊的農用土地全部征購,統一進行規劃和環境保護。水泥生產的環保措施重點是減排,該公司投資5000多萬元,從礦山施業區打通了通往廠區的3.06KM原礦運送隧道,避免了原礦運輸造成的汽車尾氣排放和道路揚塵對環境的影響。
    山盛公司認為,工業發展不能單單靠“表面功夫”,要真環保。該公司在環保上不惜投入,使用干法旋窯水泥生產工藝減小污染、在環保設施上增加投入,這樣,污染降低了水泥運行成本增大了。但從長遠謀劃,治理好污染才是企業更為科學的發展路徑。 
   環保舉措得力躋身龍頭
   在水泥生產過程中,該公司年設備冷卻水用量超過70萬立方米,為節約水資源,減少廢水排放,公司投資580余萬元,建成循環水處理系統,通過多級沉淀過濾和生物凈化,實現廢水回收利用,達到零排放。循環處理之后的水,排到專用水池,水池里養上了幾百尾魚,這樣該公司的水泥生產區也得到凈化、美化。該公司用先進的環保理念打造了綠色水泥。
   走在該公司水泥廠區內,沒有轟鳴的機器聲,上班的工人也并非“滿面粉塵泥灰色”。在山盛到裝運水泥的小魏師傅說:“來這里裝運水泥,不用擔心弄一身灰。裝車前,該公司有專門的洗車點,清洗干凈車輛,在該公司設計的裝運水泥通道,將車停放好,打包好的水泥通過傳送帶裝上了車。裝好后,我們也可以心情舒暢地出發。”在裝車時,師傅們休息時,還可以到凈水池邊休息、看看魚、喝喝茶。
   幾年來,該公司進行了四次生產工藝技術改造,投入進行脫硫脫硝、電收塵改袋收塵、利用余熱發電、建循環水池,在提升生產工藝水平、提高自動化程度的同時,始終把環保工作放在生產工藝提升改造的首位,淘汰落后環保設備,配套建設先進的環保設備。
   山盛水泥是我州民營企業自己投資建設的項目,該公司以甘孜經濟社會發展為已任,公司經過16年的發展,已成為我州最大的民族工業企業,該實業(集團)公司旗下的山盛水泥有限責任公司自2008年該公司的首條水泥生產線投產以來,目前年產水泥已達70萬噸,遠銷省內外,總產值達1.5億元,成為了州內水泥生產的龍頭企業。( 謝輝 文/圖)
 
 
  • 上一篇:社會實踐報告會開招聘人員眼界
  • 下一篇:省、州藏漢雙語聯合宣講團走進爐霍壽靈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