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 2014年05月12日
近日,從全州一季度經濟形勢分析電視電話會議上傳出的消息,一季度,全州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1.68億元,增長4.7%。第二產業完成投資48.27億元,增長29.6%;水電開發完成投資39.87億元,增長26.3%;電網建設完成投資7.18億元,同比增長91.1%;城鎮公共基礎設施投資1.44億元,增長9.3倍;全州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4.79億元,完成預算的19.17%,增長13.6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793元,比同期增加564元,增長10.8%;增幅比全省高1個百分點。農牧民人均現金收入達到847元,比同期增加130元,增長18%;增幅比全省高5.5個百分點。
但是,其他各項指標并不樂觀,一季度,全州地區生產總值25.75億元,同比增長0.2%,同比回落12.4個百分點,全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64億元,增長11.6%,增速較同期回落0.8個百分點,工業生產大幅下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23.1%,較去年同期回落37.6個百分點。
在一喜一憂中,我們不妨冷靜地分析一下,是什么原因導致全州一季度經濟下滑呢?據有關部門專家分析,主要是指標、工業、投資和三產方面的問題。
指標方面主要指標數據增速同比均不同程度回落。固定資產投資回落15.3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回落37.6個百分點、公共財政收入回落26.93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回落0.8個百分點。工業方面由于今年降雨量少,大渡河、九龍河等主要河流來水量同比減少10%左右,瀘定、久隆、江邊電站等重點企業發電量減少;部分水電企業在枯水期進行檢修,生產負荷減少;一些重大項目相繼竣工,部分礦山企業和水泥廠停產檢修、改造,工業用電量銳減,新的增長點尚未形成。礦產業方面受國家政策和宏觀經濟形勢影響,原礦采選業實行節能減排限制性生產,礦產品價格同比大幅下降。銅、鉛、鋅、金、銀價格分別下降30%、20%、15%、10%、50%左右,導致礦山企業利潤空間下降,生產動力不足,一季度停產、半停產企業達14家。1至2月,規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78億元,下降7.7%。投資方面一是新開工項目平均規模下降。一季度,新開工項目個數為20個,同比增加1個,但項目總投資僅16.17億元,同比下降38.5%,平均規模下降41.5%,對投資的拉動作用明顯減弱。二是交通投資明顯回落。國道318線東俄洛至海子山改造工程、省道217、218線理塘縣城至稻城亞丁改擴建工程、省道217線甘君段及馬石段改擴建工程、甘白路等重點交通項目完成投資不到年計劃的1%。一季度交通投資同比下降57.6%。三是項目入庫不及時。而在第三產業方面現代服務業培育緩慢,消費外流嚴重,限額以上商貿單位量少質弱。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之年,也是加快完成“十二五”規劃的關鍵之年。為全力扭轉一季度我州經濟下滑勢頭,我州制定“七個要發展”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在抓項目、促投資上止滑求升;在保工業、穩增長上止滑求升;在促消費、擴內需上止滑求升;在抓“三農”、促增收上止滑求升;在培財源、強征管上止滑求升;共同推動全州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目標已經確定,任務急需落實。
根據我州經濟運行規律,二、三季度是我州經濟發展的黃金季節,經濟活動將進入活躍期,一大批重點項目將復工或開工建設;各類電力、礦山、加工企業進入生產最佳時節;旅游將迎來旅客高峰;農產品產出和中藏藥、野生菌采集將促進農牧民增收。預計上半年全州經濟將在一季度的基礎上呈現出止滑回升的發展態勢。(記者 宋志勇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