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德培
近日,省政府在廣州、上海舉辦了四川省藏區彝區產業扶貧專題推介會。推介會以“共筑致富路,共圓中國夢”為主題,以三州的生態旅游、新能源開發、綠色農業、中醫藥種植等特色產業為賣點,面向珠三角和長三角共400余家企業,推介甘孜、阿壩、涼山三州的優勢資源和特色產業。
脫貧攻堅,難在見真效、見長效,難在不斷提高脫貧效果的可持續性。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更加注重教育脫貧,扶貧必扶智。要做好扶智工作,“引進來”和“走出去”是工作的關鍵。走出去開展產業扶貧專題推介并激發珠三角和長三角等發達地區相關企業的合作興趣,目的是為把先進發展理念、先進生產力、關聯產業鏈、互動合作流引進來,一出一進、一放一收間,加速實現藏區彝區的產業脫貧。
把資本引進來,讓優勢走出去。藏區彝區產業扶貧要立足當地實際,打開特色農業發展脫貧、能源礦產開發脫貧、旅游觀光項目脫貧等視野,打包推出能礦資源優勢、旅游資源優勢、高原特色農產品規模化種養優勢,引入優質合作伙伴,以資源博資金,以特色促合作,以互利帶產業,利用產業延伸的資本流、服務流、觀光流及相關物流,促進藏區彝區群眾脫貧增收。
把保險引進來,讓保障走出去。保險是市場經濟條件下風險管理的基本手段,是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支柱。在藏區彝區扶貧工作中善用保險杠桿,就是借助保險的保障杠桿,化解藏區彝區特色農業抵抗凍災、疫病、洪水等造成的因災致貧、因災返貧風險;就是運用保險的擔保杠桿,幫助藏區彝區農業經營主體順利獲得貸款,扶持其實現特色農業規模化經營;就是用足用透一些保險企業集銀行、保險、投資于一體的綜合優勢,推動藏區彝區特色產業獲得融資授信、低息貸款、股權投資等多樣化扶持。
把信心樹起來,讓信任走出去。藏區彝區一些地方深度貧困與自然條件、民族宗教、社會治理等復雜因素交織在一起,脫貧攻堅更具特殊性和艱巨性。一些群眾對脫貧攻堅的信心不足,這就需要真抓實干地落實好中央和省委有關民族地區脫貧攻堅的部署,通過先期援建、學習參觀、榜樣示范,使當地群眾愿脫貧、能脫貧、敢脫貧的信心樹起來,讓藏區彝區群眾在黨員干部帶頭干、帶領干的引領下,主動發揮主觀能動作用自己干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