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維祥 秦松
康定文明創建路徑在哪?“木桶”理論認為,木桶的盛水量,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木板。這一理論形象地揭示了“短板”,即薄弱環節對整體的“致命”影響。目前,市民文明素質不高,文明城市創建積極性、主動性欠缺,是康定創建文明城市最致命的“短板”。
城市文明是城市競爭力的核心要素,是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重要標志。市民素質又是城市文明的核心,在城市文明建設中起著根本性的作用,市民的文明舉止是城市文明的體現。如果說市民是城市中最活躍的因素,那么市民素質就是城市的第一張名片。市民的參與率和支持率的高低,決定著文明城市創建的成敗。市民的公共意識、公共道德水準,決定著城市居民的公共行為,影響著城市公共環境,體現著城市的精神氣質和外在形象。當前,少數康定市民的一些不講文明、不道守道德的行為依然存在,既損害了其他市民的合法權益,更極大地損害了城市的形象,這與康定打造世界歷史文化名城、國家級旅游精品城市極不相符。良好的市民素質,是建設秀美康定的動力之源、發展之本、創新之基、人文之美。
如何縮小康定市與其它先進市、縣在文明城市創建上的差距,首先,該市上下應以創建第四屆省級文明城市為契機和載體,齊抓共管把強力推進城鄉環境“十亂”集中整治與建立長效科學管理機制結合起來,不斷改善城市軟硬環境,提升城市服務水平。其次,要以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質為突破口,把滿足市民精神文化需求與提升市民素質結合起來,加強宣傳教育,積極引導廣大市民樹立良好的道德觀念,自覺遵守社會公德,維護公共秩序,養成文明出行、文明乘車、文明娛樂、文明用語、文明交往等良好行為習慣。
總之,積力之所舉,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無不成也。只有最大限度地調動每個康定人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齊心協力共建美好家園,才能不斷提升康定的文明程度,捍衛康定首位城市的文明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