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2年08月04日
本網訊 近年來,州委教育工委、州教育和體育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族團結進步的重要論述,緊緊圍繞“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上好思政、法治、團結“三課”,全面建強學生“靈魂鏤刻”思想教育陣地,不斷夯實思政育人、法治育人及團結育人基礎,鑄牢學生民族團結及中華民族一家親思想根基,全力補齊學生法治短板,在鑄牢廣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展現教體作為。
上好“思政課”夯根基。編印《愛國》《守法》《感恩》等本土思政系列讀本,在全州青少年學生中厚植愛黨愛國、愛中華民族及愛社會主義情懷;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各門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受教;以“系好人生第1??圩印薄拔遗c祖國共奮進”“童心向黨”等為主題,以愛國主義教育、紅色教育、中華傳統文化和民族優秀文化教育等為主要內容,開展思政教育等系列活動9200余次。
上好“法治課”補短板。依托法院、檢察院、派出所、看守所等部門,通過“檢察開放日”“模擬法庭”“警校共建”等形式,在18個縣(市)建立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不斷增強青少年法治觀念和自我保護意識,努力營造和諧穩定的成長環境。以“崇德向善·厲行法治”為主題,通過法治副校長(輔導員)開展專題講座、法治演講等,使法治教育深入人心。目前,開展《憲法》《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宣教活動12000余場次。
上好“團結課”凝共識。鑄牢團結總基調,在小學高年級及初中開設民族團結進步專題教育課,各學段不少于12課時,各校結合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班(隊)會、主題團課、社會實踐等活動,積極培育青少年學生對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認同。把鍋莊、弦子、踢踏等民族舞蹈引進學校大課間,實現全州80%以上的中小學校均有課間舞蹈,目前各校開展各類校園藝術活動9000余場次。
余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