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康巴時評 >> 瀏覽文章

織密黨內監督之網

甘孜日報    2016年11月23日

    ■劉莉霞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對強化新形勢下的黨內監督作出頂層設計,為加強和規范黨內監督提供了基本遵循,體現管黨治黨理論和實踐創新成果。《條例》實施標志著全面從嚴治黨、依規治黨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

    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黨的建設絕不容許存在不受監督的權力,也絕不容許存在不受監督的組織或個人。落實《條例》,進一步織密黨內監督之網,“網”住組織行為和個人的行動,既是方向也是手段既是出發點也是落腳點。我們必須做到做到黨內監督全面覆蓋、上無禁區、下無死角、外無后路、沒有例外。

    織密黨內監督之網,首先要健全責任鏈條。“欲成方圓而隨其規矩,則萬事之功形矣”。《條例》在黨內監督體系上,黨中央實行統一領導,黨委(黨組)負責全面監督,紀律檢查機關負責專責監督,黨的工作部門進行職能監督,黨的基層組織開展日常監督,黨員進行民主監督。第一,黨的中央委員會、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全面領導黨內監督工作。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每年聽取中央政治局工作報告,監督中央政治局工作,部署加強黨內監督的重大任務。其次,黨委(黨組)在黨內監督中負主體責任,書記是第一責任人,黨委常委會委員(黨組成員)和黨委委員在職責范圍內履行監督職責。第三,黨的各級紀律檢查委員會是黨內監督的專責機關,履行監督執紀問責職責,加強對所轄范圍內黨組織和領導干部遵守黨章黨規黨紀、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情況的監督檢查。第四,黨的工作部門應當嚴格執行各項監督制度,加強職責范圍內黨內監督工作,既加強對本部門本單位的內部監督,又強化對本系統的日常監督。第五,黨的基層組織應當嚴格黨的組織生活,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監督黨員切實履行義務,發揮戰斗堡壘作用。

    織密黨內監督之網,要害在形成監督合力。“能用眾力,則無敵于天下矣;能用眾智,則無畏于圣人矣。”在黨的監督合力上,堅持黨內監督同法律監督、民主監督、輿論監督等相結合。法律監督是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專門性監督;民主監督范圍廣泛,形式靈活,參與度高;輿論監督反應快速、影響力大。四種監督相互配套,相輔相成,構成黨內監督與黨外監督相結合、權力性監督與公眾監督相結合、專門性監督與社會監督相結合,這充分表明我們黨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監督機制。

    織密黨內監督之網,關鍵在突出重點對象。“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在黨的監督重點上,以黨的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為重點對象。六中全會要求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加強黨內監督必須從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做起。領導干部務必樹立自律意識、標桿意識、表率意識,模范遵守黨章黨規。凡是要求黨員、干部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黨員、干部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黨內不允許有不受制約的權力,也不允許有不受監督的特殊黨員。領導干部要增強向自身體內病灶開刀的自覺性,使積極開展監督、主動接受監督成為全黨的自覺行動。

    織密黨內監督之網,根本在細化制度體系。“事將為,其賞罰之數必先明之”。在黨的監督內容和任務上,黨中央釋放了有責必問、執紀必嚴的強烈信號,細化巡視、組織生活、黨內談話、干部考察考核、述責述廉、個人有關事項報告、領導干部插手干預重大事項記錄等制度,確保黨章黨規黨紀在全黨有效執行,維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維護黨的團結統一。落實黨內監督任務,必須堅持嚴字當頭、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領導干部要深刻明白有權必有責、用權必擔責、濫權必追責的道理。任何時候、任何人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都必須嚴加追究。

    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沒有休止符。織密黨內監督之網,發揮黨內監督的震懾力,使其成為規范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行為的硬約束,必能實現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不斷推動黨的建設取得新實效。

   


  • 上一篇:災后重建,我們感恩奮進
  • 下一篇:標注全面從嚴治黨新高度