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康巴時評 >> 瀏覽文章

既要“摘窮帽”,更要“拔窮根”

《甘孜日報》    2015年10月12日

    ■ 本網評論員
    州委書記劉成鳴最近在基層調研時一再強調,我州扶貧攻堅既要“摘窮帽”,更要“拔窮根”。如此發人深省的話語,可謂是一語中的,直指問題要害。
    眼下,我州扶貧攻堅硬仗已經全面打響,如何確保在既定的時間節點讓全州18個片區縣和1360個貧困村如期全部“摘帽”、17.45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如期全面脫貧?怎樣才能真正做到既“摘窮帽”更“拔窮根”?實踐證明:“窮根”若在,“窮帽”難摘。推動從“摘窮帽”向“拔窮根”轉變,既是對我州扶貧攻堅實踐探索的重要經驗總結,更是立足我州扶貧攻堅新的階段性特征所作出的重要戰略決策。
    “拔窮根”,必須首先斬斷思想之“窮根”。有道是:“富口袋,須先富腦袋”。當前,思想上的“窮根”,仍是決定我州扶貧攻堅全局的主要矛盾。在扶貧攻堅決戰決勝階段,不斬斷“等、靠、要”的思想弊端,到頭來恐怕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拔窮根”,關鍵是要“好鋼用在刀刃上”。資源都是有限的,扶貧攻堅不能下“毛毛雨”。劉成鳴指出,我州作為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和全省扶貧攻堅“四大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所有縣都是貧困縣,一半左右的行政村都是貧困村。全州面臨著貧困量大面廣程度深、脫貧致富基礎十分脆弱、部分群眾思想觀念落后、反分維穩牽扯精力大、因災因病致貧返貧現象突出、扶貧攻堅時間極為緊迫等嚴峻形勢。言簡意賅的形勢分析,既一針見血地道出了“窮根”的命脈所在,更深刻地揭示出了集中攻堅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
    “拔窮根”,核心是要做好發展這篇大文章。要立足“六個精準”,集中力量實施“五個一批”扶貧攻堅行動計劃,合力攻堅飲水難、出行難等“六難”問題,著力培育發展特色農牧業、旅游產業、生態保護建設、能源礦產資源開發等一系列富民惠民產業,著力推進教育事業優先發展、衛生事業加快發展和鄉村新風正氣塑造,切實把打好扶貧攻堅戰與保持全州社會政治穩定結合起來、把扶貧開發攻堅與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結合起來、把“五個一批”精準扶貧與區域連片開發結合起來、把政策幫扶和對口援助與調動群眾積極性和發揮群眾主體作用結合起來、把扶貧開發攻堅與群眾工作全覆蓋結合起來,標本兼治,綜合施策,打好“組合拳”,演好“連續劇”,攻堅“硬骨頭”,真正讓貧困群眾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
    不可否認,目前我州貧困地區的“窮根”還很多,有的甚至盤根錯節、根深蒂固。但同樣不可否認,當前,我州已具備向貧困發起“總攻”的有利條件。只要我們始終堅持以發展為動力,緊緊圍繞扶貧攻堅既定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就能有效處理好扶與被扶的關系,就能從政府唱“獨角戲”轉變為全民跳“廣場舞”,就能從“授之以魚”變為“授之以漁”。
    我們堅信:只要方向明確、執行有力,久久必見成效;只要依托發展、拔除“窮根”,“窮山”定能變“金山”。
 
  • 上一篇:多一些直來直去
  • 下一篇:全力做好產業扶貧“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