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已到初夏季節,但在海拔近3900米、位于青海和四川交界處的色達縣,夜里依然寒意逼人。25日晚21時許,記者在色達縣城6公里外的洛若鄉甲修村看到,一處工地燈火通亮、機械轟鳴,在夜色蒼茫的草原上格外醒目。
這里是色達110千伏變電站新建工程的現場,十余名工人正在對變電站構架基礎及重要設備房屋基礎承臺進行澆筑。工人們需要連續戶外作業兩個小時才能完成澆筑,而當晚氣溫只有8℃,還伴有四級大風。
“盡管在高原作業很累、很苦,但如果能盡快建好這個項目,讓色達老百姓用上穩定的電,我的臉上也有光!”42歲的項目安全員曹大義對記者說。
記者了解到,這項工程是四川藏區“電力天路”建設的重要項目之一。變電站建成投運后,將通過“新都橋—甘孜—石渠”骨干電網,把色達縣的電網與四川主電網聯通,徹底解決色達老百姓用電難的問題。
“我們有句順口溜叫‘三天不停電,不是色達縣’。”項目經理宋志朋告訴記者,由于色達電網長期孤網運行,枯水期的電力供應得不到保障,即使是縣城也需要分街區拉閘限電。用電難,使當地經濟難發展、民生難改善。
宋志朋說,有時白天停電會影響施工進度,加上一些澆筑要求連續作業,因此工程常常需要夜間施工,項目今年4月1日正式開工至今,在具備一定的溫度條件下已經開展了三四次夜間作業。
記者從國家電網四川省電力公司獲悉,預計明年實現四川甘孜藏區全覆蓋的“電力天路”工程,已進入攻堅階段,面臨的困難也前所未有。記者連日來在道孚、色達等地的施工現場了解到:一些高海拔地區直到5月初仍然還有很厚的凍土層,影響施工進度;部分線路的鐵塔位于海拔4000米以上,需要索道、馬幫齊上陣才能將物資從公路邊運送上山;高原天氣一天數變、高海拔施工效率低下等諸多因素,常常帶來許多不可預期的變化。因此,各項工程都在搶抓工期。
色達110千伏變電站項目的水電工張天賜今年準備結婚,但因為家里選定的婚期與工期沖突,他不得不將婚期推遲到年底。“施工人員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我要是請假就沒有人接替我的工作,想到工程會因此耽誤,心里就特別過意不去。”張天賜說,早一天建好變電站,就早一天為藏區百姓送去光明。
宋志朋告訴記者,按照施工計劃,色達110千伏變電站將于今年10月前正式投運,隨著夏季氣溫升高,未來夜間施工的頻率還將提高。(楊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