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4年05月27日
本網訊(羅凱)州國土資源局按照“保資源、保紅線、保權益、防地災、正作風”的工作基調,將教育實踐活動與業務工作有機結合,盡心盡力維護群眾權益。
以“資源開發、取信于民”,將教育實踐活動與礦產資源開發有機結合。努力將礦山企業打造成為利益協調、生態環保、安全有序的和諧礦山、綠色礦山,實現“開發一方資源、帶動一方發展、造福一方百姓、保護一方生態”的礦產資源開發目標。
以“國土項目、服務于民”,為有效防止包蟲病,從地下水源安全供水角度,爭取了近2億元的包蟲病區地下水源調查與安全引水打井工程項目。加快災后恢復重建工程進度,避免和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繼續保持我州連續三年地災“零死亡”佳績。讓農牧區百姓共享土地連片整理開發成果,促進項目立項建設。
以“維護權益、執政為民”,結合我州建設用地指標緊缺的狀況,起草耕地占補平衡方案,大力實施土地開發整理,增加了補充耕地指標,緩解了全州耕地占補平衡指標緊狀況。切實保障農牧民切身利益,深入開展國土資源系統“下基層接地氣轉作風促發展”活動。起草了《甘孜州農村宅基地管理暫行辦法》,明晰權責,屬地管理、嚴把審批,堅守節約集約用地紅線。
以“情系國土、執法為民”,州國土資源局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積極規范全州寺廟及宗教設施用地,有序推進寺廟規范化管理。截止目前,已完成確權登記寺廟157座、完成寺廟用地打樁定界135座;深入各縣開展國土資源違法整改查處專項督查。
州國土資源局還利用走基層、黨員雙報到、義工日等活動,主動向支部共建共創點、結對認親聯系點、礦山企業等單位和農牧民群眾,發放征求意見表、設置意見箱、召開坐談會、登門納諫、公開12336熱線等,廣開言路,虛心聽取意見,認真梳理問題,建立建議意見和“四風”突出問題整改事項臺帳,堅持邊學邊改、立行立改,建立長效機制轉作風、凈環境、抓落實,確保教育實踐活動不虛不偏、不走過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