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康巴時評 >> 瀏覽文章

城鄉提升促和諧

《甘孜日報》    2016年01月27日

    ■本網評論員
    身處“十二五”“十三五”交替之際的歷史新方位,面對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挑戰,州委十屆八次全會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提出大力實施城鄉提升戰略,推進“兩化”互動和城鄉統籌發展,做強縣城,做優鄉鎮,做美村寨,加快推進高原特色城鎮化建設和幸福美麗新村建設,努力構建城鄉一體化發展格局。這是州委堅持問題導向、破解城鄉發展瓶頸的應對之策,也是著眼未來謀劃全局的戰略考量,具有重大理論意義和實踐指導作用,是“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要發展理念之一。
    “十二五”期間,我州城鄉建設成就輝煌,但從區域差距到城鄉差距,再到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發展不同步,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突出,暴露出發展面臨的瓶頸制約,更催生著城鄉發展理念與方式的深刻轉變。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實施城鄉提升戰略,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破解城鄉二元結構難題,要改變“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失衡問題;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無論是區域協調發展還是城鄉協調發展,既要考慮鞏固和厚植原有優勢,也要著力破解難題、補齊短板,在加強薄弱領域中增強發展后勁。各地實際情況不同,優勢和問題各異。只有善于運用辯證思維指導工作,既突出重點,也統籌兼顧,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地把提升城鄉戰略理念落到實處,才能取得實實在在的發展成果。
    實施城鄉提升戰略,要堅持規劃先行,強化村莊規劃的科學性和約束性,提升農村基礎設施水平,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要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重點搞好垃圾、污水處理和改水改廁,加快改善村莊衛生狀況,讓農村成為農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要發揮好新型城鎮化對農業現代化的輻射帶動作用,保障進城農民工及其隨遷家屬平等享受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引導有技能、資金和管理經驗的農民工返鄉創業。
    “讓貧困群眾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增加公共服務供給,建立符合實際、比較完整、覆蓋城鄉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這是州委、州政府向全州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我們一定要強化措施,強化責任擔當,在實施城鄉提升戰略中,向全州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答卷。

     
    
  • 上一篇: 交通先行關鍵在“行”
  • 下一篇: 干部召回是對群眾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