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論提升執行力
■ 本網評論員
“一步實際行動勝過一打綱領”。執行力是貫徹落實黨的方針政策、完成預定目標的操作能力,是各部門工作的生命力。當前,執而不行、落而不實依然成為一些部門影響工作開展的“瓶頸”,成為制約事業發展的“短板”。執行不力、效率不高,與制度建設的弱化乃至缺失不無關系。因此,要提高執行力,必須強化制度建設。
完善制度建設是提高執行力的前提。提高執行力,必須注重制度的完善和創新,建立以制度激勵約束、以制度管人管事、以制度執行落實、以制度檢驗成效的良性機制,以此來督促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要強化執行責任意識,讓每位執行者充分認識到提高執行力是份內之事,以事業大如天、責任重如山的精神,去做好手中的每一項工作。要建立健全定責執行制度,制定切實可行的行動方案,明確工作目標任務、參與人員、時間進度、操作流程、達到的成效等,讓執行任務與執行者一一對應。要建立跟蹤落實制度,針對執行過程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樞紐,做好每一件小事,及時調整執行方法,努力達成實效,讓群眾滿意。
完善督查制度是提高執行力的保障。鐵的制度是推動執行的根本,加強督查是推動落實的助推器,制度不能只掛在墻上、停留在嘴上,必須落實在行動上。軍隊依靠鐵的紀律鑄就鋼鐵長城,單位和部門也必須依靠鐵的制度推動工作。只有制度還不行,還必須加強督查,有布置沒監督等于零,有安排沒落實等于零,要強化督查落實制度,把經常性的工作督辦與深入實際的明察暗訪結合起來,對執行的過程、任務、目標進行全面督查,獎懲分明、公開透明,與當事部門的工作業績評估直接掛鉤,以達到激勵先進、鞭策后進、改進工作、提高執行力的目的。
提高執行力是一項長期任務,我們必須以鍥而不舍的精神、攻堅克難的勇氣、一抓到底的決心,不斷完善制度建設,在全社會形成自覺執行的風氣,為全州實現底部突圍提供堅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